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利网淘宝客什么意思(深度解析“淘宝客”这个赚钱的神秘行业)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老胡潘迪88”(ID:Laohu dipan 88),由老胡和36Kr授权发布。

估计很大一部分人还处于在淘宝客听到或者了解行业的阶段。

作为一个从业10年的淘宝老客户,这次我将系统梳理一下淘宝客的前世历史,淘宝客的导购演变,以及现在如火如荼的社交淘宝客的运营逻辑,希望能帮助你在淘宝客深入了解行业,帮助你更好的通过淘宝客变现。




一、阿里妈妈和淘宝客的诞生

淘宝客阿里妈妈(淘宝联盟)是一种基于交易费的CPS推广模式,也指帮助淘宝卖家推广商品并获得佣金的人。

阿里是2007年底创立的,我是2008年初注册的平台。最早的时候,阿里妈妈并不是帮助淘宝卖家的平台,而是一个广告交易平台。广告交易平台靠的是两样东西,一个是广告主,一个是媒体。你把两者连接起来,中间就是一个广告市场和广告平台。因为阿里巴巴有平台情结,他们总想做任何事情的平台。




但在当时,做广告交易平台是不合时宜的。当时门户网站如火如荼,游戏如火如荼,媒体端没有成立,阿里妈妈没有自己的家媒,上层找广告主,下层找媒体,双方在外。如果广告交易平台没有提供中间的核心价值,是赚不到钱的。

为什么大媒体不自己卖,通过你卖?最多你就是一个代理,帮大平台卖广告,所以这不是交易平台做的事情,而是一个广告代理公司需要堆积销量和人头的事情,所以这对于阿里这种平台公司来说,并不是一件很有想象力的事情。

后来马老师做了一个决定,把阿里妈妈放回淘宝的体系里,让它成为淘宝商业化的主体。同时,她还将阿里“让天下没有硬广告”的使命与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硬生意”的使命结合起来。

帮助淘宝商家更好的做站外推广,让他们从外部源源不断的将全网流量引入淘宝,也让淘宝卖家用一个可以追踪结算的系统购买站外流量。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好。在淘宝站,卖家可以做直通车、钻石展台、抢购、抄底、每日特价等。,并通过淘宝客的系统去全网购买流量。

此外,淘宝体系中也不乏阿里妈妈的广告主。那么多淘宝商家都是他们的广告客户,剩下的就是寻找合适的营销渠道合作,于是淘宝客这种很棒的产品就诞生了。

二、淘宝客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淘宝客里最初的推广是渠道收藏页,就是把一些有淘宝客推广佣金的产品按类别做成一些渠道页,然后媒体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上挂这个渠道页的专属推广链接,媒体用户可以在淘宝看到相应的产品并购买。购买完成后,媒体可以获得该产品的推广佣金收入,从而实现变现。

2010年,阿里妈妈做了一些更深层次的API开放,所有带佣金的产品都可以通过API获取,并且可以返回与这个订单相关的各种数据参数。因为这类接口的开放,带来了淘宝客中推广的第一次大爆发。因为在此之前,只有有流量的大媒体才能通过在淘宝客挂推广频道获得收入。有了这个API接口开放,各种小媒体或者创业团队就可以围绕这些底层支撑做各种导购游戏。

2011年才看到这么大的机会,毅然离开返利网自己创业,做了一个淘宝返利网站。仅亏损15万,公司年营收就突破3000万。今天,是淘宝客赚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那几个黄金年代(2010-2015)有哪些主流的淘宝客款:

首先是向用户提供购物返利的淘宝客模式。

比如返利网、电商、大米折扣、返利网、淘宝吧、返利邦等。,因为用户每次通过我们的网站去淘宝购买,我们都能获得一笔收入,那么我们会把这笔收入的绝大部分返还给用户,让用户享受购物返现的优惠,从而吸引用户通过返利网站长期在淘宝购物的习惯,从而获得长期的粘性留存。

而我们的返利网站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佣金收入。比如一个产品有10元起的佣金,我们用8元作为返利返还给用户,剩下的2元我们留作利润。这是三方共赢的局面。淘宝卖家获得商品的推广和销售,用户获得变现时的折扣,返利平台获得用户和利润。

这在今天大家都能理解,但是在2010-2013年期间,有很大一部分人不理解返利网站把钱全部返还给用户。你的返利平台怎么盈利?哈哈,我记得当时经常有很多朋友来找我咨询这样的问题。

