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骗子冒充“京东金融”工作人员。他们以注销网贷账户为由,一步步引诱、恐吓受害人,以达到诈骗的目的。
9月19日,天宁区陈某向警方报警称,他接到一个自称是JD的电话。COM的客服,以影响个人征信为由要求他注销JD.COM欠条,随后对方通过“钉钉”APP邀请他加入会议并打开屏幕分享。陈某按照对方指示的借条金额,通过银行贷款。另一方称,如果陈某不还款,这笔款项将被取消。在陈某贷款成功后,将钱转到对方指定的账户,发现JD.COM借条仍然无法使用。
手段分析:骗子冒充JD.COM客服,准确报出受害人个人信息骗取信任,称如果不赶紧注销JD.COM欠条,会影响征信,进一步施压造成恐慌。征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骗子直接利用这一点,让受害者没有时间思考,顺着他们的想法一步一步走进陷阱。骗子利用“钉钉”APP、“腾讯会议”等软件与受害人对话,一步步引导受害人清空空JD.COM借条中的金额,即把钱转到骗子的“公司账户”,然后继续引导受害人从其他各大网贷平台,如京东金融、白洁等借款、转账到指定的银行账户,直到受害人意识到被骗。
警方提醒:一旦接到此类自称网贷平台工作人员的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对于可疑事项,应登录官方平台或咨询官方客服。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为了小便宜而交出自己有价值的个人信息!身份证号、验证码、银行卡号、密码等相关信息要保密!接到这种陌生电话要提高警惕!
修改信贷欺诈案例分析
很多人沉迷于刷手机来完成赚钱的任务。一些不法分子针对这种刷手机赚钱的心理,专门开发诈骗软件做“伪任务”。近日,市民马尝到做任务赚提成的“甜头”后,因操作“高级任务”被骗30多万元。
9月18日,钟楼区马某向警方报警:在家刷时,收到陌生人发来的帮助商家多关注任务、领红包的信息。联系上对方后,他被拉入Tik Tok群,扫描群内二维码下载任务APP。调度员在应用程序中发送任务。一开始每个任务赚3-5元。做了几单后,对方告诉他可以做高级任务赚更多佣金。马信以为真,继续操作名单和充值任务。
手段分析:骗子打着广告帮电商平台商家刷流量或销量,其实是为了骗取受害者的本金。让骗子下载是“伪任务”的APP,以调度的身份在APP上发布任务。一开始,骗子会按照约定返还本金和佣金,让受害人尝到甜头,然后要求受害人不断加大投入,诱骗受害人完成连续任务,才一次性返还本金和佣金;事主完成连续任务后,以账户冻结、充值等理由诱导事主继续转账,直至事主被拉黑,才发现被骗。
警方提醒:不要有“贪图小便宜”、“轻松赚大钱”的心态,不要轻信所谓的高额回报;佣金收入明显过高过快的兼职,往往存在诈骗风险;不要轻易泄露个人支付账号、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号等相关信息,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找兼职要去正规的招聘公司或者中介平台,报酬结算要合理有据。
警方提醒
市民在生活中遇到电信网络诈骗,应拨打110向警方提供以下信息:
1.受害人的个人信息;
2.受害人现金转账的账号和银行;
3.骗子的账号、用户名、开户行以及被骗时登录的网站链接;
4.汇款凭证和聊天记录截图。
来源:常州天宁公安微警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