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6月15日,“尚云”广交会开幕。惠州参展企业78家,展位158个。展品包括电子信息、家用电器、建筑装饰材料、家具、办公用品、个人护理用品、鞋、包等十余种产品。其中惠东县有9家企业参展,26个展位全部是鞋类产品。
在“中国女鞋生产基地”惠东县,鞋业在外经贸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2019年,惠东鞋业出口企业约占全县外贸企业的76%,出口贸易额约占全县出口贸易总额的50%。疫情下,惠东利用广交会的契机,搭建跨境电商平台,帮助制鞋企业在危机中寻找机会,探索出海之路。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于蕾吴天瑜摄影:南方日报记者王长会
外贸鞋企首次触电
走进惠东县中盛鞋业的展厅,就像走进了一家百货公司的女鞋区。400多平米的房间被划分成不同的展示区,各种款式的女鞋琳琅满目。
在这里,工作人员新搭建了一个简易的直播间:一个直播台,一个照明灯,一部智能手机。自网上广交会开幕以来,每天下午3点,中盛鞋业的主播们都会准时在广交会的“云”平台上进行直播,用英文介绍自己的女鞋。
中盛鞋业是参加展会10年的“老朋友”,主要关注俄罗斯和西欧的女鞋市场。这是他们第一次在外贸中试水电商,通过“屏对屏”与国外买家进行交易。作为电子商务公司,外贸鞋企不得不将展会从线下搬到线上,面临新的挑战。
在广交会“上云”中,企业不仅要把往年以实物展示的商品搬到线上,还要努力达到过去“面对面”的传播效果。为此,直到开业典礼,中盛鞋业的工作人员彻夜加班,给产品拍照,安排产品上架,制作完善产品介绍。外贸人员也利用良好的英语基础和熟悉的业务知识“现学现卖”,化身主播“带货直播”,寻找新的商机。
企业除了开拓新市场,还要留住老客户。6月15日,中盛鞋业将公司的展会信息通过邮件发送给老客户,邀请采购商观摩展会。后来,为了加强与老客户的有效联系,中盛鞋业还制作了电子邀请函发给客户。客户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广交会平台的公司主页。
目前展期过半,外贸企业“触电”效果尚可。开业第一天,中盛鞋业就迎来了广交会期间的第一个订单:一位来自南非的新客户订购了9300双鞋子。截至6月19日,该企业已完成两笔订单,订单金额达4万美元,超过去年春季广交会成交额的50%。与此同时,又有三四个新买家来问价。
据悉,第127届网上广交会惠东共有9家鞋企参展,其中展位26个。除了“老广窖”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新广窖”企业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绩。
“我对它不感兴趣,但我没想到会有新顾客。”由于疫情对全球贸易环境的严重影响,耀盛达鞋业总经理邹建生对网上广交会这种跨境电商新模式持怀疑态度。这家企业是第一次独立参加广交会,也是第一次“触电”。因为急于上线,他们没有尝试“带货直播”。没想到刚开业没几天,已经有三四个买家通过邮件和电话询问产品了。
“广交会是一个连接供应商和买家的平台,帮助制造商拓宽市场渠道。”和邹建生一样,很多女鞋外贸企业认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的大型展会,都是开拓海外客户的一个出口。在当前全球疫情的情况下,跨境电商可能会成为女鞋贸易的新常态。
政府搭建平台,推动女鞋走出国门
副县长代言,t台走秀,带货直播...6月15日下午,第127届广交会开幕当天,以“同步广交会,畅享全球商机”为主题的全球采购基地惠东时尚女鞋全球直播正式启动。当天,惠东县副县长黄在“云端”为惠东时尚女鞋代言,还现场视频连线国外采购商,向世界介绍当地女鞋。
活动从6月15日持续到6月24日,全程与第127届广交会同步。惠东县政府依托其全球买家资源和跨境电商平台,邀请广交会粤贸集团战略合作伙伴广东广茂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举办本次全球直播活动。
符合条件的鞋企,就像开淘宝店一样,在Buy-World.com网站注册后就可以发布产品信息,全球的买家和消费者都可以在网上买到惠东女鞋。目前,惠东县已有44家鞋企参加本次同步广交会,独立IP观众超13万人次,访问量20万人次。
惠东部分优质鞋企不仅参加了线上广交会,还参加了当地举办的全球直播活动。姚鞋业就是其中之一。在启动仪式上,公司业务人员吴海青现场对接意大利买家,向客户介绍公司的发展优势和产品类型。第二天,公司收到了意大利客户的邮件,进一步询问产品情况和报价。
今年3月,转移到国内市场的凯泽鞋业也参加了全球直播活动。受疫情影响,这家原本面向美国和俄罗斯市场,生产女式高跟鞋的企业,低价清理库存,转型专注国内市场,生产白鞋。“虽然我们转向国内市场,但我们不能完全抛弃国外市场。”公司销售经理冯慧丽认为,只有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才有可能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强公司竞争力。
事实上,这并不是惠东第一次以广交会为契机,通过政府将女鞋推向国外。去年冬季广交会期间,惠东县商务局在广州举办了惠东投资环境推介会暨中国女鞋生产基地惠东时尚女鞋国际品牌全球发布会,实现了采购商与供应商的“面对面”精准对接。来自全球31个国家的226位采购商与40余位惠东女鞋企业代表齐聚一堂,现场达成69笔总价值1023.6万美元的意向订单,其中现场成交额约93.53万美元。
