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子26是多大尺码(是时候重新认识折叠屏了)





当我们在谈论折叠屏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从家用手机到便携功能机、触屏机,再到平板电脑,毫无疑问,我们对更大屏幕的追求直接促成了折叠屏从无到有的出现。形式,折叠屏手机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并没有表现出形式之外的价值。


自从2019年第一代折叠屏商业化以来,“重”、“折痕”、“不耐用”几乎成了它的代名词。这两年街上的折叠屏产品越来越普遍,但仍然只是少数人的玩物,远不及当年触摸屏迭代的流行浪潮。


在折叠屏的脚下,就像有一个无形的门槛,阻挡着它前进。让我们把折叠屏发展的时间轴移回到触屏手机诞生的2007年,再来对比一下。你会发现形式只是创新的第一步,真正让它被大众接受,本质却是让人觉得“好用”。


目前,折叠屏也面临着从可用性到易用性的关键时期。


2021 OPPO INNO日,OPPO发布了旗下首款折叠屏产品OPPO Find N,相比市面上其他折叠屏手机,OPPO Find N虽然姗姗来迟,但却颇有OPPO坚持打磨产品的风范。不做就有,做了就改。

在没有折叠屏产品的情况下,OPPO做了哪些准备?

是小屏,也是直观的大屏


折叠屏的初衷是做一个便携的大屏设备,理想的折叠屏需要兼顾便携和大屏体验。


与市面上轻薄的折叠屏不同,OPPO Find N折叠时略胖,正面5.49英寸外屏,只需一只手就能握住。展开后是7.1寸横屏,像Kindle Oasis,更像一本展开的书。


从卷起的竹简到书籍的左右页,人类的阅读习惯本质上是由水平生长的眼睛决定的——我们的视觉范围是水平的,而不是垂直的。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电视、户外大屏、电脑显示器都是水平的,显示器甚至还有超宽比的带鱼屏,完全符合人眼生长的直觉。即使是按照手持比例设计成垂直的智能手机,我们在观看视频时也倾向于将它们转向侧面。


OPPO Find N选择扩展横屏设计并不奇怪。据Find N产品经理周一宝介绍,团队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决定折叠屏的尺寸。它尝试了26个版本的整机方案,生产了120多个模型机,对200多个用户进行了十几次调查。最终,在刘的一再坚持下,选择了左右折叠的横屏设计方案。


“通过对用户日常使用手机的调查,我们发现折叠屏的外屏和内屏同等重要。”周一宝说,“不代表会用折叠屏。在用户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外屏和内屏有不同的使用场景。"





OPPO Find N的尺寸比例是别人从未尝试过的新路径。这意味着OPPO没有经验参考,全靠自己。据周一宝介绍,OPPO Find N的外屏也有相当复杂的考虑。外屏不能太宽,否则不能单手握持,也不能太窄,否则展开后内屏横向延伸不够。


“正常手机的比例在16: 9到20: 9之间,单手或者双手打字更舒服。”


OPPO Find N的外屏为5.49英寸,18: 9的比例,73 mm的宽度,普通用户可以单手控制85%的区域,手稍大的用户可以单手控制。没有资料片,Find N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小屏旗舰。当你从右侧滑回来的时候,你还会发现OPPO特意把屏幕的右侧做成了微曲面,让手指触摸屏幕的时候更加光滑。


所以我们得到了一个足够小和足够大的折叠屏。这绝不是把两块屏幕拼凑在一起那么简单。无论是折叠还是展开,无论是尺寸还是重量,OPPO Find N上的每一个设计都需要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反复推敲。


折叠和展开屏幕都是平板?是或不是.折叠屏并不是为了取代平板,而是为了提供比手机屏幕更大的视觉感知,并兼顾普通手机的体验。内屏不能一味追求大,合理的尺寸和重量才是最好的平衡。





OPPO Find N在插上4500mAh电池后也将整机重量控制在了275g,与其他大屏旗舰保护套的重量相差无几。再加上其圆润的ID设计和合理的重量分布,OPPO Find N可能是目前最好的折叠屏了。

有折痕,但几乎看不见


如果折叠屏没有折痕,没有人会相信——这从根本上违背了物理原理。


OPPO Find N依靠自主研发的精工准椎铰链,尽可能隐藏折痕。据了解,使用Find N近两个月后,折痕的明显程度仅相当于其他产品一天。要知道,折痕是折叠屏被诟病已久的问题。


如果解决了折痕问题,折叠屏的美感会更上一层楼。归根结底,这就是机械结构带来的美。


2018年,OPPO Find X以双轨潜望结构强势回归,开启了巴黎空的天空。当时在东莞长安,一个更激进的机械结构正在研发中。当时Find N还没有成型。在诞生之前,OPPO已经在四年时间里尝试了六代折叠方案,包括外折叠、内折叠、上下折叠,甚至第二代外折叠。可惜他们没能达到OPPO要求的“无感”折痕效果。

裤子25是多大尺码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把一张纸或者一张皮弄弯,哪个更不容易起皱?或者弯曲两张纸,一张弯曲半径小,一张弯曲半径大。哪个更不容易起皱?答案是后者。如果放在折叠屏幕上,一定要选择更好的材质,优化铰链折叠的方式。


