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I财经社许歌
编辑|陈芳
最近快递行业很热闹,频频出现在热搜榜上。先是快递量全球第一的义乌被曝再度价格战,引发热议。接下来,在快递界有茅台之称的顺丰快递首次亏损。预计一季度巨亏9亿-11亿元,第二天股价下跌。之后义乌邮政管理局开始处罚率先价格战的兔子,拼多多急着发声明撇清关系。
这一个又一个重磅消息,核心都和价格战有关。其实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市场竞争方式,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只要有钱,就可以竞争谁硬到可以燃烧到底。过去几年,在资本的助推下,价格战在无数行业上演,比如百团大战,单车共享乱象大战等等。最后大部分都是一地鸡毛,幸存者寥寥无几。
快递行业也是如此。这几年无数中小企业倒闭,现在连巨头顺丰都受不了了。价格战的后果不仅是企业亏损,更是经营难以为继。其实是全方位的。企业不赚钱,服务自然跟不上,消费者到处投诉,快递员流失严重,最后把行业拖入泥潭。
4月12日,拼多多发表声明处罚极兔,登上微博热搜榜。原因是其近日向商家发布声明,指出极兔的宣传“品多多订单交付极兔可免于虚假交付违约金且处罚概率低”、“品多多投资及双方特别合作”为虚假新闻。
在这份简短的声明中,拼多多承认,春节期间曾与极兔进行过专项扶持合作,但在2月22日结束。现在的快递规则和用什么快递没关系。最后,拼多多将这种不满付诸实践,惩罚了极兔提高商业合作保证金。
极兔被视为品多多系的一个原因是,极兔创始人李捷作为OPPO前高管,品多多创始人黄征是段永平的弟子,极兔网点多位领导透露,极兔的大部分量来自品多多。有的能占到90%以上。
可以说拼多多促成了极兔的崛起。如果没有拼多多快递量的支撑,它很难在一年内成为快递行业的一匹黑马。品多多之所以要和极兔划清界限,和前几天的热搜不无关系。
4月9日,义乌市邮政管理局向极兔发出警示函,称其分拨中心及多个快件处理场所存在安全隐患。义乌邮政管理局曾四次通知极兔,并警告“不得以远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倾销”。但极兔未能按要求整改,于是发函要求其整改。
这份警告函显示,当地监管部门对极兔的价格战极为不满,称若不按期整改,将依据《快递条例》第四十一条的相关要求,责令极兔公司分拨中心停业整顿。
当天下午5点,艾财经走访义乌丰树转运中心时发现,大部分机器都不工作了,只有几台机器在卸货分拣,很多工人蹲在树荫下聊天。主管透露,有些机器需要搬迁,但对整改保持沉默。
兔子极罚的背景是,这只刚刚完成18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78亿美元的黑马,在快递行业掀起了新一轮价格战。据腾讯棱镜报道,今年3月,在极兔的大力补贴下,义乌快递的收件价格再次被打到1元以下,日送1万件以上的小件1元即可送达,最低质量8毛钱。
艾财经在义乌走访时发现,价格战从3月初就开始了,目前各家的快递价格已经恢复到1元以上。某兔业网点负责人透露,他家3斤以内全国(除新疆、西藏)价格在1.5-1.6元,通达系价格围绕此波动。但据当地人士透露,义乌小件的快递成本价在1.5元左右,意味着大家的代收费用仍低于成本价,价格战仍在继续。
图/义乌枫树转运中心
至于地方监管部门发的警告信,知情人士透露收效甚微。虽然包括极兔在内的几家快递公司表面上涨价了,但背后却补贴了商家几毛钱,相当于价格不变。
义乌处于快递价格战的风口浪尖。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集散地,去年10月这里的快递业务量成为全球第一,义乌也成为各大快递公司的必争之地,所以近年来价格战愈演愈烈。
2019年3月,中通率先发起价格战,将义乌快递单价从4.2元降至1.2元。6月份,其他公司也跟着疯狂降价,申通一度降到9分钱。直到7月,各家公司才同意在谈判桌上清理战场。没想到,2020年,极兔低价进入中国,价格战又起。3月份义乌黄牛爆料8毛遍布全国,直到双11前夕,各家才决定抱团涨价。
这一次,相当于义乌的第三次价格战。一方面,不缺钱。另一方面,极兔正处于上市的关键节点,需要放大单量规模,更有利于其上市。
价格战表面上对消费者有利,可以用更低的成本送快递,但伤害是巨大的。直接后果就是终端送货服务质量下降,网上快递员送货慢、损坏、丢失、态度恶劣的投诉比比皆是。
核心原因是价格战动了快递员的蛋糕。有媒体根据各种消息绘制了一个饼状图。如果消费者以10元支付快递费,那么取件网点收取3元,市内配送费0.6元,到配送中心的运输费0.3元。此外,快递公司总部会收取1元面单费、2元转让费、1.5元配送费,最终落到快递员头上的配送费只有1.6元。
快递公司不得不打价格战。因为转让费和配送费的降低依赖于设备和技术的效率提升,需要长期投入,成本相对固定。最后先被压榨的自然是快递员的配送费。换句话说,快递链条末端的网点和快递员成了价格战的替罪羊。
