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议你停止“、”、“借白”、“打白条”!
早在去年4月,杭州某银行就出台新规:半年内使用互联网信贷产品两次以上,拒绝放贷!
出于同样的原因,成都的罗先生将他的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提高了5%。本来银行首套房初始浮动利率是15%,现在是20%。银行工作人员给出的理由是“他的个人信用等级太低”。
罗先生提到,在他的个人征信报告中,可以看到信用卡和支付宝贷款的还款记录。罗先生,其他的网络消费产品,除了用信用卡和蚂蚁金服的花呗和借呗产品,从来没有用过,也从来没有逾期过。个人收入方面,他也表示没有问题。他的月收入是月供的好几倍。
罗先生不明白哪里出了问题,导致个人信用等级低。“是花呗、借呗这类网络消费贷款产品影响了个人信用评级吗?”。
花呗、借条、微贷等平台产品的使用真的会影响个人征信进而影响贷款吗?
花芽:
蚂蚁金服客服提到,支付宝花呗是蚂蚁金服小微贷款平台推送消费者“本月买,下月还”线上消费金融服务的产品,本质上属于“信用消费”。
目前支付宝花呗的消费记录不会上报征信,但如果用户收到系统随机推送的“一键信用提升”升级任务消息,点击并同意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授权,任务完成后,用户花呗就会提征信,然后用户花呗就会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征信系统。
请问:
借呗是蚂蚁金服针对个人消费推出的贷款服务。如果使用借款,用户的借款和还款情况会上传到个人征信报告中,反映的是“网商银行”的经营性贷款。
JD.COM白条:
在JD.COM,京东金融客服表示,JD.COM借条是JD.COM商城推出的个人消费贷款服务,申报主体为重庆两江新区盛基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根据股权结构图,JD.COM数码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由另一家公司控制。客服表示,只要用户每个月按时还款,白条的消费就不会上报,如果逾期会在报表中反映。
JD.COM金条:
JD.COM金条由京东金融和合作方共同出资,用户的贷款信息将由其中一方上报,具体信息以征信报告为准。
小额信贷:
腾讯方面,微贷客服表示,微贷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征信系统是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报的,属于银行资质。即用户使用微贷,实际上是向微众银行申请贷款。
此前,有银行负责消费贷款的工作人员透露了银行对个人征信的评级流程。
据报道,银行在办理每一笔贷款时都会查询客户的信用信息。花呗、借条、微贷等产品都是征信系统显示的消费贷款。
银行通常会与客户面谈,以确定贷款的具体用途以及贷款是通过什么平台产生的。
同时,银行会特别关注客户征信报告最近半年的大额消费贷款,因为银行担心这笔大额消费贷款会流入禁止领域,比如房贷首付。“银行在发放房贷时要判断客户是否有还款能力,其中一条就是首付需要自有资金。”
除了关注近半年的大额消费贷款项目外,客户近期的征信查询次数也是影响银行对客户征信评级的重要因素。
花呗、借条、微贷等产品与信用卡不同。办理信用卡时,银行会抓取客户的信用信息一次,通过信用评级给客户一个信用额度。在这个限度下,银行不会每次都抢客户的征信。
“但无论是小贷公司、金融消费公司,还是知名的互联网贷款平台,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每做一笔贷款就抢一笔信贷。”
如果银行发现客户近期的信用查询频率非常频繁,就会判断此人非常缺资金,进而影响贷款,尤其是信用贷款。
每天,我们都在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支付宝的花呗和借呗,京东。COM的白条、金条等一系列互联网借贷产品,解决了大部分人花钱的后顾之忧。花钱很爽,花钱一直很爽,很多人在借钱消费的路上越走越远。
来源:宽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