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间的表盘上,总有一些瞬间注定会被长久铭记。
2011年,网站12306横空出世空,创造了如今全球最大的门票交易系统年售出40亿张门票的传奇。
2021年,95306系统整体升级,开启了铁路货运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电子签名、24小时在线交付、货物精确跟踪、运费电子支付...2021年12月8日,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系统95306在整体升级后正式上线。新功能、新服务惠及千家企业货主,新技术、新结构正涌动着创新发展的活力。在深化货运组织改革的道路上,95306的全面升级又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01
大平泰达倡议推动铁路货运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体系的骨干支撑。
铁路货运路网密集、运输能力强、安全稳定,发展优势独特。
目前,全国铁路有3600多个货运服务站,年货物发送量超过37亿吨。提升铁路货运服务质量,全面推进铁路货运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党组一直关注的话题。
适应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2011年,按下了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系统建设的“启动键”。2012年9月,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系统上线试运行。从此实现了网上运输需求提交、受理、信息查询的基本功能,改变了客户几十年来需要在车站窗口提交订单的方式。2015年,铁路部门确定95306网为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系统官方网站,并在95306网开发了铁路货运网上营业厅。
从线下到线上,从繁琐到便捷,铁路货运服务质量逐步提升,深化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正在摸索前进。
然而,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原有的货运电子商务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和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发展需要。无论是与铁路的12306相比,还是与标准物流行业领先的信息平台相比,都还有很大差距。
从服务功能的角度来看-
整体升级前,货主虽然可以在线提交订单,但仍需前往车站货运营业厅签收运单、支付运费、办理提货手续,整个“一站式”线上服务没有形成闭环。与国内外主流物流网站相比,原有网站页面设计在业务层面不够清晰,影响了客户体验,制约了货运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从技术架构的角度来看—
整体升级前,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布局分散,存在数据共享困难、运维成本高、安全风险大等问题。各货运业务系统庞杂分散,架构不统一,数据分散存储,交互复杂,没有形成有机整体,制约了服务功能的拓展和货运管理质量的提高。此外,铁路与外部企业之间缺乏数据交换,尤其是与相关客户和相关物流行业缺乏数据资源共享,制约了铁路货运与现代物流的融合发展。
一方面是广大货主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牢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科学决策,优化现有结构,创新服务功能,实施95306整体升级。
2020年4月,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系统(95306)升级启动。
2020年11月,项目可行性研究获批。
2021年6月完成系统研发。
2021年7月,总体升级方案审议通过。
2021年8月,新版95306在昆明和中铁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首次试行。
2021年12月8日,新版95306正式在全路投入运行。
特别是整体升级方案通过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立即制定下发工作方案,组织技术力量,克服疫情坚守现场,昼夜值班,指导昆明、武汉局集团公司先行先试,短时间内将所有业务切换到新系统,实现稳定运行。
为推动全路,铁路部门积极组织人员培训,完善内外用户系统建设,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密切跟踪系统运行情况,积极倾听客户和员工呼声,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加强信息安全管控。
一点一点积累经验,一步一步完善提高,95306整体升级不断开拓新格局,实现新发展。
9306全面升级是铁路货运改革的重大突破-
