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I金融社陈畅杨
编辑|杨杰
近日,在北京卫视播出的一部纪录片中,讲述了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王林变身“外卖小哥”,送了一天外卖的故事。话题太火,他一度上微博热搜。
这一天,王林副局长在路上经历了接单、取餐、骑电动车...12个小时内,他完成了五顿饭,赚了41元,平均一个小时不到三块钱。其中一次,他跑了将近一个小时,只赚了6.6美分。王副主任说:“迟交扣60%。”
一天过去了,王副局长沮丧地坐在路边说:“别拍了。真的不容易。我觉得很委屈。我今天跑了这么久,赚的钱这么少,离我100块钱的目标差太远了。”
一直以来,江湖上都有“外卖小哥月入过万”的传说。这样的外卖员确实存在,但与王副主任12小时完成5单相比,他们的收入背后,付出的是超乎寻常的体力支出和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这群人没日没夜的在各个城市跑来跑去,迟到被罚款。天气越极端,他们越想获得更多订单。
正是他们,和无数外卖订餐员一起,支撑起了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的利润。
4月29日,美团和饿了么相继做出正式回应,明确表示已逐步取消对骑士的个体惩罚,并将继续努力改善骑士体验。最新的骑士App也做了相关升级。
外卖小哥,这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职业,在大多数人看来是善良而神秘的。去年6月,在新冠肺炎确诊的病例中,有一名47岁的送餐员。为了养家糊口,他每天都要接50单。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他每天晚上还会接到特别的最后一单,就是下班后和老婆一起回家。他的流媒体内容也通过网络迅速传播,让外界得以一窥外卖骑手的生存真相。
艾瑞咨询显示,2019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超过6500亿元,覆盖近5亿消费者。据央视财经报道,为了服务好这些一直下单的食客,2019年中国餐饮外卖员总数已经超过700万。这700万外卖小哥中有几个能月入过万?
“我几乎每天都要跑12个小时以上,有时候能跑15个小时。”北京朝阳区某美团外卖骑手高师傅告诉AI财经社,他做骑手已经两年多了,这份工作一个月能挣一万多。唯一的问题是“起早贪黑,累得像条狗,被人骂也会笑。”
对于王副主任的送货经历,高师傅认为他的速度“太慢了,但新人经常这样”。外卖行业要挣钱,需要经验支撑。比如同时收到多个订单,在相似区域一起发送;在店里等饭的时候,发现饭慢了,要快速反应,先快速拿到其他订单,以此类推。再说熟悉道路和小区,知道哪些写字楼不能上楼,提前给客户打电话,知道哪些商家吃饭慢,这些经验都决定了一个外卖骑手能赚多少钱。
“新人来跑,可以先做专送(全职),跑一个月学习,以后再转众包,收入会更高。”傅说师范大学。
AI财经社了解到,外卖骑手有两种:“专送”和“众包”。前者是全职,后者是兼职。两者的区别体现在收益计算方法和管理制度上。日常收入方面,以北京为例。全职骑手一个月送餐不到800份,按照每单8元结算工资。超过800单的部分按每单8.5元结算,工资按月结算。优势是比较稳定。众包骑手每个订单的价格并不固定,可选订单往往更难送达。好处是收入高,一单往往能赚13元以上,工资按日。
"北京的单次运行收入更高."高师傅在郑州送外卖,一单只拿4块钱。他说,众包骑手有空闲时间,“点开手机就可以开始接单”,但和全职相比,订单量不一定有那么多,经常接到“不好跑的单”。
但是,高大师所说的“自由”,对于以送外卖为职业的人来说,其实是一种错觉。
“是兼职,但其实我们都要靠跑单‘吃饭’。”27岁的美团骑手李明(化名)告诉AI财经社,“很简单的道理。今天不想跑可以不跑,但是不跑就没有任何收入。”
如果只以外卖配送为主要收入来源,无论是众包还是快递,都需要极大的体力,此外还会面临平台的惩罚。“有客户投诉,平台还是不说罚款,有时候还会限制你高峰时段接单。”李明告诉AI财经社,不久前,他因为一个订单没有送到写字楼,被客户投诉。“被扣了14块钱,第二天高峰时段还是接不到单。”就这样,李明以为自己因为这次投诉少赚了几百块钱。
比处罚更让李明不满的是,他认为平台不重视骑手的声音。“办公楼没有接触到客户,因为疫情控制不允许我们进去。客户投诉后,处罚就下来了。平台能问我们怎么回事吗?”
