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l馄饨创始人访谈:年收入15亿背后有五大“硬核战略”。
561 2019-5-8 14:56
案例信息
吉祥馄饨是上海人的老字号。
1999年,第一家店开在上海人民路,只有15平米,20个座位,但每天能卖出1000碗馄饨。
20年过去了,这个原本草根的品牌,摇身一变成为馄饨行业年收入15亿的头部品牌。
它是如何升级迭代的?零食如何做大生意?我们采访了吉祥馄饨的创始人张彪。
你需要10分钟来阅读这篇文章。看完之后,你会对Gll馄饨的硬核战略有深刻的理解。
这次在上海采访,刚从虹桥高铁站下车,就看到了幸运馄饨的店。没想到在店里碰到熟人,她说每次去上海都会吃馄饨。
幸运馄饨在上海有300多家店,在上海家喻户晓,能俘获外地人的心。它是怎么做到的?
00他开第一家店的时候,只是想开1000家店。
1.在品类选择上考虑通用性和标准化。
"馄饨是一个非常好的类别,非常受欢迎."张彪说。
20多年前,随着麦肯的进入,特许经营模式开始在国内餐饮市场流行。当时正在经营餐厅的张彪对此很感兴趣。“与其加盟别人,不如自己创业,让别人加盟。”
经过反复比较,他选择了馄饨。虽然南北方对馄饨的认识有偏差,但无论是叫馄饨、馄饨汤还是扁食,在消费者心目中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张彪认为,吉祥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馄饨有丰富的外延和变化,可以通过各种食材和烹饪方法来表现。素食、荤食、汤、油炸食品、干拌食品容易被人们接受。
此外,整个生产过程,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运输、储存、烹饪,都是高度标准化的。
2.馄饨盒装销售,第二家店将建“中央厨房”
吉祥能开到2000家店,主要得益于加盟模式。
“1999年,我开第一家店的时候,就想着开1000家店。”当时张彪对连锁经营、菜单、供应链管理的理解在国内是比较超前的。
统一克馄饨,按盒计数,他开创了一盒卖馄饨的先例,一直坚持10个一盒。
虽然在消费体验上不够人性化,但在管理上其实是一个非常规范的制度。这样既方便了货物的托运和购买,也方便了货物到店后的存放和操作。
我们开第二家店的时候,吉祥开始做“中央厨房”。当然,这是概念性的。实际上,这是一个面积更大的厨房,但它管理分配。
"一开始,商业模式的设计是朝着特许经营产品线设计的."张彪说,因为连锁发展最终还是要靠管理体系来支撑,吉祥当时打下了一定的管理基础,才有了快速成长的机会。
3.加盟费低,产品差价盈利的生意更持久。
在近20年的特许经营中,张彪摸索出了一个道理:低加盟费,高产品供应比(产品粘度高),让这个生意更持久。
“如果他今天开店,我收了一万块钱,但是他三个月不能玩,那我就赚不到钱了。我必须让他活着,这样才能持续供应他。这个结构决定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延伸来说,在门店选址、菜单定价等方面,品牌会从两方面考虑。
目前吉祥在大部分地区的加盟费为3年1万元,明显低于很多加盟品牌,靠产品差价而不是加盟费盈利。
这个模式的关键是产品要有粘性。
吉祥曾经吃过苦头,帮代理商建加工厂,跟总部产品粘性不够。有些加盟商换了牌子,做了和幸运馄饨“一样的产品”。
后来他们意识到,产品的命脉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代理权收回后,与加盟商的供货方式改为直供,产品必须由中心厂统一提供。这样对加盟商的控制力就强很多,品牌的产品质量也有保证。
吉祥馄饨,最新的中央工厂
“如果有两个项目,一个是品牌提供的产品占(加盟商)原材料采购总量的90%,另一个占10%,我肯定会选择占90%的那个。”张彪说。
早期在国内加盟的火锅品牌,只给加盟商供应套餐,其他原料都是自己采购。这种模式最后发展的不是很好。
02产品保证80分的水平让大部分人满意。
然而,一些投资者心存疑虑。如何保证加盟商100%购买你的产品?
“吉祥馄饨好吃吗?我认为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但我们最大的竞争力是稳定。”
张彪说,不敢说100%,至少99%的加盟商认可吉祥产品。“我们继续通过规模来降低(采购)成本。可能他自己忙了半天,不如直接买我们的。”
在餐饮行业,门店越多,标准化程度越高。标准化是一种能力,就是你能不能把这个东西标准化;能不能继续投资做高度标准化的产品?
Gll馄饨从头到尾都是手工包装,但有些操作是借助工具(设备)实现的:
比如烫菜,50多万的自动洗菜机有几个温度控制,烫出来的菜更绿。然而,通过人工努力,今天厨师可以很好地控制它们。20多岁的苦力们明天还会这样吗?现在还这么好吗?
比如轧皮,100多万和4万块的皮机,哪个皮好?