对外,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货主少跑腿”,大大提高了铁路货运的便利性,大大提高了客户需求响应的效率和准确率。一系列新功能新变化让客户有了更好的服务体验,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写下了生动注脚。对内,进一步规范了内部操作标准,各项业务通过网上办理、阳光操作、全程阅卷,实现了业务管理的透明化、规范化,促进了货运的提质增效。
9306的全面升级是铁路货运更好融入现代社会物流体系的重要基础-
新版95306打通了货运内部各业务环节的信息流,实现了内外部数据信息的互联共享,对铁路更好地发挥现代物流体系的骨干支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从顶层设计到实施,铁路各系统、各单位、各部门协调配合,效率很高。
把握大局,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在创新变革的道路上,铁路部门勇往直前。
02
新功能新服务,为企业货主带来优质便捷的用户体验
2021年8月11日上午,在王佳莹西站,一张电子运单的诞生令人瞩目。
作为全国铁路首张电子货运单,它的出现在铁路货运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此后,发货人通过95306发货,无需打印纸质运单到车站留存。“托运人和承运人不见面形成运输合同”已经成为现实。
电子运单只是“小试牛刀”。24小时业务处理、在线自助注册、货物精确跟踪、运费电子支付...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工作人员介绍,升级后的95306系统包含十大新功能和新服务,每一项都直击长期以来的服务痛点,堪称铁路货运服务全方位、全流程的功能再造。
在线注册、24小时报告要求和更高效的服务-
从“用户注册”的第一步开始,新系统就显示出便捷高效的优势。
“之前想发货,都要拿着各种材料去营业厅登记。现在有了新系统,材料直接通过网络上传,不用拿纸质营业执照等材料,去车站办理和等待人工审核,非常方便!”作为新的95306系统的第一个用户,湖北昆东物流有限公司的经理李明星对新系统的新功能非常满意。
据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货运部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为提升客户业务办理体验,铁路部门积极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电子营业执照系统对接,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客户用电子营业执照注册,系统自动核对,符合要求的马上通过,相关证明材料不需要上传到网上。同时,个人注册也可以通过后台验证在线完成。
网上注册的便利也为铁路带来了更多的货物。据武汉局集团公司货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95306系统升级后约一个月,该公司新增注册客户485家,远超去年同期的68家新增注册客户。
在辽宁本溪、四川成都和河北唐山,新版95306正在为铁路吸引更多的货物,成为铁路运输和收入的磁石。
“下班后想送货,怎么办?”曾经是企业主的难题。如今,这种担忧已经完全消除。
新版95306系统上线后,客户可以24小时在线申报货运需求,做到全天候服务不关门。
不仅外部客户提交报告更方便,内部用户审核也更快。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售票中心计划员蔡爽说:“过去我们要分别检查货运里程表、铁路专用线系统和危险品系统。现在,新版本的95306可以通过一个系统处理这些审核流程,接受需求的速度大大加快。”
账单和结算、电子支付、更便捷的交付-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长期通过铁路运煤的大型企业,日发送量约7700车,涉及站点多且分散。从前,企业要派专人到各个火车站打印、提交运单,费时费力。
9306新系统上线后,电子运单取代了纸质运单,在出单、开票过程中电子签名取代了手工盖章,客户不用再去营业厅一遍遍提交纸质材料。
金控股的工作人员说:“过去,我们必须使用纸质运单来交付货物。文件盖章后,人还是拿到了营业厅。这几年纸质需求单、纸质运单等单据堆了好几箱。现在有了电子运单,可以说我们步入了无纸化办公时代。”
目前,全路注册客户使用电子运单的比例超过95%,约85%的专用线进出货物使用电子货车交接单进行路企交接。
积少成多,积少成多,电子运单成为铁路依靠数字化手段省钱降耗的典型案例。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货运部算了一笔账:95306升级后,只需打印一张运单,每年可为企业节省“站跑”人工、运输等综合成本上亿元;全路每年可节约打印纸约3亿张,硒鼓15万个,节约成本近1亿元。
新系统的便捷性还体现在支付环节。9306升级后新增网银支付方式,开通了多家银行的网银支付。与现有的支付方式相比,资金的安全性更有保障。
来自陕西的中煤科工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率先开通95306网银支付通道。其工作人员表示:“网银支付不受节假日影响。只要提交支付申请,就可以随时支付,也规避了大额资金现场支付的安全风险。我们更喜欢网银支付!”