二是为用户提供内容导购的淘宝客模式。

梅丽举例说,蘑菇街就是典型的内容导购模式。他们专注于服装搭配领域的淘宝导购,抓取一些在淘宝看起来很漂亮的衣服和搭配图片,以信息流阅读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浏览服务。大家可以把这个网站理解为一个谈论时尚和搭配的电子杂志。

这种模式对年轻女性很有吸引力,因为如果你一个人去淘宝购物,真的很累,要花很多时间才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商品。但是当你去蘑菇街和美丽说这些网站已经给你找到了,你可以更高效的浏览和购买,于是这两个网站发展的如火如荼。

其实我个人在07年也做过类似的项目,只是没想到会采用这样的解决方案。

最早是在淘宝开兼职。2005年,我开了一家运动鞋店。2006年,我开了一家女装店。很多女生来买衣服的时候经常问我怎么搭配。其实我是一个懂得搭配的大男人。我当时把这些问题复制给我的供应商,供应商回答我复制的内容,回答用户。当时我的两家店都是做空手套和白狼生意的,就是

慢慢的,我也发现这其实是一种需求,于是在2007年,我也做了一个女性购物信息的网站,把门户网站的咨询内容用渠道搬过来,然后在每个内容旁边搭配类似的服装产品。一边做导购,一边做生意,当时只有我们两个人,也没多少钱。我们总共投入了不到2万元。用脚思考也是失败的,所以半年多都做不到。

没想到,在停工之前,我们的项目获得了当年上海互联网大会的“最佳草根明星奖”,哈哈哈。

当时我们第一次创业很傻,没有想好为什么不采用蘑菇街的高效解决方案。今天,也许当时时机还不成熟。首先,当时还没有淘宝客这种可以变现的渠道。其次,当时淘宝商品的图片并没有进入正规的模特拍摄,真人也没有出境,就是挂了一件衣服在那里拍摄,没有观赏感和导购感。

或许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认知问题。那时候是个单纯的少年,才21岁,什么都不懂。好了,下面是我的个人插曲。我们继续说吧。

第三种是淘宝客模式,向用户提供专门的销售导购。

比如折叠800、胡安皮、楚楚街等。就是这种模式,而胡安皮也是风靡中国的《九块九包》的创始人。它们最早被称为“九个包裹”,最初的模式是选择淘宝所有的9.9包裹,为用户提供导购,节省用户在淘宝浏览9.9包裹的时间。

从这个基本的功能需求出发,逐步分为9.9、19.9、29.9等不同的资费类别。整个产品内容通过小编精选+招商BD的方式获取。这种模式在当年也是如火如荼,赢得各大资本的青睐。风投们非常看好未来从导购向自营转型的机会,这些产品也达到了独角兽级别的估值。

先说第一个黄金时代是如何衰落的:

首先,返利模式是从2013年淘宝不断调整返利政策开始的。

因为返利网站的规模在淘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给淘宝带来的新用户在逐渐减少。我们认为这些返利网站是在不断吸引淘宝的老用户,所以逐渐调整政策。

第一步,限制我们一直告诉用户复制淘宝商品的网址搜索返利的功能;

第二步是我们把现金返还改成支付宝。

第三步是不允许搜索结果页面出现在这里,也就是你不能告诉用户这个商品能有多少返利,只能跳转到爱淘宝购买,直到确认收货才知道会有多少返利,用户体验会很冷冻。

那些年,真的是年年招,累死我们了。虽然我们在尽力克服这些问题,保证用户返利体验不受影响,但是淘宝每年的调整对我们来说就是业绩下降50%。

当然,我们可以理解淘宝的一些做法。好在他们还没有完全“消灭”,给我们留下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空。这就是阿里的仁义。他们不支持,但也不会一刀切,给你足够的时间调整和转型。所以这期间很多朋友都转型了,米哲转型成贝贝,王辉转型成美优。

其次,我们说的是蘑菇街和美人论,为什么他们从淘宝客导购开始一步步转型。

应该是从2013年年中开始,淘宝越来越意识到这两家公司占据了淘宝越来越大的外部流量来源比例。起初淘宝想收购蘑菇街,但收购条款可能过于苛刻,所以这笔交易未能达成。然后后来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比如停止登录和使用淘宝,限制链接继续跳转淘宝等措施,完全逼着蘑菇街和美丽说寻求自营转型之路。

