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投保车险趋势(触底反弹!上半年互联网上这项收入大增27%,车险保费降1%,非车险仍是主要增长点)

随着财险增长放缓,互联网业务触底反弹,呈现恢复性增长。

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7%,明显高于财险行业整体保费2%的增速。近日,中保协发布了《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分析了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产保险市场发展的特点、问题和趋势。

随着车险综合改革的推进,上半年车险保费增速明显回落,互联网车险也受到影响。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车险累计保费收入111亿元,同比下降1%;非互联网车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361亿元,同比增长39%,依然是互联网财险行业的主要增长点。

互联网财险保费规模增长27%

2021年上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平台经济反垄断的背景下,互联网财险行业发展呈现业务恢复性增长、产品业态丰富化、市场发展规范化的特点。

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险行业保费规模呈现恢复性增长。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险市场共实现保费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27%。互联网财险业务渗透率从2020年的5.9%提升至6.4%,与2019年持平。

此前,互联网保费增速已经连续两年下滑。2018-2020年,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保费收入分别为695亿元、839亿元和79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1%、21%和-5%。

从市场份额来看,按上半年互联网财产险保费规模来看,前三名分别是众安保险、泰康在线和PICC P&C保险,市场份额分别为21%、12%和11%;其中,众安保险、泰康在线市场份额与2020年底基本持平,PICC P&C保险市场份额较2020年底提升2个百分点。截至2021年6月底,上述三家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为44%,较2020年底提升了3个百分点。

上半年,众安保险、泰康在线、安心保险、易安保险四家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共实现保费收入157亿元,同比增长18%,市场份额合计33%。其中,众安保险和泰康在线两家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31%。

除四大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外,根据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险保费排名,前十大保险公司分别是PICC P&C保险、CPIC P&C保险、迪达保险、平安财险、国泰财险、阳光财险、中国人寿财险、紫金保险、太平财险、华泰财险,累计保费收入合计229亿元,同比增长25%,市场份额合计49%。

非互联网车险快速增长,意大利健康险占比超40%。

随着车险综合改革,上半年车险保费增速明显回落。但互联网车险保费规模下降幅度小于传统车险。

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车险累计保费收入111亿元,同比下降1%,较2020年互联网车险20%的同比降幅有所收窄。同时低于同期财险行业整体车险业务8%的降幅。由此可见,互联网车险凭借优于传统线下渠道的运营效率和客户服务体验,有效吸引了客户。

截至2021年6月,互联网车险行业前三大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上升至48%,主要是因为随着车险综合改革的逐步深入,大型保险公司更容易凭借其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能力获得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互联网非车险保费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非车险实现累计保费收入361亿元,同比增长39%。互联网非车险业务仍是互联网财险行业的主要增长点。

从互联网非车险细分品类来看,2021年上半年,意外健康险、信用保证险、责任险和财险分别实现累计保费收入203亿元、56亿元、33亿元和16亿元,分别占互联网财险保费收入的43%、12%、7%和3%,合计占比65%,保费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1%和160%。

短期健康险由于价格低、保障高、覆盖面相对广,近三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短期健康险的逐步普及,如城市的百万医疗险、定制补充医疗险等,对提高公众的风险保障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据悉,截至2021年6月,全国惠民保险参保人数超过5300万。

总体来看,互联网非车险高速发展,业务创新多元化。一方面,互联网非车险引领互联网财险行业保费规模稳步增长;另一方面,互联网非车险有效实现了面向全社会的多维度风险保障功能,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推进普惠金融、服务民生保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网上投保车险

专业代理交了45%的保费,微信关注度增速放缓。

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互联网财险业务各渠道保费占比呈现差异化发展。

其中,专业中介渠道累计保费收入214亿元,占比45%,较2020年末提升13个百分点;公司自营平台累计保费收入104亿元,占比22%,较2020年末下降2个百分点;营销引流累计保费收入150亿元,占比32%,较2020年底下降10个百分点。

《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发布后,行业运作更加规范,专业中介机构保费占比上升。专业机构凭借其流量运营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和生态闭环,协助保险公司快速提升保费规模。

在流量获取和用户运营方面,保险公司自营平台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从行业自营平台移动端来看,APP独立访客数和微信关注人数的增长逐渐放缓。2021年上半年,保险公司自营app独立访问人数和微信关注人数均为2亿,同比分别增长16%和11%,明显低于2018年至2020年两年间的平均增速。

保险公司自营网络平台保费占比也持续下降,从2018年底的45%下降到2021年上半年的22%,体现了互联网时代流量和场景的重要性,也说明保险公司自营网络平台的运营能力有待提升。随着互联网财险保费规模的增长,多元化的业务发展和多渠道的发展布局是行业的长期趋势。

报告认为,互联网财产保险在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保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互联网财产保险以其普惠性、可及性等优势,能够有效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保障需求,真正实现保险业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作用,在拉动行业保费增长、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同时,互联网保险也面临一些机遇和挑战。潜在风险防范能力、消费者权益保护能力、公司自营网络平台运营能力、产品技术服务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和加强。

在潜在风险防范方面:

第一,产品定价风险。部分互联网保险产品开发时间不长,缺乏新险种相关历史数据的积累和应用,难以准确预测和分析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对产品的科学定价提出了挑战。比如中国的宠物保险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由于缺乏历史数据积累,行业仍面临产品定价、风险识别等问题。

二是信息管理风险。一方面,保险公司、专业中介机构或其他市场参与者在收集用户信息时,面临未遵循正当和必要的原则收集、处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存在信息安全隐患,存在用户信息安全管理不到位的潜在风险,存在资金被盗、用户信息被非法使用的风险。

三是逆向选择风险。依托网络销售的互联网保险可能面临投保人与保险公司沟通不充分、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容易导致逆向选择和理赔欺诈风险。比如酒店退订险,由于影响酒店退订风险率的因素较多,联合酒店的骗保成本较低,该业务逆向选择风险较大,保险欺诈频率较高。

报告认为,互联网财产保险行业的规范发展将进一步激发市场发展潜力。长期来看,在车险综合改革背景下,全渠道车险业务销售行为进一步规范,行业竞争趋于有序,有利于凸显互联网渠道经营效率高、中间成本低的优势。互联网车险渗透率有望稳步提升,同时互联网健康险规模有望持续增长,互联网非车险领域仍处于发展初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空。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