今年,为了尽可能减轻疫情对外贸的影响,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惠东时尚女鞋全球采购对接活动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我们希望借广交会的东风,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构建全方位的外贸服务体系。”惠东县商务局局长陈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惠东时尚女鞋“全球采购基地”通过SGS(翻译为“一般公证”)认证,并被授予牌匾。来自全球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从事产品质量控制的民间第三方和技术鉴定机构的认证,将成为惠东女鞋出海、寻求全球商机的“通行证”。
抓住电商转型的新出路
目前,疫情仍在影响惠东4200多家制鞋企业和2000多家鞋材配套企业。大型女鞋企业拥有完善的渠道资源,部分订单勉强可以维持,而小企业不得不通过停产来暂时解决“无单可做”的尴尬局面。
危机总是伴随着机遇。在业内人士看来,惠东女鞋行业的“洗牌”迟早要来,逆境中发现的机会尤为珍贵。
记者发现,在贸易订单锐减的情况下,政府一方面帮助企业大力发展空房,搭建平台,让供需双方通过网络实现“屏对屏”;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电商平台,通过重组市场渠道积极寻求转型发展,无形中打响了惠东女鞋的“订单保卫战”。
凯泽鞋业是变化最快的女鞋企业之一。3月9日,公司复工后,冯慧丽毫不犹豫地带领公司全面走向电商平台。短短一个半月,凯泽完成了女鞋从外贸到内销的重新设计、生产和市场布局。5月1日,该公司面向国内消费者推出首批22款时尚真皮运动女鞋。
对于冯慧丽来说,转型之初,为了设计女鞋和对接平台,她几乎废寝忘食。用“拼了老命”来形容转型斗争一点都不为过。由于公司生产线的师傅们都是做外贸鞋的好手,突如其来的变化对工作做法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很多师傅都接受不了。“大量采购的外贸女鞋,对单双女鞋的质量要求并不高,但对国产女鞋来说,每双鞋都不能有瑕疵,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售后服务和品牌口碑。”
产品上线一个半月,冯慧莉紧绷的神经依然没有放松。“要不断的找平台,找主播,找团队,找直播技巧。”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中,凯泽鞋业的女鞋线上销量逐渐提升,从每天几双到几百双,合作主播也越来越多。
“618”当天,凯泽鞋业女鞋网销量达到高峰。“仅微信商务平台就卖了200多双。现在大家都忙着出货,辛苦也值了。”冯慧丽说。
凯泽鞋业是女鞋企业外贸转内销的典型代表。在惠东县委员、鞋革行业协会会长戴看来,无论是国内电商还是跨境电商,在人才培养、平台磨合等方面都需要更多的经验。“特别是国内外的营销习惯不同,跨境电商的直播发货模式还处于测试阶段。”
但是,更多的机会也在向女鞋行业倾斜。今年,惠东鞋检测中心成立,惠州被列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建设名单,惠东时尚鞋包学院将于下半年开始招生运营,惠东女鞋行业正呈现出强大的后发优势。
“鼓励和支持外贸龙头企业牵头组织成立县域跨境电子商务协会,整合现有外贸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资源,争取规模效应,扩大影响范围,拓宽多元化渠道,培育外贸发展新业态。”陈表示,惠东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引导女鞋企业抢占电商转型新风口。
■观察眼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受疫情影响,惠东女鞋面临巨大的贸易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广交会“云”的推出,惠东时尚女鞋的全球直播,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直接或间接帮助企业达成贸易订单,有效拓宽企业的市场渠道,为危机中的企业注入“强心剂”。
同时,惠东不断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扩大中小企业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着力解决外资外贸企业融资难题,全力协助女鞋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新兴市场,取得了良好效果。
目前,惠东女鞋正迎来越来越多新的发展机遇。今年5月,国家鞋材及制品质检中心正式投入运行,让广大鞋企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国家名牌的高端优质检测技术服务;6月,惠东时尚女鞋“全球采购基地”通过SGS认证,女鞋企业从此有了全球贸易的“通行证”。下半年,惠东时尚创意学院也将实现招生运营,专业人才匮乏的困境将成为过去。
随着一系列政策的落实和服务平台的配套建设,惠东推动女鞋产业升级的“六个一”工程正在有序地一步步展开:开设国家鞋检中心,培育一批龙头特色企业,建设时尚创意学院,建设女鞋电子商务产业园,举办两年一届的鞋文化节,建设时尚女鞋文化博物馆。
