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华尔街日报最近的一份报告:
原材料价格上涨和无休止的供应链限制促使许多中国出口商提高出口商品的价格,引发人们对全球通胀压力可能升温的担忧。
这种担忧在最近几天有所加剧。
广东佛山户外家具制造商Resysta AV的主管Rene de Jong表示,他准备在今年夏天将新订单的价格提高7%左右。
这主要是因为最近几个月,该公司在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工厂用于生产垫子、泡沫和框架的化学品和金属价格迅速上涨。此外,从去年6月开始,运费也上涨了90%左右,但这部分运费往往是客户支付的。
江西工作靴生产企业吉安华尔信鞋业经理倪芳透露,2月农历新年后,聚氨酯、钢材、纸张等靴子原材料和包装纸成本上涨10%~30%,2月底大部分产品定价上调近5%。她说,这波材料涨价让公司难以承受,但工厂还是自己消化了一部分成本,以免吓跑太多客户。
可以肯定的是,为全世界制造产品的中国供应商越来越难以保持价格,尤其是在去年的疫情和封城之后。过去几个月飙升的运费是问题之一。一些客户会要求中国供应商分担运输成本,但中国的一些工厂也要为进口原材料支付更多运费。
中美运费暴涨250%!“一盒难求”还是会回来的!
有订单,但没有箱子。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集装箱空箱的短缺确实让很多外贸企业担心。现在,情况刚刚有所好转,但也有业内人士警告,运价飙升、“一箱难求”的局面可能会再次卷土重来。原因是苏伊士运河的封锁。
3月29日,封锁了近一周的苏伊士运河终于通车。一听到好消息,远在浙江宁波的一家外贸企业海外部负责人第一时间联系客户,商讨新的销售和出货计划。该企业7000多台冰箱需要通过苏伊士运河运往法国。
虽然苏伊士运河恢复通航,但运河拥堵将导致运费继续大幅上涨的消息接二连三,让不少企业忧心忡忡。宁波当地最大的物流公司负责人也表示,船公司已经开始借机涨价,包括与苏伊士运河无关的美国航线。
浙江宁波某物流企业负责人贾军:整个海运价格全面提升。欧洲红海本周上涨2000美元,与苏伊士运河无关的美国航线近期涨价约40%至50%。因此,预计今年第二季度海运费仍将保持高位。
同时,随着制造企业传统出货旺季的到来,“一箱难求”的情况再次出现。许多企业已经开始预订不到4月份的舱位。
据媒体报道,在大堵车的最后一周,已经有近300艘船在排队等候。虽然交通已经恢复,但要完全畅通还需要三天半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