截至1月底,网上电子支付超过4500笔,总支付费用超过4亿元。
全程追踪,到达预测,更精准的搜索-
“查查货运去哪儿了”成了平顶山远大货运代理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保卫的一个工作习惯,这家在河南专门做粮食、集装箱货运代理的公司,和铁路打了20多年的交道。
“我觉得这次升级最实用的功能是在线位置追踪,货物去了哪里,过几天就能送到。网上查查,一目了然。”王保卫说。
随着95306系统的升级,铁路部门下大力气解决技术难题,运用大数据分析、系统建模等技术,建立了货物、货车到达预测模型。
现在,打开铁路95306App,通过运单号追踪功能,客户可以实时掌握货物预计到达时间,位置信息平均每30分钟更新一次。以1000公里的运输距离为例,90%以上的预测误差可以控制在6小时以内。企业货主可以根据货物所在地安排提货和进行生产经营,铁路局、车站也可以提前组织接卸,有效提高运输效率。
电子货物收集和在线理赔使交接更加顺畅-
随着电子商务和快递业的蓬勃发展,使用“取件码”取件快递已经成为网购者最熟悉和认可的取件方式,而这种取件模式如今已经成为铁路货运领域的“新常态”。
来自景德镇广维物流有限公司的杨风团是全国铁路首张电子运单的收货人。2021年8月14日,在大理东站,杨风团向操作人员提供接车密码并核实身份后,将此次运输的10辆车卸下。整个过程只用了半个小时。
“没想到只要你提供几个数字的提货密码就能轻松提货,真方便!”对于铁路95306系统升级带来的体验变化,杨风团尤为欣慰。
济南新城华兴物流服务有限公司的刘广鑫也有同感。他把这种新的取货方式称为“空手取货”。"再也不用拿着一堆文件到处跑了!"刘光新说。
新系统上线后,电子拣货功能受到了企业货主的欢迎,占比超过95%。
在专用线交接环节,新系统采用电子转账单代替纸质转账单,路企双方不再需要对纸质转账单进行签认,车辆交接可通过电子转账单在线完成。新系统上线以来,已有5000多家专线企业开通了电子派工单,占电子派工单总数的85.1%。
在货损理赔环节,新系统实现了客户理赔和铁路理赔的全面电子化,进一步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宁夏陈欣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李学军常年在石嘴山市平罗县平罗站办理送货事宜。作为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个体验95306网上理赔的客户,他说:“电子理赔功能上线后,我们不需要去营业厅调取托运记录,直接通过手机客户端查看内容并进行理赔,还可以随时查看理赔进度,方便省时。”
移动办公,透明运费,更简单操作-
铁路95306系统整体升级后,95306手机客户端同步上线。借助95306App和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客户可随时随地在线办理货运业务,足不出户完成铁路发货和收货手续。
一部小小的手机,在铁路和企业货主之间架起了一座全新的桥梁,让收发成为“指尖上的简单操作”。
青海农牧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的王红民说,自从有了95306手机客户端,他就再也没有跑过营业厅,所有的货物都是手机办理。“过去,我们必须去营业厅支付货款,并签发货物出境许可证。如果货物丢失了,我们必须到车站的主页去赔偿。跑来跑去很麻烦。现在所有这些流程只需一部手机就能解决,为我们货主节省了大量时间!”
升级后的95306系统紧跟数字经济的发展,实现了运营条件的数字化和运价策略的电子化。
不同于原有公文逐级审批发布的流程,通过新系统,铁路专用线产权单位可在线申请办理条件调整,各级铁路部门在线审核后自动更新,确保了需求申报、受理等环节办理条件的精准卡控,实现阳光操作,降低廉政风险。目前,全路有3600多个货运服务站和6000条办理货运业务的专用线,全路货运办理的限制条件和作业条件全部实现了数字化管理。
同时,新版95306系统实现了运价项目立项、审核、公布全过程电子化管理。标志着运价的整体调整,内部管理透明规范。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以95306系统整体升级为契机,通过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打造了十大新功能新服务,为铁路货运全面融入现代社会物流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与铁路货主、政府部门、运输行业、物流企业的联系更紧密、沟通更顺畅。
[S2/]03
新技术新结构,科技创新打造铁路货运“智能引擎”[/s2/]
9306的全面升级,开启了铁路货运改革的新篇章。
需要改革创新,创新引领发展。9306的全面升级,凝聚了中国铁路创新求变的创新智慧和勇气。
据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货运部、科技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版95306在技术架构上实现了五大变化。
——系统集中部署,将现有货运电子商务系统“1+18”分散部署调整为在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集中部署模式..
