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丸子
编辑:原野
互联网巨头成名的时候,好像都喜欢写书,做声明。占据实体书店畅销区域的书量大的创始人和公司传记,除了总结提炼和品牌传播的功能,还能满足研究者的好奇心,或者激起年轻人对创业的无限遐想。
但是,人们几乎不可能从拼多多入手。几封公开信和寥寥无几的采访报道,几乎成了外界了解其创始人的唯一渠道。但是,很多被外界描述的绘声绘色的细节和故事,其实大部分都是不实传言。该公司甚至一直保持低调,直到41岁的创始人黄征宣布退休。对于拼多多如何在近6年的时间里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外界还是充满了问号。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既是个人的终极命题,也适用于企业。目前,黄征的下一站已经明朗。卸任主席后会转行做科研,比如做科学家助理。盘点拼多多哪里的用户已经登顶,接下来会去哪里?这个问题交给了上任前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雷。
3月17日晚,拼多多几乎抢了各家媒体的头条。第四季度财报中,用户总数超越阿里成为国内最大电商平台的消息,伴随着创始人黄征卸任董事长的决定,似乎给反垄断压力下郁郁寡欢的互联网圈打了一针兴奋剂。
让我们看看黄征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下台。从个人角度来说,据说他的导师段永平和头像印在百元美钞上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对他影响很大。前者40岁退休,转向投资,后者40岁后放弃印刷,投身科研,发明了避雷针、摇椅、老人双焦眼镜。黄征在给股东的信中提到,他也有一个科研梦想,所以他决定在这个时候放下拼多多,去星辰大海。在他的价值体系中,“非营利的、全心全意的科学研究,对人类的贡献更大”。
在企业层面,拼多多正在蓄势待发。新发布的2020财年Q4财报显示,拼多多第四季度实现营收2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6%;全年营收595亿元,同比增长97%。两项营收数据均高于市场预期。2020年平台GMV为16676亿元,比2019年的10066亿元增长66%。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速为10.9%。可以说拼多多的增长率是行业平均水平的6倍。
至关重要的是,拼多多的活跃买家数量在2020年增至7.88亿,超过阿里巴巴(7.79亿)、亚马逊等。,并成为全球最大的用户电商平台。,拼多多作为后浪,只用了近六年的时间就达到了这个高度。
与此同时,订单总量快速增长。CEO陈雷在出席财报会议时透露,2020年拼多多总订单量为383亿,日均订单量超过1亿,较2019年增长94%。这是什么概念?拼多多的用户年下单48.6单,平均一个月提货4次。
此前,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部曾预测,2020年来自拼多多的快递市场份额将超过31%。事实上,拼多多确实已经成为很多快递公司的主要业务来源。
从电子商务的整体竞争形势来看,黄征提到,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甚至异化,因为大家都在拼规模和效率。其实这句话是有潜台词的。当拼多多的用户数达到近8亿时,增速势必会放缓。搭建卖货平台,只做分销渠道,规模只会越来越难提升。
在这个时期,需要通过发展新的业务,比如自建物流,比如多买菜,来开辟新的战场,寻找新的增长曲线。新的业务和新的战场将塑造新一代的领导者和管理层,所以在黄征看来,现在是时候让更多的后浪塑造自己的拼多多了。
为了释放更多的机会,创始人选择了主动淡化个人品牌。
中国互联网公司第二次在香港上市,有其背景。
至此,黄征正式将拼多多移交给陈雷。一个证明问题就这样摆在了陈雷面前。
在去年7月接任首席执行官之前,陈雷的职位是首席技术官。在专注于To C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公司中,CTO的角色往往不为大众所熟知。他们沉浸在幕后,就像厨师在后厨运筹帷幄,训斥方遒,而美味的食物则通过服务员送到食客手中。在以低调神秘著称的拼多多,陈雷的公开信息就更少了。
即使在接任拼多多CEO时,陈雷的管理风格、对拼多多的战略思考、个人气质等特质在外在表现上依然寥寥无几。
外界可以了解到的是,陈雷一直在与技术打交道。早在1996年,在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他和后来创办搜狗的王小川等4名中学生代表中国参赛,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黄征的名字在陈雷论文的合著者一栏中出现的次数最多,可见两人很早就认识,友谊深厚。
在拼多多里面,陈雷的花名是“土豆”。是不是听起来特别随意,一点都不酷?不过这个花名和拼多多起家的农产品密切相关。品多多内部人士对陈雷的评价是:他的风格简单、低调、勤奋,这种风格在公司治理上也是如此,类似于主食作物土豆。