零食作为一个品类,向来以吉祥为追求,保证80分满足更多人。“你不能拿当地所谓的100分和我们常见的80分比,这没有意义。”
03产品迭代和品种减少
“深耕才能广”
除了稳定性,产品的另一个“硬核”是不断迭代,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开店前几年,吉祥馄饨以芥末和鲜肉为主。“薄皮大馅”大受欢迎,光馄饨就占了总销量的90%以上。
后来馄饨的品种越来越丰富。2008年左右,店里有60多个SKU,比如腊肉馄饨,番茄牛肉馄饨等等。
但是现在,只有十几个馄饨了。
张彪的解释是,不是不想做更多的品种,而是每做一个品种,都要看他能不能把这个产品演好,还是“回归能力”。
因为,从整个制作安排来说,品种是完全不一样的。芥末和芹菜当然和热烫一样有效率;用一月100吨蛋黄和10吨,找到的供应商完全不一样。而且他们发现有些品种的可替代性很强,比如芹菜、荠菜。
“我对综艺的理解是,只有深化才有可能。”张彪说,品种少的话,可以多关注每个品种的原料和工艺。
馄饨的品种减少了,但是运气好就加了其他种类的小吃。如蒸饺、面条、粥等。
蛋黄烧麦
“消费者的需求更加多样化,这是我们近年来最大的挑战。“张彪说吉祥一直在尝试(丰富菜单)。
甚至有加盟商提出能不能卖大米,虽然不符合品牌定位,他也会让那些欲望强烈的加盟商去尝试。
张彪说,吉祥可以持续20年,市场坚持什么,放弃什么,都有一些判断。其实这是一个和消费者的博弈过程,考验的是自我进化能力和市场敏锐度,这些都要通过门店去接触和感知。
产品结构一直在变,我们每年花在菜单研究上的精力最多。
吉祥的产品结构一直在变化,现在有两种策略:
1、根据现场做各种扩展;
在早、中、晚、下午茶、夜宵,消费者在不同场景下对数量、价格、时间的需求是不同的。
比如早餐顾客会考虑价格不能太高,数量不能太多,营养要均衡。
据此设计了吉祥早餐菜单:小笼馄饨配蒸饺、蒸饺配豆浆、煎饺配粥等。,和午餐晚餐明显不一样。
2.坚持经典品种,引入当季品种。
在不同的季节,菜单是不同的。比如春天吃香椿馄饨,夏天吃小龙虾馄饨,秋天吃蟹黄馄饨。基本上他们只卖两个月。
通过这些新鲜的季节性品种,来刺激消费。
对于稳定的经典品种,比如虾仁、荠菜、全家福(一碗有5个品种)馄饨,会一直迭代。
张彪说,他们很快就会推出全新的荠菜馄饨。业务骨干品尝后表示,未来该品种销量有望翻番。
今年重点推小馄饨。比如马蹄虾馄饨,因为虾可以卖到13元,客户接受度还是很高的。而普通馄饨只能卖6元,销量只有虾仁馄饨的1/3。
马蹄虾馄饨
“以前价格涨5毛钱,我汗都掉了,担心一个月。现在年轻人对价格不敏感,只要不太过分就行。”张彪说。
还有蛋黄糊。仅这款产品去年就卖了近5000万,今年估计能卖8000万。张彪说,吉祥每年花在菜单研究上的精力最多。
20年来,店铺迭代了六代,做出“潮馄饨”
20年来,吉祥店经历了6次迭代,VI系统经历了4次大调整。
去年,尚超的“吉祥”有了新形象,门采用了黑白相间的极简风格。让很多消费者眼前一亮,吉祥越来越年轻化。
内参君仔细看了一下6代店的门,发现3、4、5代的logo都差不多,而6代店和1代店很像。
张彪说,通过对消费市场的调查,他们发现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认同传统文化。
第四代和第五代商店是典型的快餐文化的体现。有一段时间,他们做什么都很快,在收银台前放一米三,甚至想过在商店安装机械化传送带等等。,以减少顾客的等待。
但是现在,他们意识到消费者的诉求是时间可控,不是最快的时间,吃饭是目的,交流和社交也是目的,不会太快体验到。所以吉祥新店的装修风格大多是温馨明亮的,试图诠释传统小吃文化。
“改变是最重要的,你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次要的。”张彪表示,对第六代店有一个期待,希望包括VI形象在内的一切都能尽可能抓住年轻人,包括深耕外卖,在各大电商平台铺设新零售渠道。
单靠物质产品很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品牌要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
以前,他希望吉祥可以照顾到不同的年龄段,而现在,他希望吉祥可以成为“潮牌馄饨”。“什么是潮牌?第一是年轻,第二是不拘一格,连你都要闹。”
“现在的年轻人追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的东西。这些能成为品牌的一部分吗?这是我们需要做的。比如如何在店铺形象中注入流行的时尚理念,如何在二次流行时代与年轻人进行线上线下的深度互动。”张彪说。
现在,吉祥在形象上可以朝这个方向做,但在工作作风上,是否也能朝这个方向做才是最重要的。
06后记
品牌就像人一样。内参君通过和张彪的对话,认为和创始人的价值观有很大关系。性格是最好的风水。
正如张彪自己总结的那样:“有一件事,我们为了活过这20年,可能没有意识到,那就是以人为本的商业推广。这可能比所谓的商业模式设计更大。”
张彪说,这么多年,没有一个加盟商跟吉祥提起过诉讼。为什么?其实你能设身处地的去关注别人吗?正是这些,让团队和组织共同努力,在这个市场上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