在工业上,常用的铰链有U形铰链和水滴形铰链,前者弯曲半径小,后者弯曲半径大。选项看似显而易见,但水滴形铰链需要多达136个零件,成本至少是U形铰链的4倍。为了调整水滴形铰链以适应屏幕并尽可能减少折痕,OPPO Find N在铰链中设置了400多项按键尺寸控制标准,并将精度控制在0.01mm,可谓是斤斤计较。





但理想的铰链遇到了柔性面板磨合的问题:OPPO和三星联合研发的折痕最轻的屏幕,无法移植到之前搭配方案的水滴形铰链上,几乎所有的老方案都要推倒磨合。


“三星认为我们的水滴形铰链方案太先进,无法实现。”结构工程师王小玮说,“而且我们绝对不能妥协,否则机身会变得更厚,折痕也很明显。”


虽然折叠屏幕看起来像柔性屏幕,但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折痕,工程师需要优化材料、堆叠方案、铰链和中框之间的配合,并确保屏幕的耐用性。因此,团队决定屏幕外层使用抗冲击能力更强的0.03mm UTG玻璃,同时自主研发专利云纹矩阵,将弯曲区域的应力降低30%。


最终,通过对18版方案的设计改进,OPPO Find N在正常使用一个月后,弯曲平整度控制在0.15mm以内,折痕再次比传统方案减少了30%。


刘说,他与另一位业内人士交谈时,得到了对方的肯定:“你们的铰链方案在业内是上乘的。”


在此之上,OPPO还通过更加严格的实验室高温高湿环境进行了一系列跌落和弯曲测试。结果显示,OPPO Find N从1米高处跌落在大理石台面上16次,合格率为90%。但在各种极端高低温环境下,仍能正常弯曲20W次以上,获得德国莱茵折叠无忧认证。


现在即使你知道它有折痕,你也几乎看不到。正常使用,它至少可以陪伴你5年。


很漂亮,但是需要更好的使用


人们越来越瘦,所以他们需要新衣服。当手机折叠时,它必须适应新的系统。


OPPO Find N采用了全新的尺寸比例,因此软件开发工作量巨大。周一宝说,为了做好Find N,他把自己的软件伙伴逼到了绝路。但全新的形态意味着更多的使用场景,折叠屏的可玩性比普通手机更强。


硬件方面,精密铰链的设计为丰富的使用场景留下了伏笔。折叠屏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开合之间的仪式感。就是这个不起眼的地方,OPPO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专注于Find N的开合手感。


展开Find N的时候,刚开始有点费劲,后来就展开的很顺利了。差不多平了,就会自动弹开,整个过程就像流水一样流畅。而合并折叠最后的“啪”就像是关上车门的快感。





另外,OPPO Find N的铰链支持自由悬停,即手机可以固定在任意位置,比如停在90°,手机下半部分充当支架,上半部分看电影、视频通话,或者化妆镜。


软件方面,新花样更多。其实在ColorOS 12刚发布的时候,就有人发现它包含了更大的屏幕逻辑。现在,系统已经为OPPO Find N准备了很久。


因为内屏有尺寸大的优势,适合多任务处理,在手机上看似捉襟见肘的分屏、浮窗等功能,在7.1寸的大屏幕上也能轻松使用。OPPO适配相应的手势操作。如果你想快速打开分屏,你只需要在屏幕中间滑动两个手指就可以打开它,或者向中间折叠四个手指就可以将当前应用变成浮动窗口。





直观的视觉,任意的手势,那些以前只能在平板电脑上获得的体验,现在都可以在折叠屏幕上实现。便携大屏体验,在反复开合间来回穿梭。可以设计折叠的地方很多,OPPO Find N上的设计没有一个是多余的。它圆润的外观,合理的手感,定制的系统,哪里都是恰到好处。真要挑剔的话,早该来了。

未来已经触手可及


曾几何时,折叠屏是“未来手机”的代名词,遥不可及。


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成熟,手机的未来已经到来,但市场上还缺少一款能打动用户的折叠屏手机。它不依赖于屏幕大小或像素数量。应该正视用户真正关心的问题,折痕、便携性、易用性、耐用性都需要解决。只有正视自己的问题,别人才能正视自己。



OPPO Find N的出现或许能给市场一个答案,让折叠屏从早期采用者一跃成为普通用户。7699元的起步价进一步降低了人们使用先进技术的门槛。


现在人们手里拿着的折叠屏不是未来,而是现在,是每个人都值得享受的科技进步的果实。OPPO Find N既有OPPO N1的机械之美,又有Find系列的风格和坚持。Find的铰链结构是继OPPO双轨潜望结构之后,机械结构的又一里程碑。


当孔雀展开翅膀,收起屏幕的时候,就是再次被认出来的时候了。


OPPO显然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抢折叠屏,就像刘曾经在Find 5的发布会上说的:


“我们不想成为一台神奇的机器。OPPO的性格从来都不是纯粹的理性和极客。OPPO致力于打造属于浪漫主义者的科技产品。”


以人为本是做好科技的初心。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