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在外面有没有发现自己的孩子或者很多腿不直的孩子?
一双又长又直的腿是魅力的加分项,女神的标准,谁不想拥有?但事实是无情的:
婴儿睡觉时,他们的腿看起来像青蛙。刚开始走路时,腿的姿势更是千奇百怪,有的像“括号”,有的像“乘号”...
宝妈们是不是开始担心了?我的宝宝可以是O型腿、X型腿或M型腿吗?
其实无论是蛙腿、O型腿还是任何腿,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腿发育的正常表现。
有科学研究表明,从出生到7岁,腿型有一个自然的发展规律。下面详细说说吧。
0 ~ 1.5岁:O型腿
从出生到一岁半,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O型腿,医学上通常称之为“膝内翻”。
O型腿说明,当孩子的双腿自然并拢,靠近脚踝时,腿中间会出现一个“O”形。尤其是孩子仰卧睡觉的时候,经常会像青蛙一样弯着腿。你可以量一下他两膝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到6厘米。一岁半以前的孩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腿型,其实是他在妈妈肚子里呆久了的“后遗症”。你应该在孕期做b超的时候看到过,宝宝的身体是蜷缩的,手脚交叉在胸前和肚子前,就像一个椭圆。因为妈妈的子宫太挤,他只能把自己缩起来。就这样,我把脚交叉在妈妈肚子里好几个月。孩子出生后,腿会自然呈“O”形,就像支架一样。如果他天生腿直,可能就不正常了。
当孩子开始学习站立和走路时,他们的腿会变得更“O”。
因为孩子臀部肌肉不够强壮,整个身体的重量都压在腿上。但他的腿骨发育不完全,胶质多,钙少,骨骼柔软,受力后容易弯曲,腿的“O”形更明显。这也是不鼓励孩子过早起立的原因。一般建议孩子在9个月左右开始学习站立和行走,以免影响骨骼发育。
1岁半到2岁:直腿
随着孩子的生长发育,腿部力量逐渐增强。一岁半到两岁的时候,他第一次有了直腿。你是怎么从O型腿变成直腿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膝关节的侧压力增大。一方面是走路的影响。孩子用O型腿姿势走路时,为了保持平衡,会把腿叉开,这样会造成膝关节外侧的压力相对增加。另一方面是受扁平足的影响。很多孩子出生后,你会发现他们的脚底是平的,脚掌内侧没有足弓。他以后走路的时候,内脚掌对他的体重没有足够的支撑,相当于外脚掌压力的增加,间接导致外膝压力的相对增加。当膝关节外侧压力增大时,会发生的变化之一就是膝关节内侧的骨骼生长相对较快。另外,孩子的关节韧带力量还比较弱,无法固定骨骼,所以会造成小腿外旋。这也是孩子O型腿逐渐改善的原因,到了1.5 ~ 2岁就变成了直腿。
2 ~ 4岁:X型腿
孩子的O型腿变成直腿,是因为膝关节的受力发生变化,导致小腿慢慢向外旋转。这个过程会持续下去,孩子会逐渐从直腿变成X腿,医学上称为“膝外翻”。一般孩子4岁左右,X型腿最明显。X型腿的表现是,当孩子的双腿自然并拢时,双腿中间会出现“X”的形状,就像一个乘法口诀。你可以帮孩子并拢双腿,摸摸膝盖,量一下脚踝之间的距离,一般在8cm以内,就像量O型腿一样。
4 ~ 7岁:腿开始伸直
孩子4 ~ 7岁时,腿部发育逐渐稳定,无论是内侧还是外侧膝关节,受力都比较均衡。再加上足弓的逐渐发育,膝关节内侧韧带的拉伸能力也随之增强。膝关节的受力会再次调整,导致孩子的腿逐渐变直。7 ~ 8岁时,他的腿型已经和成年人差不多了。
上面说的O型腿和X型腿大部分都是正常的,不需要矫正。但是,也有少数疾病,如软骨发育不良、关节炎、佝偻病等。如何区分它们?
如前所述,生理O型腿的膝盖间距在6 cm以内,一般不需要干预;如果超过6 cm,或者3岁以后还是O型腿,可能是不正常;
至于生理上的X型腿,脚踝之间的距离要小于8厘米;如果超过8 cm,或者7岁以后还很明显,可能就不正常了。
这两种情况,最好请医生来判断。
然而,数值不是唯一的标准。还可以结合其他细节,比如孩子两边的腿是否不对称,或者O型腿和X型腿的年龄是否符合生理规律。
平时也可以用一些方法来防止孩子出现不正常的O型腿或者X型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