“大朗毛织产业从无到有、从优到优、从优到强的波澜壮阔的蜕变,成为国际制造业名城东莞的精彩缩影。”25日,大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方德佳出席2021东莞纺织服装帽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大朗分论坛(简称“2021东莞大朗纺织论坛”)。
本次论坛由东莞市人民政府主办,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南方财经传媒集团承办。本次论坛以“再造羊毛产业集群新优势”为主题,旨在探讨大朗羊毛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作为“中国百强镇”之一,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羊毛产业是大朗的三大支柱产业。近年来,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速在不断提高,作为大朗经济发展第三支柱的羊毛产业也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空。
中国最大的羊毛针织纱交易中心
据中纺联统计,目前全国有10个以羊毛羊绒衫、羊毛衫为主要产品的集群,其中大朗羊毛衫年产量达8亿件,占全国的18%。是产业链最完整的毛针织产业集群之一,也是国内最大的毛针织纱线交易中心。拥有4个大型专业市场、6个毛纺配套区、6个直播基地、12条毛纺专业街,整个毛纺产业链年营业额超过600亿元。
时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联合创始人、尚易创展POP全球趋势副总裁安迪认为,“大朗是技术主导的产业集群,集群协作是提高竞争优势、抵御外部风险的最佳方式。”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林云峰就大朗再生毛针织产业集群新优势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创新驱动建设优质供给体系;第二,设计引领打造可持续的时尚引擎;三是数字化赋能,重塑产业发展新动能;第四,人才优先,这是产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要发挥大朗羊毛产业链完整的优势,积极开展产业链协同创新,创新完善国际品牌在‘大朗羊毛产业’区域的运行机制,制定大朗羊毛产业团体标准,建立质量认证追溯体系。”林云峰说。
建议成立羊毛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布中心
2020年以来,疫情加速了消费者行为的改变,也为纺织服装行业重新定位和重塑产业价值链提供了契机。随着产业科技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以及疫情的影响,纺织行业作为传统优势产业,也面临着迫切的产业升级需求。
后疫情时代羊毛产业有哪些多重变化?毛纺行业从设计到营销的整个流程要求是什么?
随着消费模式的不断升级更新,羊毛产业在时尚维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空。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会长、hanah品牌创始人韩认为,大朗毛织可以通过跨界链接时尚界的资源。“拓展羊毛产业的时尚基因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服装服饰上,还应该覆盖生活范围内的所有产品。各种与时尚产业相关的活动都可以成为品牌推广的有效平台。”
原创品牌建设是很多传统代工服装企业的痛点之一。围绕设计和R&D的驱动力,北京服装学院教授、中国针织品设计与R&D中心主任郭瑞平从针织产品规划设计的角度,对设计驱动的品牌建设和营销路径给出了专业建议。
“品牌是文化和消费欲望的综合体现,但目前很多品牌缺乏内涵。”郭瑞平从上游的R&D设计阐述了如何丰富品牌内涵。“针织是一门技术,产品背后是企业的积累,是R&D的逻辑、方法和体系,本质是文化支撑的审美。企业可以在技术上学习创新,形成自己的突破点。”
品牌建设也需要基于整个产业链,利用好流行趋势。林云峰认为,“大朗可以成立羊毛流行趋势研究发布中心,加强全产业链流行趋势的研究和应用,搭建时尚创意公共服务平台,营造适合时尚创意的文化环境。”
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副院长刘彦伟从毛纺织行业数字化升级路径解读了重大产业变革。“要在大朗建设世界级的纺织产业集群,所有生产和销售过程都要使用信息技术,要拥抱数字化、工业互联网和产业集群。”
采写南都记者梁金地发自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