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不看征信正规网贷app(上海警方破获新型网络非法放贷案:“报手机型号就能秒贷款”无抵押、免征信、快放款背后是怎样的陷阱?)

央广网上海12月10日消息(记者韩前台)“无需提供个人信用信息”、“只需提供某品牌手机的参数”、“快速贷款”...看似简单的贷款步骤,背后却隐藏着“套路”。

近日,上海市公安局通报破获一起新型非法网络借贷案件。犯罪团伙以无抵押、无征信、快贷为诱饵,诱骗借款人安装特定的手机软件,从而获得对手机的远程控制,再利用锁手机、言语辱骂等“软暴力”手段,迫使借款人归还高息贷款,以牟取暴利。不还钱就远程把手机变成“砖头”。这种新型的非法网贷是如何让借款人掉入“陷阱”的?

今年8月初,受害人吴先生在某网络论坛的“贷汇”版块看到一则提供小额贷款的广告。论坛上很多人声称“亲测”是有效的。缺钱的吴先生不禁有些激动。他立即根据广告上的联系方式找到了客服。

客服向吴先生确认,贷款不需要抵押,也不需要看征信,但要提供自用手机的详细参数,按照手机回购价值评估贷款金额,一般按20%支付。吴先生按照客服要求提供了自己的手机信息和登录账号,点击客服发来的链接,下载安装了一款名为“聚宝盆”的“贷款软件”。很快,他在微信上收到了客服的200元贷款。

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副支队长段永珍分析,按照手机回购的价值,正常情况下,借款人能借到的金额并不是很高,但仔细一算,利息高得吓人。段永贞说:“我举个例子。我手里这款手机估价4000元,乘以20%,贷款金额800元;嫌疑人会提前收取50%的‘砍头利息’费用,借款人实际获得的金额只有400元;但三天后,他需要偿还的金额是800元。如果逾期,他还要承担每天100元的逾期费用。”

三天后,约定的还款期限已到,吴先生却未能按期还款。结果发现手机无法正常使用,不仅重启无法恢复,出厂设置也有限制。吴先生尝试联系客服,对方称因未按时还款已将手机“锁死”,并开始以“辱骂、威胁”的方式催促吴先生还款。

吴先生随后向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报警求助。接到报警后,警方立即组成专案组立案侦查,很快发现了一个非法网络借贷团伙。经查,该团伙在网上以“某品牌手机贷款”为名,通过社交网络等渠道招揽客户,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取得手机控制权,然后通过锁手机、威胁辱骂等“软暴力”迫使借款人偿还高息贷款,获取非法利益。上海市公安局闵行分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徐彬说:“其中一名嫌疑人是技术团队。他委托相应的技术人员开发了这款名为‘聚宝盆’的手机软件。表面上伪装成贷款软件,实质上是犯罪嫌疑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信息,可以在后台远程控制手机的软件。所以,一旦借款人安装了这个软件,他就会不自觉地逐渐打开自己手机的权限,然后点对点就可以远程控制了。”

警方调查发现,近期一些手机售后维修部门接到消费者投诉,称手机被某“贷款软件”恶意锁定,无法正常使用。徐彬说,这正是因为这个伪装成“贷款软件”的App被植入了一个可以在后台远程控制手机的“木马”。徐彬介绍:“软件安装过程中会有很多提示。手机用户在安装一个App时,会询问你是否开启任何权限,比如在设备上查找账号、读取内存卡内容、读取联系人或查看通讯录等。‘聚宝盆’的要求是所有(权限)都要开放,所以软件安装后,借款人对出借人其实是透明的。一旦被远程终端控制,手机被锁定后基本就没用了,相当于一块砖头。”

即使手机变成了“砖头”,犯罪团伙还是给自己的讨债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徐彬介绍:“它并没有完全锁定,它会开放一些权限。比如它可能还是会让你联网,或者开放你微信的一些功能,让借款人及时和出借人取得联系。”

十大不看征信正规网贷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用完全闲置的手机去借钱,能实现“空手套白狼”的借款吗?这种情况其实犯罪团伙早就算计好了。段永信说:“他肯定会在评估后得到非法所得,才会跟进。”