——统一使用数据,合并消除现有货运数据重复,建立“一号一源”的货运数据处理中心。
——对用户的统一服务,即将原来分散在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的外部用户统一迁移到新系统,用一个客户账户办理全路业务。
——服务渠道多样化。在优化铁路95306页面设计和用户界面的基础上,推出铁路95306App和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支持移动办公。
——技术应用创新,建设“双活动”双中心,实现两个中心对外服务,保证服务的高可靠性;引入数字证书、人脸识别等技术,提高客户身份认证水平。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加大科研投入,配备雄厚的技术力量,组织铁路科研单位成立专家团队,全力进行重点项目攻关。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95306升级项目研究团队,不断推进系统研发和新功能的实现。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团队成员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项目主要功能的研发,搭建了全新的铁路货运综合服务平台,完成了货运综合应用系统和货运数据处理中心的基础建设,拓展了95306移动终端的服务功能。
新业务和新功能的实现离不开新架构和新技术的有力支持。在95306关键技术创新中,“统一”是贯穿其中的一个关键词。
铁路部门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成熟先进的技术。,设计货运95306统一技术框架,建设货运综合应用系统,为进一步发挥全路信息化力量,支撑货运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在统一技术选型方面,铁科院集团公司创新性地采用了“云原生、微服务、统一PaaS平台”的全新技术路线,提高开发、应用和运维效率。
不仅如此,新版95306还建立了铁路货运统一权限体系,实现了用户菜单、功能、数据、服务等权限的细粒度灵活配置;构建铁路货运统一基础服务体系,包括签名、签章、地图、生物识别、配置参数、运行日志系统服务等公共服务。
随着95306的升级,铁路货运领域首次实现了“双活动”双中心应用建设。
信息公司组建了研究团队,为基础环境建设和“双活动”双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双中心独立配置和部署硬件资源和应用软件,通过接入层、应用层和数据层实现“主动-主动”应用。双中心,双保险。当一侧的中央应用程序出现故障或实施升级时,另一个中央应用程序将继续承载所有访问流量。“双活动”双中心充分考虑了系统容灾和资源利用的需求,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铁路货运业务的连续性。
打破条块分割,统一信息平台。9306的全面升级是基于建立全新的铁路货运一体化架构体系和统一的货运数据处理中心。以货运全流程为主线,铁路部门对现有系统的重复存储数据进行设计,消除重复,形成“一号一源”的货运集成数据结构,初步建成“一号一源”的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货运数据处理中心,实现了铁路货运外部需求、生产运营、货运票据、内部管理、分析决策等所有数据在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的集中存储..
从独立系统到综合服务平台,铁路货运信息化建设快速而稳健。
信息畅通是“让信息多跑路,货主少跑腿”的关键。
铁路部门正在不断提高铁路货运的信息化水平。通过升级95306,打通货运内部各业务环节的信息流,使不同层面、不同业务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同时促进铁路货运与其他物流企业、政府部门和行业之间的数据共享,使铁路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物流体系。
9306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信息系统,更是中国铁路货运对外服务的统一窗口,成为开放、集约、共享、共赢的现代物流业务平台。
乘风破浪,改革创新一浪高过一浪。
铁路货运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运输过程的顺畅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今,铁路部门以95306系统的整体升级完成了“触网蝶变”,以更加高效、便捷、透明的业务办理模式赢得了主动权和市场,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未来,95306系统必将充分发挥“大平台”优势,在实践中强化国有铁路企业的使命责任,在奋斗中绘就货物畅通的宏伟蓝图,以强大的引擎带动现代物流业发展,为国内国际双流通畅通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来源:人民铁道报
文字:陈政·李欢
制图:乔倩
编辑:齐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