李明表示,“乐跑”已经在美团众包上线。如果成为赛车手,每个月会有一定的扣款凭证,可以抵消平台的惩罚。
以上外卖小哥只是一个缩影。据媒体统计,近70%的外卖骑手年龄在35岁以下,90%以上为男性。一个骑手平均每天要工作8小时,袖手旁观12小时,送48张票。
外卖骑手跑的单比王副主任多,但也是压力大,变相吃“青春饭”的职业。
去年疫情发生后,北京、安徽、广州、上海等地的很多消费者表示,他们的“外卖自由”消失了。一项网络调查显示,68%的消费者觉得“外卖越来越贵”。
外卖为什么贵?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补贴没了。
早期的外卖平台和网约车平台一样,用了很多补贴来吸引消费者和商家入驻,包括满减红包、返现红包、降低新用户折扣等。据相关媒体报道,2015年前后,美团外卖烧钱每月高达2亿元,外卖平台每单亏损七八元很正常。
2019年,随着饿了么王乐妍说出“以后不会有疯狂的补贴战”,外卖行业的补贴战落下帷幕。今年,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机构DCCI发布报告数据显示,美团、饿了么、饿了么外卖市场份额均超过95%,其中美团、饿了么、饿了么明星外卖市场份额分别为64.1%、25%、8.7%。
补贴停止后,平台也开启了涨价模式。2020年第一季度,美团点评公布,本季度总营收为167.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91.7亿元下滑12.6%。营业亏损17.2亿元,同比增长;调整后净亏损2.2亿元,连续三个季度的正值变回负值。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团外卖每单平均价值增长了14.4%,也就是说外卖价格提高了。
派送费的上涨也是外卖变贵的一大原因。这又涉及到外卖平台“扼杀”用户大数据的问题。去年12月,“漂爸爸”在《我被美团会员用韭菜割了》一文中透露,在他经常光顾的驴肉火烧店,同一时间段,开了美团外卖会员的账户和没开外卖会员的账户,派送费不一样,分别是6元和2元,会员的账户派送费显示比4元贵。
美团据此做出公开回应,称派送费差异与会员无关,是定位缓存导致估算不准确。“我不同意美团的解释。”当时漂父告诉AI财经社,第一次的地址有问题,但是他第二次点的地址明显是一样的,所以不同意美团的回应。
事实上,很多分析都将矛头指向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幕后逻辑:这背后是外卖平台在外卖总量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急于盈利。
一个外卖骑手要证明这个说法:“外卖的配送费是平台收的,多交的费用不能进骑手的口袋。”
据艾财经了解,不久前,美团推出了新的配送费用计算方案,开始执行“3公里起,每增加一定的配送距离,需要支付更多的相应费用”。以上海为例。美团的方案中,0-3公里配送费3.15元,3-4公里每0.1公里加收0.3元配送费,4公里以上每0.1公里加收0.25元。最高配送费可占订单已付金额的50%。
“美团给我们的配送费是按照直线距离计算的,但是向商家收取的配送费是按照导航距离计算的。”一位骑手告诉AI财经社,按照新规,商家可能要多交配送费,但这笔钱不会进骑手的口袋。
骑手的收入并没有相对增加,但是配送费的增加却引起了很多用户的质疑,把不满发泄到琐碎的投诉上,这让很多外卖小哥很头疼。
外卖骑手分为专职和“众包”。两者有什么区别?朝阳区某美团外卖网站负责人告诉艾财经,即使是全职骑手,也只能和劳务公司签订电子合同,无论全职还是众包,都不交五险一金。
“每天从工资里扣3块钱作为保险费,没有其他保障。”一位众包骑手说。但他不知道什么保险“保障”,他表示“不知道”,“不会拨打”平台提供给骑手的心理咨询热线。
其实不管是全职还是众包,外卖平台对骑手的审核和监管还是很简单的。“有了身份证、健康证和银行卡,明天就可以上班了。”前述现场负责人告诉艾财经,全职骑手需要现场面试,但内容是“告诉你工作的性质和薪资”,“如果你同意工作,我给你简单培训,然后你就可以去工作了。”
去年9月,一篇题为《外卖骑手,困在体制内》的文章引发公众关注,将外卖小哥的算法引发的安全问题推向舆论高峰。文中提到,2017年上半年,上海平均每2.5天就有一名外卖骑手伤亡。同年,深圳3个月内12名骑手死伤。2018年,成都交警7个月查处骑手违法行为近万起,事故196起,伤亡155人。平均每天都有一名骑手因违反法律而伤亡。2018年9月,广州交警查处外卖骑手交通违法近2000起,其中一半是美团,二是饿了么。
外卖骑手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对于外卖平台来说,在招募骑手时,如何承担起保障其安全和福利的责任就变得尤为重要。
在随后一个季度的财报中,美团特意用了大篇幅强调对骑手的保护。美团表示:“随着业务的增长,我们将继续更好地了解骑手的需求。”具体措施包括:升级智能调度配送系统,为骑手提供更灵活的配送时间和任务分配,开发能够保护骑手安全的算法和技术。
但是大部分车友还是很难知道平台为车友提供了哪些保障。我告诉李明艾财经,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他经常半夜送货。“很多路段没有路灯,有时候车会掉下来。只要伤口不大,我们就等着它自己长大。”
餐饮外卖平台不断靠外卖业务盈利。
根据美团2020年财报,公司全年营收1148亿元,创历史新高;净利润达到47.07亿元,同比增长110.5%。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餐饮外卖业务盈利能力的提升。截至2020年12月31日,美团全年餐饮外卖收入达663亿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达28亿元,同比翻番。外卖贡献了美团总营收的近58%。据AI财经社统计,2017-2019年,外卖对美团的贡献高达62%、58%、56%。
外卖平台也在考虑如何获得更好的利润,提高配送的科技含量。
据天眼查透露,美团已经申请了“美团无人机”等多个商标,计划融资约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8亿元),主要用于无人配送的技术创新。
未来三年,美团无人配送范围将扩展至上海、深圳等城市,并在美团外卖、买菜、闪购等多个业务场景中发挥作用。除了无人机,预计3年内将有数万辆无人配送车落地,实现多场景、全天候、多城市区域规模配送体系。
根据美团2020年财报,美团平台上获得收入的骑手总数为470万,美团为骑手支付的配送费用高达486.9亿,占外卖佣金收入的83%。当无人配送技术成熟后,也为美团节省了不少成本。
但是外卖小哥在“没人”的浪潮下还能保住饭碗多久?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在任何渠道或平台转载。违反者将被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