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这两个网站给淘宝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导购,反而被淘宝限制?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说淘宝的流量安全策略了。马云说,淘宝的流量来源应该是草原,而不是森林,这样淘宝本身就绝对安全。

草原意味着无数的毛细管道在为淘宝输送源源不断的流量,但是每一个流量源的问题都不会对淘宝造成任何影响,而流量森林就是大树在为淘宝输送流量,这样如果某些树出现问题,淘宝的流量就不够安全,所以草原才是淘宝需要的流量源模式,这也是淘宝暂停与蘑菇街、美谈合作的深层原因。

如果不限制这些导购网站,它们会越来越大。如果将来有一天不给淘宝导流和自主经营,那不是淘宝的潜在竞争对手吗?作为一个和淘宝合作多年的淘宝老顾客,我完全可以理解淘宝的一些策略。屁股决定脑袋。如果我在淘宝的相关岗位,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没有谁对谁错,都是为了各自公司的利益。

最后,我们继续说说折扣800、卷皮、9.9包邮等等网站没落的原因。

返利网淘宝

一方面是来自淘宝的限制,另一方面是拼多多的兴起,同样是在2013年10月,淘宝逐渐限制此类网站的流量权重,来自折扣800、卷纸等9.9包邮费的流量不计入淘宝卖家的销售权重。

熟悉淘宝规则的人都知道,淘宝卖家在站外低价获取流量给淘宝。主要目的如下:

1.通过这些站外流量对自己的店铺和商品在淘宝做信用、销售、评价,然后有了这些基础的销售支撑,就可以在淘宝主搜索获得一些关键词搜索排名,从而获得淘宝站内免费流量;

2.以这些交易为基础,再在淘宝站购买直通车等淘宝广告,用户进店后可以提高购买转化率。当他们看到卖了几万块,收到这么多好评,肯定这款很受欢迎,哈哈;

3.通过这些基础销售支持报名淘宝站内活动也有一些原因,包括聚划算、日卖等。,从而获得更多的销量;

所以,一旦来自某个渠道的购买交易在淘内没有了销售权重,这些卖家就会在外面亏本做销售推广,从而实现淘宝站内流量的免费获取,这是最低级的逻辑。

当这些问题出现后,八折和卷皮也开始了转型和自主创业投资之路。但是之前因为整体嫁接在淘宝的生态上,所以很容易成交。一旦完成转型和自主创业,那将是另一个世界。当然,另一方面,借助微信流量和集团强势崛起,拼多多专注于下沉市场的平价购物,这也是卷皮和折扣800转型无法跨越的大山。

淘客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到2015年底就快结束了。我还是怀念那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我们是认识了一大批创始人多年的朋友,所以在这里我也祝愿我的老朋友们在新时代继续大放异彩,因为你们在我心中是最棒的。

三、淘宝客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淘宝客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是2015 -2017年。

我个人观察,第二阶段爆发的最大推动力应该是淘宝的隐藏券的发明。最早的时候,淘宝也在学习各大B2C电商,发放一些店铺通用券。其实这种优惠券还是很难推的。难点主要在于以下两点:

1.店铺优惠券是整个淘宝店铺或者部分类目的满减优惠券。说白了就是店家一般的优惠券,200-50的,100-20的。对于卖家来说,店内各种产品的毛利是不一样的,设置这种通用优惠券很可能会造成部分产品亏损。另外,如果单个客户单价比较低,这种通用券可能用不到,即使用了减去的金额,也是很少的,比如100-5,没有吸引力;

2.对于淘宝客里的促销员来说,这种店铺券很难推。用户对某店的满减券一无所知,也不知道这张券能买到什么商品。而且这种代金券使用门槛高,减免的金额也比较低。

所以基于以上原因,店铺代金券的推广一直不温不火,甚至不如单品高返利的模式有吸引力。

转折点在于淘宝后来发明了单券。




即卖家可以单独为店内商品设置一定金额的折扣券,也可以通过不同渠道为不同商品设置优惠券。说白了,这个优惠券的链接只会被某个渠道的用户看到。普通用户在淘宝购物是看不到这种单券的,也就是大家认为的“隐藏券”。其实这种优惠券并不是隐性的,而是给了一些特定的渠道。在零售中,我们也称这种营销策略为价格歧视。