但政府努力“搭好平台”,如果缺少企业“唱好戏”,产业转型升级必然举步维艰。
数据显示,惠东6000多家女鞋企业中,获得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只有350家,占比不足10%。其中市级以上名牌只有107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名牌产品11个,名牌企业只有2%,企业创牌意识极其薄弱。
而且我在走访中也发现,很多中小女鞋企业仍然保持着传统的企业思维,固步自封,主要表现在创新能力弱、R&D投入弱、商业模式过时等等。面对新的机遇,很多企业缺乏勇往直前、大胆创新的斗志和动力。女鞋行业是传统制造业,必然面临被时代和市场淘汰的命运。
此外,现实中还经常出现另一个困境:政府搭起了什么“台”,企业根本不知道,更别说“唱戏”了。在今年惠东县两会期间召开的委员座谈会上,惠东县商务局局长陈号召鞋企参与同步广交会全球直播。“鞋企和政府应该加强互动,我们平时沟通太少了。”
笔者建议,政府应进一步利用好现有产业平台的基础,提升鞋检中心等现有平台的服务功能。同时,建立健全女鞋企业创新发展激励机制,以市场为基础,完善市场价格、竞争和利益机制,引导企业自发开展创新行为,鼓励企业大胆发展,通过设立创业激励基金,有效推动女鞋产业升级转型。
■对话
惠东县商务局局长陈:
建立鞋业联盟,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
南方日报:疫情对惠东鞋业的影响如何?
陈:鞋业是惠东的支柱产业,尤其是在外贸出口领域。据2019年统计,出口鞋类企业约占全县外贸企业的76%,鞋类出口贸易额超过46亿元,基本占全县出口贸易总额的半壁江山。
根据我们掌握的数据,美国是惠东最大的出口地,全县近一半的外贸企业都参与了对美出口。受疫情影响,鞋企外贸业务尤其是对美业务下滑严重。今年1-4月,该县出口美国的鞋类企业同比下降29%,出口总值同比下降45.7%。尽管如此,出口美国仍是惠东鞋企的主要出口市场。
在当前国际经济不景气,外贸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基隆镇和黄埠两大制鞋城市的大部分企业都面临着订单减少和延期的困境。为减轻成本负担,部分企业已于4月开始放假,计划待外贸形势好转后再做打算。而且大部分鞋企都是中小微企业,存在自主品牌少、抗风险能力弱、缺乏市场竞争力、出口延续率低等问题。
南方日报:全球疫情蔓延,惠东鞋业如何稳定外贸出口?
陈:在疫情下,制鞋业如何出口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问题。从商务局的角度,我们希望以网上广交会为契机,推动跨境电商发展,构建外贸综合服务体系。
利用本次国际交易会的契机,推动惠东鞋企“触电”营销,改变平台渠道,帮助企业在危机中寻找机会;引入跨境电商平台,让全球买家和企业精准对接,直接交易,帮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针对惠东鞋业“小而散”的特点,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是凝聚更多企业的信心和共识,组建产业联盟出海,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本次产业联盟将汇聚金融要素、数据要素、优质企业要素、订单要素,以资源整合的方式,擦亮惠东“中国女鞋生产基地”和惠东时尚女鞋“全球采购基地”的区域品牌形象,团结一致开拓国际市场。
在产业联盟中,秩序是核心要素。有了订单,企业就看到了希望,大家就有了信心。产业联盟形成后,长期以众筹的方式在网上推广,进而形成常态化机制,让整个鞋业的外贸出口有了谱,行业的抗风险能力也提出来了。无论大环境如何影响,都不会出现“别人影响小,你影响大”的情况。
南方日报:惠东鞋业的电子商务发展前景如何?你面临哪些挑战?
陈:互联网时代,惠东鞋业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鞋业电子商务蓬勃发展。2019年阿里研究院数据显示,惠东县有5个淘宝镇,12个淘宝村。2019年,惠东县还成功申报了国家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示范项目,为鞋业电子商务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年,“惠东女鞋产业集群”通过了“全球采购基地”SGS认证,为鞋业拓展海外市场、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但惠东发展鞋类电商存在电商人才缺乏、鞋类电商跨界发展不足等问题。接下来,我们将以中国(惠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积极培育外贸发展新业态,鼓励和支持外贸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县域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并进一步整合现有外贸企业和电商企业的资源,争取规模效应。同时,沟通协调口岸联检单位加强口岸服务管理,推进通关便利化等工作,为企业出口创造良好的通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