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围
达标:男
测量方法:身体直立,两臂自然下垂,不要抱膝,保持呼吸平稳,沿肚脐上缘、肋骨下方水平环绕腰部,测量腰部最细处。
腰围是衡量一个人寿命的重要指标。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医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对44600名女性的疾病记录和腰围进行分析,发现腰围超过89厘米的女性比腰围小于71厘米的女性早死风险高79%。腰腹部也是肾脏、胰腺、肝脏等重要器官的中心。如果脂肪过多,会破坏胰岛素系统,增加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不仅如此,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报告称,腰围每增加一英寸,患癌风险增加8倍。
需要提醒的是,即使是体重达标的人,如果腰部脂肪堆积过多,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也较高。久坐不动、饮食不佳、遗传因素是造成水桶腰的主要原因。卫计委颁布的《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防治指南》明确规定,男性腰围≥85 cm、女性腰围≥80 cm为超标。专家建议,腰围过大的人应尽快改变生活方式,每天锻炼半小时以上,每周至少5天做快走、慢跑等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同时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少吃高油高脂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腰臀比
达标:男
测量方法:测量腰围后,在臀部最宽处周围测量臀围,两者相除,得到腰臀比(腰臀比例=腰围/臀围)。
Xi体育学院健康科学系教授苟博告诉记者,“腰臀比”是判断腹型肥胖的重要指标。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涉及9个欧洲国家超过35万人的研究发现,腰臀比可以比身体质量指数更准确地衡量一个人的健康标准。研究表明,腰臀比每增加0.1,男性的过早死亡率增加34%,女性增加23%。美国运动医学会推荐的评价方法是,当男性腰臀比大于或等于0.94,女性腰臀比大于或等于0.82时,患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邢晓燕教授表示,中国男性腰臀比高于0.9,女性高于0.8,可能说明内脏脂肪过剩。这类人除了运动之外,更要注意少精多粗的饮食,用豆类和粗粮代替部分精米和白面,少吃肥肉和油炸品,将煎、炸的烹调方法改为蒸、炖。
身体质量指数(身体质量指数)
标准值:18.5 ~ 23.9
方法:身体质量指数=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身体质量指数是世界公认的评估肥胖的分级方法。根据卫生部2003年发布的《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防治指南》,身体质量指数24岁以上为超重,身体质量指数28岁以上为肥胖。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的理想体重是20到22岁之间的身体质量指数。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东亚国家的身体质量指数最低,在22.6至27.4之间。
颈围
达标:男
方法:将卷尺水平放在颈部最薄处进行测量,即颈后第七颈椎上缘(低头看时颈后最突出的部位)至前喉结下部。
许多研究发现,颈围是测量上身脂肪的“自然方法”之一,与心脏病密切相关。美国弗雷明汉心脏研究所的专家调查了3300名平均年龄为51岁的志愿者。结果显示,男性颈围每增加3厘米,体内高密度脂蛋白(俗称“好胆固醇”)平均下降0.12mmol/L,女性为0.15mmol/L,会导致细胞内更多的胆固醇无法运输到肝脏进行代谢。也就是说,脖子越粗意味着血脂异常的可能性越大,患心脏病的风险也就越高。双下杠和短脖子可能都是心脏不健康的迹象。
颈围也与睡眠呼吸暂停有关。上海中医失眠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史明告诉《生命时报》,在患有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群中,大多数是肥胖的,而那些脖子粗的人往往全身肥胖。如果气道狭窄仍然存在,患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概率相对更大。
专家说,即使体重正常,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颈围。如果感觉项链变短了,或者衬衫领子变紧了,就要注意了。除了保证饮食健康,还要适量运动,减少体脂,尤其是上半身脂肪。
体脂率
达标值:男性15% ~ 20%,女性25% ~ 28%。
测量方法:有需要的人可以去健身房或者医院使用专业仪器进行测量。
大多数人会通过体重来判断自己是否肥胖,这其实并不准确。苟博指出,判断肥胖是否肥胖更准确的标准应该是体脂率,即体脂占总体重的百分比。脂肪成分对人体非常重要,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健康。一般来说,男性体脂高于25%,女性体脂高于30%,属于肥胖,会引起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体脂率低,即男性低于5%,女性低于13%,可能会造成身体机能障碍。
苟博说,很多人一说减肥就以为是减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控制体脂率是健康减肥的关键。减肥最好做全身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爬楼梯、骑车等有氧运动,也可以配合仰卧起坐、哑铃等局部运动。每次锻炼至少持续半小时。同时,改变久坐、熬夜等不良习惯。
大腿围
合格值:46 cm ~ 60 cm
方法:用皮尺在大腿最上部和臀部折叠线下水平测量。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学教研室副教授王军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大腿和小腿的粗细没有统一的健康标准,只要与整个身材对称即可,但大腿比小腿粗。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在12年间分析了257名男性和155名女性的身高、体重、大腿围和疾病,发现与大腿围接近60厘米的受试者相比,大腿围小于46厘米的受试者死亡率增加3倍,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2倍。研究人员认为,大腿围度的长度可能与心肌重量成正比。大腿越细,心肌重量越轻。同时,研究发现,如果大腿围度太粗,肥胖的概率会增加。因此,研究人员给出了一个参考建议——理想的大腿围应该是60厘米,而不是小于46厘米。
小腿围
达到标准值:> 33厘米
方法:用卷尺在小腿最丰满的部位周围水平测量。
法国一项研究发现,小腿围小于33厘米的女性患颈动脉斑块的风险相对较高,颈动脉斑块是中风的已知风险因素。如果小腿较粗,小腿上的皮下脂肪会抬高并储存能促进血液循环的脂肪酸,以避免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所以小腿太瘦对身体不好,尤其是女性,要适当锻炼,强健小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