图/视觉中国
他是原华义乌申通一家网点的收货员。5年前来到义乌,月薪从5000元涨到1万元。现在他越来越累了。“以前客户找茬,我会解释。既然爱送,我就保护老客户,新客户不想管。”他打算4月底回安徽老家做电商,告别义乌快递。“这个行业最终并没有发展空。”
这不是特例。3月,国家邮政局主管的《中国邮政快报》发布调查报告,披露超五成快递员月收入低于5000元,月收入超过1万元的仅占1.3%。但是,他们的工作量并不低。超过一半的快递员一天要送100多件。同时,快递员流失相当严重。60%的快递员经验不足三年。
为了在夹缝中生存,提高投递效率,不经客户同意就将快递放入快递柜或驿站,成了很多快递员的“懒”规矩。这引起了很多消费者的不满,到处吐槽。有些人不知道为什么把矛头指向菜鸟驿站等代收点,却不知道快递的末端服务不能随便上门。根本原因在于价格战。
其实菜鸟驿站也很委屈。表面上看,快递员在站内私募给站长带来了一些收入,但也容易与客户产生纠纷和投诉。
把价格战导致的末端服务质量下降归咎于菜鸟驿站,确实有失公允。
退一步说,即使快递放在菜鸟驿站,也只是快递员交了一笔钱,消费者还是免费拿走快递,不像放在蜂巢箱快递柜,需要再交一笔钱。
这场扰乱市场秩序的价格战似乎没有赢家。
近日,顺丰一季度巨额预亏的公告将这只白马股推上了风口浪尖。5家官方解释提到亏损与电商组件有关,“经济业务增长较快,公司电商组件毛利承压”。在老化件增速放缓,新业务不足以占得先机的情况下,顺丰因为发力电商,不得不陷入价格战的泥潭。
图/视觉中国
其中,顺丰旗下的汪峰被视为标杆接入体系、下沉低端电商市场的触手。义乌的快递员告诉艾财经,的小件本地价格全国在2.3元,比通达系2元以下的价格要高。当地利润较大的商家会选择汪峰。毕竟,亏损和损失的概率很低,但这个价格对汪峰来说也很难。
头部接入部门就更不用说了,迫于价格战,到2020年第三季度,大云、申通、童渊、中通的单票收入仅为1.25-2.15元,同比下降18.4%至33.8%。
二线快递更是毁灭性的。据艾财经统计,2018年至今,已有12家二线快递公司陷入困境,其中速递易、郭彤快递、全峰快递等6家全面倒闭,一家被迫卖身,一家收缩一线,命悬一线。
价格战何时结束?短期内恐怕是梦想。中信证券在一份报告中预测,激烈的价格战将持续整个2021年。
好像有痕迹。首先,快递老大中通没有休战的意思。它想在2022年将份额提高到25%,2020年市场份额为20.4%,这意味着未来两年需要每年增长2.3%。这并不容易,因为过去6年中通的年均份额只增长了1.2%。
要抢量,必然价格战是最简单、最粗暴、短期有效的方式。再说中通在港股的第二次IPO也融资近百亿,为价格战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不仅如此,三位有快递市场背景的新玩家也不容小觑。一个是京东旗下的京西快递(原钟繇快递)。COM的标杆部门。创业阶段就给了折扣。去年10月,1.5元启动了全国范围的低价政策。2020年底,钟繇快递更名为京西快递,进入京西事业群。然而在价格战之下,安已经把鸡蛋吃完了,一批邮政加盟商透露:目前邮政订单数量较上年明显下降。“传说JD.COM想让店主转做社区团购,但是现在还没有细则,让人很迷茫。”
顺丰旗下的汪峰发展迅速,定位和定价略高于通达系,能吃到中高端电商的蛋糕。
而和拼多多关系密切的非常兔,正在烧钱“红眼”。据了解,极兔快递一年的日订单量在今年1月已经达到2000万,达到这个规模用了十几年。核心与价格战不无关系。双十一后,极兔全国巅峰日均补贴高达1亿元。目前,刚刚获得融资的极兔投后估值已经超过童渊、申通、大云的市值,仅次于港股上市的中通。据传也在考虑赴美上市融资,为其低价策略补弹药。
"在行业的总体格局确定之前,任何价格休战都将被证明是无效的."中信证券抛出这一观点。事实证明也是如此。2019年和2020年的两次大规模价格战,都是以协商的方式短暂结束,然后卷土重来。
不过,专家预测,到2022年,快递价格战会逐渐缓解。
中信证券发现,很多一线城市的快递员不能接受低于1元的配送费,但在价格战下,一些重点产粮区(如义乌)的配送费只有0.8元起,所以快递网点需要贴钱把配送费补到1元才能留住快递员。
如果2021年价格战的激烈程度和2020年一样,平均派送费降到0.8元,那么快递员通过放快递柜或者驿站来提高派送效率,需要以0.3元支付进场费,实际以0.5元获得,此时勉强可以忍受。如果2022年派送费降到0.6元,剔除进场费,快递员只拿到0.3元,降幅接近50%。在这种极端情况下,会有大量快递员辞职,因此预计2022年价格战会有所缓解。
只是现在无论是快递公司,还是网店,还是快递员,都要经历一次阵痛和洗牌。激烈的价格战下,大部分人终究是炮灰。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在任何渠道或平台转载。违反者将被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