警方介绍,犯罪团伙会根据借款人手机的流量使用情况等参数来判断是否适合“放贷”。如果遇到几年不用,已经淘汰的手机,犯罪团伙鉴定后不会跟进。

据悉,这个犯罪团伙组织松散,分工明确,吸引客户放贷,提供技术支持,“软暴力”催收都是在网上以“非接触”的方式进行。据徐彬介绍,大多数借款人实际上每次只能获得100至400元,借款人主要是在校学生等低收入群体。徐彬说:“目前,全国各地有300至400名受害者。受害人借的金额不是很高,但是利息还是比较高的。公安机关也在寻找更多的受害者。在非接触案件中,这类犯罪手段相对较新。”

在掌握了团伙成员的构成和活动规律后,警方于今年9月在全国各地收网,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经查,从今年7月至该团伙落网,涉案流水金额超过50万元,非法获利超过26万元。

说到“非接触”方式的非法网贷案件,另一款名为“ID贷”的产品也很典型。只要你拥有一部苹果手机,就可以实现无抵押贷款,这听起来很奇怪,但近年来,已经有很多借款人陷入了“身份证贷款”的陷阱。

其实也是裹着糖衣的“无抵押”“秒速贷”,“ID贷”是专门针对苹果手机用户衍生的现金贷新变种。这背后隐藏着哪些风险?

在各大社交平台和生活服务类app上,不仅可以搜索到提供“ID贷”借贷服务的平台和业务员,还可以找到很多维修手机的店铺——这些店铺通常会在产品页面标注“ID贷解锁恶意锁”的字样。

记者发现,号称“零门槛、无要求”的“ID贷”,专门针对使用苹果手机且急需用钱的用户,在宣传中也巧妙地套用了“手机回收”的名号。一位贷款人告诉记者,“ID贷”要根据用户的苹果手机版本来评估贷款额度。身份证销售员说:“你只要有一部苹果手机和身份证就行了,没有其他特殊要求。我会给你发一个链接。点击那个链接后,它会被下载到你手机上的一个应用程序中。按照上面的操作就可以了。然后直接去找我们客服,配合下一次付款。ID借的钱不算多。如果是iPhone12以上的机型,也可以贷1000元以上,因为苹果手机的估值不会太高;iPhone11能借的钱应该在1050元左右。如果不是新买的手机,可能在900元左右。还款时间7天。如果7天后还是不能周转,可以续借。7天的利息在200-300元左右,续费一天可能有几十块钱的手续费,也就是利息。”

按照贷款人的说法,所谓的“无抵押”贷款并非无缘无故。其实要抵押的物品是客户的苹果手机ID。id推销员说:“你也在正常使用手机,只需要到时候和你交换ID就行了。但是为什么要和你交换ID呢?目前有很多客户向我们借了钱不还。如果他们不还钱,我们会锁定ID,客户不能使用,防止客户不还钱。如果客户正常还款没有问题,你也不会影响什么,手机里我们也查不到任何数据。”

换一个不影响手机使用的Apple ID重新绑定就行了。后果能有多严重?在此前的一起“ID贷”诈骗案中,福建省厦门市反诈骗中心的一位民警曾向公众“科普”:“骗子在后台通过邮件篡改ID密码后,手机仍在(借款人)手中,但手机的操作已经属于骗子一方。骗子可以通过锁定手机或删除手机中的一些信息来锁定手机。”

业内人士表示,很大一部分用户并不了解苹果手机ID的重要性:手机一旦绑定了别人的ID,App的安装卸载就会被控制,交流情况一览无余,同步到iCloud的照片也会被泄露。但有媒体报道称,部分借款人按要求绑定身份证后,出借人并未放款,而是直接向其勒索“解锁费”;部分借款人在按要求支付本金利息后,多次索要额外款项,仍难以解锁手机。

对此,警方提醒大家,网络贷款虽然方便快捷,但也存在潜在风险。需要贷款的人一定要通过正规的网贷平台进行贷款。不要轻信网络论坛、社交媒体上的广告,尤其远离那些所谓的“无抵押、无征信”的贷款;在网贷过程中,要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不要下载安装对方发来的来历不明的手机软件;如果遇到“软暴力”催收、高额利息,一定要固定好相关证据,第一时间报警,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