有了单品优惠券的吸引,最早的一波推广者利用QQ群、微信群进行推广,噱头是阿里亲友的福利。我记得很多人说这是淘宝内部员工的福利群,用优惠券买一些爆款产品可以减免一大笔钱,比如100-50,50-20,这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用户在体验了这种减免的优惠券之后,马上就能感受到这种福利。

单券的底层逻辑是卖家增加券额,但减少之前的推广高提成。其实成本都差不多,但是这样的转换对用户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虽然对淘客来说佣金更低,但是转化交易更容易。

其次,对用户来说是一种即时减额。不像我们以前做的返利,需要先交100元,确认收货后再返10元。这种减免有一定的延迟,一般延迟时间为7-15天,为新用户建立信任需要较长的周期,而减免券可以在几秒内为用户建立信任关系。

所以从2015年到2017年,很多人会看到大量的人在做QQ群和微信群淘宝客,他们在里面赚了很多钱。用户的这种前期开发特别容易。基本上我们可以通过红包裂变快速建立一个几百人的微信群,然后借助群控工具和计费机器人进行管理和维护。单个群的产量一天可以盈利50-100元,那么如果你有1000个群,

这期间诞生了大量的群控工具和计费软件,帮助这些淘客解放双手,用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帮助大家提高效率。这些服务商也借助这一波淘客的崛起赚了不少现金,比如我们熟悉的平价猪、互强、懒淘助手等等。

这一次,除了群控和计费工具的爆发,还诞生了一些新型的淘宝服务商,即代收团、代收站、商家淘宝。

收藏群诞生的原因是每个人手里都有N多个群。每天给用户发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优惠券,都是一个问题。很大一部分人没有能力选择产品。此时的天骏精品联盟、若梦精品联盟等。出生了。他们通过自己的小编,去全网寻找人气爆款,性价比高的产品,发到自己的群里。

然后,那些不会选商品但有自己群的淘宝客户加入进来,用机器人同步广播到自己的群中,这样收藏群就等于占据了头部的分发位置,来自他们的单个商品很快就会出现在全网的淘宝客户群中,从而瞬间出现在千万购物用户面前。一旦这种分销能力建立起来,商家就会慕名而来,盈利能力会非常强。

集合站的建立也是这个逻辑,为广大不会挑选产品的淘客提供挑选服务。事实上,收集站的商品来源最初来自各个收集组。

但除了服务于导购的普通用户,大多是为各种导购app和H5导购站提供API接口输出。通过API接口,他们可以方便地批量获取最新的热销产品和实时排名。这样做导购app的公司和H5导购站都可以快速建立自己的淘宝导购数据库,而采集站最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分发能力,很容易盈利。

后面我再讲收群和收站如何统一盈利。这类采集站的主要代表有大淘客、好单库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牛逼的角色一定不能错过,那就是招商,淘客户。

无论是集团还是集站,他们实际联系的淘宝商家都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另外一个角色,那就是拥有商家资源的商家。

这些商家一方面掌握着淘宝商家资源,另一方面又连接着各种分销渠道,所以在中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通过帮助商家打造热销爆款,获得商家设定的专属优惠券和佣金。然后商家把这些准爆款产品推荐给各个分销渠道,最后按照使用的专属优惠券数量结算招商服务费。

我记得最开始的时候有2块钱起的服务费,然后这些服务费在商家和分销渠道之间分成。

很多热门爆款一天轻松有几万单或者几十万单,所以这几年做商家和淘宝客户的这一波兄弟赚的盆满钵满。不战是商家和淘宝客最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为商家和淘宝客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当然,他也在这个机会里赚了不少钱,哈哈。我完美地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前想做大平台,但是不喜欢这个东西,哭了~

推手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返利网出来的老同事。

因为他们在返利网工作的时候,负责的是超回报产品的招商。随着全网淘宝客户生态合作的完善,单干赚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只是今天没那么好做了,招商服务费也降了不少。现在属于定投股市,利润越来越薄。

所以在第二个黄金阶段,大家可以看到,淘宝客,集团集站,商家淘宝,形成了新时代的淘宝导购生态,有人负责商品招商和供应链,有人负责渠道分销,有人负责最终用户拓展和导购交易,有人负责工具服务。参与其中的人近年来赚了不少钱。我不知道这个数字到底是多少。就算知道也不能说,哈哈。

