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题:700余家市场主体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这些典型案例被曝光。
新华社记者赵文君
白酒制剂中非法添加西地那非等药物,蛋糕被查出添加防腐剂超标...市场监管总局近日曝光了一批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件,涉及食品、工业品等领域。目前,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已将700多家市场主体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并依法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小标题)在配制酒中非法添加西地那非等药物。
江西吉安市场监管局将在配制酒中非法添加药物的江西利客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2021年6月,吉安市吉州市场监管局接到群众举报后,对江西利客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勾兑酒进行了抽样检测,检测结果判定为不合格。经查,当事人生产的“御宝”酒和“金酒寒”酒中非法添加了西地那非等药物。
(小标题)蛋糕被查出添加防腐剂超标。
屡禁不止、屡受处罚的江阴龙敏食品有限公司被江苏江阴市场监管局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2021年1月,生产的老蛋糕被检出防腐剂超标。2021年3月,江阴市市场监管局因生产经营虚假标签食品罚款5000元。2021年4月,江阴市市场监管局因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罚款5万元。2021年9月,心软的橘饼和老饼被查出添加了过量的防腐剂。2021年11月,江阴市市场监管局再次因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罚款5万元。
(小标题)非法从事电动自行车组装改装业务。
北京市西城区市场监管局将非法从事电动自行车组装改装业务的北京恒迪达商贸有限公司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2021年8月,北京市西城区市场监管局发现当事人销售的5辆电动自行车外观与合格证载明的外观不符。他们涉嫌非法从事电动自行车的业务组装和改装,经检测不符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要求。
(小标题)出具虚假检验报告
新疆伊犁市场监管局将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伊犁蒙盛商贸有限公司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2021年12月,新疆伊犁市场监管局在日常检查中发现,该公司聘用未取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证》的人员进行气瓶检验,未按相关标准对车辆气瓶进行水压试验、气密性试验等关键试验。同时,该公司出具的报告以《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证》署名检验人员,生成虚假检验报告3672份。随着调查的深入,执法人员发现该公司以“代理检验”的方式出具检验结论为“合格”的虚假检验报告2323份,伪造汽车气瓶出厂合格证24份。
(小标题)出售假冒扶南电池
湖北鄂州市市场监管局将销售侵犯商标专用权电池的刘雪芬(自然人)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2021年11月,鄂州市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进行检查,发现扶南1号电池149块,扶南5号电池5701块,扶南7号电池9642块。经鉴定,涉案电池均为侵犯扶南商标专用权的假冒产品。2020年10月起,当事人开始购销侵犯扶南商标专用权的电池,非法经营金额22070.33元。
(小标题)不合格水泥的生产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市场监管局将生产不合格水泥的山东中谷水泥有限公司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2019年以来,该公司生产的水泥连续4次抽检不合格,2021年9月以来,共生产不合格硅酸盐水泥130吨。
据介绍,去年新修订的《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扩大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聚焦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强化信用约束和失信惩戒措施,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和治理难点,以此督促市场主体提高警惕、敬畏、遵守规则,提升守法诚信经营的意识和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