主食意味着重要。拼多多一直宣称是技术驱动,技术和算法团队占比超过60%,自然离不开陈雷。事实上,在品多多成立之初,陈雷基于对线上线下融合趋势的研判,坚持将品多多设计成一个专注于移动体验的平台,所以你会发现,品多多没有网页版。也是在陈雷带领的技术团队的探索下,拼多多围绕消费端打造了“农田云拼”模式,让小农生茶模式的零散农产品大规模上去了。
在陈雷担任CEO的半年时间里,拼多多的活跃买家增加了1.05亿,月活用户增加了1.51亿,市值翻了一番。在过去的半年里,陈雷带领球队打了几场硬仗。例如,在“双流通”的发展新格局下,拼多多陆续推出抗击疫病、助农、帮助外贸企业转内销等一系列举措,深化与中国制造业主的合作。目前拼多多也是社区里最早加入团购的人之一,巨头蜂拥而入。现在,大量的食品杂货购物已经迅速登陆全国300多个城市。
这一步,拼多多领先于阿里和JD.COM,拼多多也成为美团优选、滴滴橙心优选、繁荣优选市场份额的主要对手。在第四季度财务报告后的电话会议中,大多数分析师专注于购买更多的食品,并询问了管理层的问题。
可以说,买菜多打开了品多多的想象空间空:如果只是一个电商平台,总有用户达到峰值的一天,而品多多作为商品流通平台,之前更多的是介入交易环节,对商品上游的控制力不足;对于社区团购,拼多多需要进入物流、仓配甚至农产品上游供应和品控,可以拓展更多创新业务,同时增强用户粘性。“扩大用户数量对我们来说非常容易,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利用投资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品多多管理层在回答分析师问题时表示,对目前的多买蔬菜进度非常满意。
该项目是陈雷上任后推动的创新业务线之一。在大公司内部,创新业务要想快速破局,需要大量的资源,而这些资源往往离不开高层的支持。
但是,目前社区团购业务还处于早期阶段。这给拼多多带来的增长潜力未来还会释放,陈雷的证明还在继续。
这道题不容易做,因为时间紧迫。在最近一年,拼多多的营收和用户数不仅快速增长,市值也翻了一番——截至3月18日,收盘1739亿美元。但是,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不断上升的市场预期呢?
此外,黄征离任后,外界最关心的是谁控制了拼多多,拼多多将何去何从。虽然说黄征希望拼多多是一个淡化个人色彩的事业单位,但是每个企业在某种程度上都会有领导者的意志和烙印。黄征从事科研为品多多十年后的路找“石头”,而陈雷需要为品多多找现在的“石头”。
目前品多多的主要方向是农业。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中,陈雷认为,拼多多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管理层对农业的战略坚守。接下来,拼多多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销售商,立志成为全球最大的杂货商(农产品、食品、日用品)。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拼多多农产品交易额翻了一番,达到2700亿元,1200万农民通过这个平台将产品直接销售给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拼多多作为互联网企业代表,因为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努力和贡献,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的表彰。
通过陈雷的公开讲话、公司财报以及拼多多近期的布局,可以预测拼多多围绕“农业”的布局将在商业形态上进一步加重。2020年第四季度,拼多多在仓储、物流、农供方面进行了新一轮的重金投入。
拼多多之前说自己不做物流。为什么后来他食言了?对此,陈雷和其他高管解释说,由于农产品需求激增,许多物流合作伙伴很难履行义务,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正因为如此,2020年8月,我们开始在内部购买更多的食品,并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鲜食品和日用品,以帮助当地农民和经销商将产品直接销售给当地消费者,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并为用户减少浪费和成本。
可以说,拼多多目前重点打造的物流基础设施,不仅仅是农产品的快递网络,更是一个全新的可以24小时内履行生鲜农产品合同的物流网络。这个项目预计需要几年的持续投资和建设。
物流绝对是一个重投资。参考上市多年的亚马逊和JD.COM,一再被物流投资拖累盈利,就可以略知一二了。对于拼多多来说,在保持每个季度盈利的同时投资未来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从陈雷对外界的表态来看,拼多多应该是有心理准备的。“作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我认为我们可以做得更多。”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