但我知道他们的车越来越先进,迈巴赫和宾利几乎是大牛的标配。也是在这个阶段,淘客的员工数量开始逐渐爆发,因为只要会使用工具和软件,就可以通过拆分微信群和QQ群赚钱,大大降低了就业门槛。

第四,淘宝客的第三个黄金时代

淘宝客的第三次黄金时代,主要是因为2017年7月微信大标题开始,现在还处于第三次机会的黄金时代。

在此之前,做微信群和QQ群淘宝是主流模式。然而,微信开始打击群控机器人后,这些手里成百上千的淘宝人一夜之间回到了解放前。这个时候大家想的最多的就是把用户放到APP里。原来一波微信群淘客需要新用户入驻,所以这一次分享淘客APP的模式诞生了。




共享淘宝APP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平台方开发一个导购APP,共享给所有淘宝客户(推广人员)使用,采用平台方的统一品牌。淘客注册成为某平台的合作伙伴,然后将其社区用户导入APP。用户后续的购买都是通过分享APP来完成的,也可以将APP内的商品分享到微信群和朋友圈。购买后,朋友可以赚取佣金收入。

这些app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需要一个邀请码才能注册成功,每个人的邀请关系都是被邀请码绑定的,这也是以后的利益分配关系。本质上,这种共享APP和上面说的返利导购APP没什么区别。我们之前的做法是做一个返利导购APP,平台本身涵盖了产品技术、运营、客服、营销等。几乎所有的工作都需要由平台本身来完成。

这里成本最高的是市场投放。现在,移动互利网的红利已经完全消失,一个app的获客成本极高。如果算上后续的转化率和留存回购,几乎很难赚钱。

不过分享APP做了一个流量创新。平台方负责开发APP,运营内容。流量获取部分交给外部合作伙伴,利益也分给外部合作伙伴。所有的用户既是消费者,也是创业者,存钱,把钱分享给自己用。说白了,平台方把原本应该支付给各大媒体的投放费改成了分配给所有平台推广用户。

所有用户都是平台的兼职人员。通过利益机制的设置,他们可以自主去全网为平台吸引人,比平台工作人员更努力的维护、管理、培养用户的社群。在这种模式下,一些从事过微信业务和直销的用户迅速成长起来,他们的团队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月收入也可以达到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这些社交导购平台也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到日活数百万。目前有花生日记、蜜源、粉象生活、好省、美丽购物等。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包括我创业的兔子精选(现已合并好省),都是这样的社交导购平台。

我在2017年底开始了兔子优化项目。一开始我在朋友圈介绍了30个宝妈教她们做淘宝客户赚钱,举办了两期线上培训。两个月的时间,他们给我带来了上千的种子用户,月佣金收入轻松突破20万。后续也是依靠这些人持续裂变推广,最终获得近50万代理推广用户,年佣金收入超过5000万,给淘宝带来的交易额超过8亿,这是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的。

总的来说,社交淘宝在以下机制上进行了重大创新:

1.打破以往平台与用户之间的扁平化运营,采用分层运营。

所有用户加入后,各平台会为用户设立成长体系,一般有初级、中级、高级用户级别。每个级别的用户对应不同的分佣比例、层级佣金奖励关系等。,让用户有一种怪升级的感觉,所有的管理都是基于自上而下的社区管理。平台方链接运营头班组长,然后各头都在链接运营自己的核心班组长,然后这些核心班组长。

2.利用厌恶损失心理设计激励用户分佣金。

普通用户邀请一个朋友使用。如果你的成长速度,也就是你的水平低于你朋友的成长,那么你就享受不到相关的奖励或者享受的很少,所以你必须和你低一级的朋友处于同一水平或者更高的水平才能获得更多的激励。要提升,必须多邀请朋友,多培养,让他们快速发展团队,让提升有收获。

这个奖励机制的设计很牛逼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危机感,都要想办法上到最高层才有安全感,所以这个飞轮在用户系统层面的设计也很关键。设计的很好,整个雪球越滚越大,这一块的设计真的很精致。一块设计不好,整个飞轮都转不过来(不便透露太多细节,想了解可以私信)。

3.通过会员费或礼包的设计,在微信业务中引入直销群加入。

这些社交淘宝app最初的设计出发点其实主要是作为淘宝的工具,平台方主要靠卖软件使用费赚钱。后面的一些平台越来越有创新性的发展,会员费和礼包模式设计在。比如你拉一个代理用这个工具分钱,他必须交299或者399的会员费,可以分给上游的邀请者,让大家享受快速赚会员费的刺激。

