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拼多多大家开发了很多新功能:智能寻找差异、识别相似人物、笑点快乐源、友情验证器。前三个功能已经得到官方回应,随时有被移除(或隐藏)的风险。只有“友情验证”这个功能会永远和拼多多同生共死。
“是朋友吗,帮我砍一刀!”“同事都推荐了,不好意思不买,也不贵。”这种典型的拼多多式社交,让人们在不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的情况下,通过一点点帮助来帮助自己的朋友。同事送的团,如果参加,既能维护关系,又能有所收获,关键还是便宜!
在这种分享羊毛的深厚友谊中,羊不仅不瘦,还很幸福。奇怪!
真正的男人不会对女朋友用砍刀
谁会看上自己的闺蜜,因为自己想要一套价值260元的小猪佩奇玩偶四件套,接受她在闺蜜、家人、同事间的发送链接,而不厌其烦的索要老铁砍刀?
砍掉六块七毛一,真的有点小。其实不算你砍的最高值,在朋友的帮助下砍十块钱已经很可观了。因为它一直在告诉你,“邀请你的朋友某某帮你砍价,你可以多砍~”。这更多的是“最多15元。”不会了。就算你运气好,每次能砍十块钱,至少需要26个神来帮你。
有多难,你不心疼你女朋友,不怕她因为这把刀联系前男友吗?如果正好隔壁组的老王看到老铁是“老公”,帮忙砍出一把大刀,你能保证他不会发截图给你女朋友邀功,并附上“你怎么感谢我?”这么挑衅的话?她把链接发给家人,看到女儿拼命要砍刀,因为她想要一个小猪佩奇玩偶。她爸爸不会在心里骂“连娃娃都不买,你有什么男朋友?”如果你女朋友看到了,万一她把追求者刚发来的同款给你看了,你不自己算算,你女朋友心里到底有多少?
以上有一条是致命的。经过多年的重新审视,我发现我曾经爱过的女人和自己分手的原因仅仅是:她在拼多多参加“砍价免费”活动的过程中,无法直接去淘宝购买109袋包邮的正版小猪佩奇一家四口玩具套装送给她。你委屈吗?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点,为什么一定要直接买给她而不是帮砍刀?如果认为截多截少只是数字的问题,只要样本数量足够大,就可以截到零,那就太天真了。问题是,即使你让260个人帮你,每个人的KPI都是砍一块钱,但它的价格很可能停留在最后两块钱,剩下的不管砍多少都只会砍几个点。
还好有“快切攻略”!品多多会为你打造一个特别的候选人,画上他的头像,写上他的名字。只要邀请这个人帮你砍价,最多可以砍15块钱!不知道品多多是怎么知道的。我朋友可能还没注册,或者不经常用。无论是邀请新用户注册使用成功,还是激活老用户,如果成功,我将获得一次“直减”机会,金额不超过15元。如果我失败了,我可能会失去一个朋友。毕竟这个软件口碑很差。
反正当你女朋友有意或者提出要你帮忙砍一刀的时候,你终于可以像个霸道总裁一样,认真拒绝然后直接去淘宝买给她了。一看,“免费弯刀”的标价基本不超过300。也许你去淘宝可以打五折。你绝对买得起。放心吧!
但是,千万不要用这种方法来检测真爱,因为人性经不起考验!
为了谁?
昨晚,朋友灵兽的媳妇在拼多多上试着拼了一个菠萝蜜,以“没人陪她拼”失败。虽然灵兽认为,她媳妇之所以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还坚持抗争,是因为“她不是(媒体)圈子里的人,也不知道拼多多现在名声不好。”没拼出来是因为“她在五环外没有朋友。”
他不能否认的是,“我妈特别喜欢在拼多多买水果。”品多多有几个特别的群,“那是秒拼成功”,都是附近居民阿姨组织的。其实拼多多五环外的用户可能永远都不包括大妈。大妈们压倒性战胜少年的场景,一个在广场,一个在拼多多。
阿姨们真的没有理由不爱拼多多。他们利用业余时间与伴侣分享寻找折扣的乐趣。便宜一块钱可以把成就感放大无数倍。网购和团战是时尚和年轻的有利证明,分享和购买是有趣的。说白了,这是一件真正省钱又有面子的事情。一定要让尽可能多的亲戚朋友邻居知道,参与进来。
但是为什么像灵兽老婆这样的年轻人在拼多多打不开局面?在品多多搜索菠萝蜜,有一句话:“现在可以摘一个20-30斤的菠萝蜜,但是手套可以给,不说会送刀。当天从海南三亚发货,坏果包赔,拼起来只要57.3!”我们产品的细节令人着迷。这和超市里一打才20块钱的果肉比起来,真的很实惠。特意看了几页评论,有图有真相,好新鲜,几乎零差评。
这一切似乎都在说:“先别抢!”甚至有一种“如果打不起来,哪怕十块钱也毫不犹豫下单”的紧迫感。回到商品页面,右下角明确写着“单独购买”58人民币3,比之前57人民币3的“团体价”只差一块钱!翻看其他菠萝蜜卖家,1-5元区间的团购价格比个人购买便宜,2-3元居多。这个世界不值得!
在我加入的拼多多特别群中,大家基本只用拼多多链接和砸红包来交流。你发连接,他发红包。忙的时候几秒刷一屏,简单粗暴。因为拼多多这个互助小组有482人,打不快,所以要失眠。凌晨2点,群友扔了个大红包。摇一摇打开,金额5毛钱,还得请朋友帮你打开。这个世界不值得!
不值得为了这几块钱牺牲开团战的时间成本,牺牲团战能否成功的机会成本。不值得。为了这几块钱,我放下了平日里努力工作的朋友圈高级感。被认为是贪小便宜,我在一个有着“假货山寨”外号的平台上购物。在拼多多的社区环境中,认为“不值得”的用户为群体付出的远远大于收益。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年轻白领、高净值用户和“五环”内居民连拼多多这款软件都还没下载的原因。
突然有一天,你的一个五环外的朋友发来了一个链接,可以帮你切一刀,你只需要动动手指,轻松点击,就能得到一个人情。即使是严格意义上的等价交换,他也欠你一刀,你带着一颗以后想砍什么都可以用的心进入拼多多的世界。之后,同事、亲戚、邻居发来的群邀越来越多,你还在疑惑他们是怎么知道你掉进坑里的,于是在众多的特价中迷失了。你发现盐比小店便宜两毛钱,9.9元的纸巾可以买一大包,也是包邮!最重要的是,便宜买东西的同时,也享受到了维系关系的溢价,省去了平时沟通的时间和吃饭的钱。
大概是你加入了几个没有共同好友的拼多多群,可以领红包,帮忙砍价,轻松买到便宜货。大家都不了解你,也没人嘲笑你低。就算真的没有打太多架,也一直分享咖啡券,为自己的知识买单。同理,只要你觉得付出的成本远大于收益,何乐而不为呢?
另一方面,平台借助微信的社交流量红利,不断以便宜、免费、返利为噱头,用这种看似极低成本的社交关系造成用户为便宜买单。自发传播效果极佳,红利快速拆分滚动,带来商家更低成本运营。这样在拼多多,朋友多,折扣多,平台赚的多。
其实所有的免费费用都很贵,便宜的代价很高。因为总有人想尽办法空我们的口袋,让我们没日没夜地为他们工作。如果你不相信我,看看床垫下的羊毛。是鸡毛吗?
来源:路透社印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