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快递价格表(快递价格战还在持续!同行单票收入进入“2元时代”,顺丰半年报透露赚钱难)



中国时报记者王北京报道。

中国快递行业“标杆”企业之一的顺丰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控股”)今年一季度出现亏损,让外界感受到近年来借助产业环境和资本市场快速扩张的快递企业这些“风光”背后的暗流涌动。

顺丰控股7月13日晚间发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数据显示,一季度亏损并未持续,但对上半年业绩影响较大。顺丰控股称,2021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亿元至8.3亿元,其中一季度净利润为-9.89亿元,二季度预计净利润为16.29亿元至18.19亿元。

国家邮政局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快递业发展趋势仍保持较高增速。上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月度增速在20%以上,两年平均增速有望达到32.9%,发展势头良好。

不断的“价格战”

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显示,除了2月份受春节影响,其他月份业务量都在80亿件以上。从第二季度开始,每月新增20亿件左右,月业务量逐渐逼近100亿大关,不断创下历史新高。今年快递从0到1000万件只用了37天,远超2020年80天的纪录。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的79天,也可以看出快递行业并没有像其他行业一样受到疫情因素的影响。相反,疫情带来的一些变化进一步拉动了网购等贸易渠道的活跃,从而进一步助推了快递行业的发展速度。

但是,大环境的“红利”并不意味着企业,尤其是牢牢占据行业前端的几家大型快递企业可以“躺着赚”。反而似乎带来了更多的“焦虑”和“不安”,这也体现在持续不断的“价格战”中。

出于对市场份额的争夺和一些觊觎“价格屠刀”已久的后来者等诸多因素的考虑,即使是牢牢控制市场的几大快递公司,也依然将价格作为最有效的市场竞争手段,而不断降低的单票收入也使得快递公司因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和运价的不断摊薄而承受着业绩压力。

根据此前公布的5月份经营月报,顺丰控股的单票收入已降至15.59元,而2019年2月为22.28元。其他单票收入已经远远落后于顺丰控股的快递公司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大云5月的单票收入只有2.02元,YTO快递2.04元,申通快递2.07元。目前,占据快递行业市场份额第一的ZTO快递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单票价格也下降了12.4%。

顺丰控股一季度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业绩亏损时,其创始人王卫曾向投资者道歉,并解释了业绩亏损的原因。在最新的业绩预告中,顺丰控股披露的业绩影响原因与之前的解释基本一致。

顺丰控股表示,报告期内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2021年是公司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为把握国家产业升级的历史机遇,推进数字化供应链建设,推动制造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公司加快了多元化业务板块(包括中转站点、自动化设备、干线运输能力等)的市场开拓和网络资源投入。)围绕提升综合物流服务能力,打造数字化供应链解决方案的发展方向。巩固运营底盘,增加加工能力,以缓解前期产能瓶颈,支撑未来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这些投资导致了公司成本的阶段性压力。

顺丰快递资费

顺丰控股同时指出,经济型快递产品增长较快,因为这部分产品定价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毛利率水平。此外,由于今年一季度响应当地春节期间的过年提议,公司对留守员工给予了充分的关怀和鼓励,调度员、仓库保管员、中转操作员等春节期间在岗员工的人数和薪资成本大幅增加,也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了暂时性的一次性影响。

规模效应开始显现。

事实上,顺丰所说的原因也是快递企业未来竞争格局变化的关键因素。比如很多领域的早期投资,根据行业的特点,不仅需要巨额的资金作为支撑,还需要在这些投资真正在业务中发挥作用的一段时间内,承担这些投资所面临的资金压力。顺丰控股能做到今天的市场地位,一直得益于敢于大力投资基础设施,从而在网络布局、信息系统、时效等方面建立优势。比如成立最早的自营货运机队,投资100亿参与建设亚洲第一个专业货运机场。

另一方面是通过并购构建“第二张网”,也就是顺丰控股所说的经济型快递产品。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顺丰控股被认为更专注于高端快递产品,而忽略了电子商务等低端市场。在竞争对手不断挑战高端市场,尤其是价格战持续的同时,顺丰控股在市场份额上的劣势也成为其业绩进一步提升的瓶颈。正因如此,顺丰控股选择在主营业务之外,另设一个经济型快递网络。从近两年相关业务的增长速度来看,这种“拉低数字”显然利大于弊。经济型快递产品将在2020年实现同比64%的大幅增长,占营业收入的28.67%。这一成绩也可以帮助顺丰控股在“切蛋糕”的过程中不失去更多的股份。

顺丰控股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审视各条业务线的资源配置,加强快递网络、快递网络、仓储网络、加盟网点和线路等资源的整合优化,持续升级改造中转区域自动化设备,有助于缓解部分产能瓶颈,资源利用率和运营效率稳步提升。同时加强精细化成本控制,随着业务量的增长,固定资产成本会被摊薄,规模效应会得到体现。此外,二季度借助季节性生鲜旺季,盈利能力较好的限时快递业务环比回升。

就顺丰控股而言,其在多个领域的布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挥作用。比如去年年初以来,顺丰航空空新开了大量国际航线,这也符合上半年国家邮政局推进的“快递出海”工程的政策思路。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增长近50%。一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达到4000多亿元,同比增长46.5%。

此外,顺丰控股还陆续推动其住房信托基金和城市业务登陆资本市场。尤其是对于之前一直不盈利的同城配送业务,根据浙商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同城配送行业正在快速增长。CFLP与美团配送联合发布的《中国即时配送行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即时配送市场用户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用户数量达到4.82亿(预计),2014-2020E年复合增长率25%。订单量大幅增加。2019年全行业订单量182.8亿,2014-2019年复合增长率73%。

浙商证券认为,顺丰的城市业务有望与资本分享行业红利。目前,同城业务还处于培育阶段。2020年净资产3.7亿元,净利润7.6亿元。业务发展仍然需要资金支持。2021年3月,顺丰已对同城产业增资4.09亿元,总持股比例由65.46%增至66.76%,估值约109亿元。同城产业分拆上市,有助于多元化融资支持业务发展,巩固同城业务核心资源,分享行业发展红利。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