因为微信业务的直销人习惯赚快钱,让他们靠佣金赚慢钱不刺激,但是结合会员费就牛逼了,微信业务的人都很喜欢。付费会员的用户可以获得更高比例的分佣金和用户级别,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诱惑。

另外,他总想在会员身上花了钱后尽快赚回来。这个时候他会继续邀请人购买会员。同时,淘宝购物是全民族的基本需求。这种模式满足了微信商家短期赚快钱,长期享受佣金渠道盈利的想法,所以在这种模式的刺激下,一旦他们决定加入整个团队,就会看到爆发式的增长。

当然现在大部分app都在合规性上有所提升,很少有这种会员费了。但在野蛮生长的初期,这种会员收费模式对于微信业务直销团队的引入和平台用户的增长仍然起到了关键作用。

也有人可能会问,做社交淘宝客户和直接做阿里妈妈淘宝客户有什么区别?最大的区别是,你是阿里妈妈,阿里不支持多级分销和抽样体系,你每天都要努力推广,才能有任何盈利。

社交淘宝最大的功能是为所有推广人提供了团队管理和账号共享体系,可以绑定多层次的利益奖励关系。当你有了足够多的团队成员,依靠团队的自购和分成奖励,你每天可以轻松赚到几千、几万,这是最大的诱惑,也就是所有平台都在宣扬躺着赚的逻辑。

4.把淘客的推广门槛直接降到0。

在第一个黄金时代,其实是精英人士才能做的事情,因为你需要组建团队,需要筹集资金,同时需要懂产品、懂技术、懂管理、懂运营,还需要懂得如何获取规模化、低成本的流量。

第二个黄金年末,相对于第一个,从业门槛确实大大降低了,但是淘宝从业者还是需要了解一些群控工具的使用和规模流量的获取,普通人还是有一定门槛的。

但是到第三个黄金年结束,只要你会发朋友圈,会邀请人,会运营社交群,就可以参与到这个社会化的淘宝分销中,参与到全民创业中。

所以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看到淘宝的员工从之前的100万增长到400万,再到最新的1000万的数据(2019年启动会上淘宝联盟的官方数据)。大量的家庭主妇和全职宝妈通过社交淘宝找到了自己的归属,让她们既能养家又能赚钱,这也是社交淘宝爆发的重要原因。

最后,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社交淘宝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以前淘宝不支持返利模式,现在支持社交淘宝客户返利模式?

原因很简单。以前淘宝占优势,现在面临很大威胁。一方面需要面对拼多多拓展下沉市场,另一方面需要去微信获取流量。所以对于淘宝来说,基于社交代理淘宝的模式,相当于养了几千万的人肉链接者,源源不断的从微信给淘宝带来所需的草原流量。

我们都知道阿里和腾讯是两大数字经济体,阿里需要流量,腾讯拥有流量,所以这里的人的连接器价值是非常大的。学过梁宁产品思维三十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点线面体原理。我们战斗的时候,把里面的点做出来会有加成。

动词 (verb的缩写)后记与展望

回顾淘客这10年的发展历程,真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好在我一直在从事这个行业,没有离开这个行业。除了淘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其他两个机会我都参与了。当然,可笑的是我并没有赚到太多的钱。想做一个大平台,很难赚钱。这是一条2VC之路,淘客要用商业思维去做。

由于时间关系,我上面列举的都是近年来的一些主流机型。当然,还有一些主流的淘宝模式我在这里没有详细分析,比如SEM/SEO淘宝,微博淘宝,以及现在流行的微信返利机器人淘宝,微信官方账号淘宝,Tik Tok淘宝等有机会和你详细说说这些很赚钱的淘宝模式。

通过这三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可以看到淘宝创业从当年的精英创业,到草根创业,再到今天的全民创业。不得不说,每一波都在前一波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从业者的门槛,这其中包括淘宝生态的完善,流量获取和利益分配机制的创新,时代发展带来的红利和窗口期,以及前几年微信业务的快速发展,都为现在的社交淘宝爆发奠定了人才基础。

如果你要问我下一个淘宝模式是什么,坦白说我也不知道(可能是跨界抢劫),但至少现在的社交淘宝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暗流涌动,新的电商导购局面可能很快就会被改写。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