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下岗工人,摆摊卖虾,短短五年就买了140多平米的房子。摆摊真的这么赚钱吗?
1996年,吴小槐是蚌埠造纸厂的供销科长,却一夜之间成了下岗工人。在过去的两年里,他已经找到了三四份工作,但都没有持续多久。一个偶然的机会,吴小槐看到了街头虾摊的商机。再三考虑后,他拉着姐夫去摆虾摊。开业当天,吴小槐特意放了一串鞭炮通知同行。
随着商家越来越多,竞争也随之而来。不过,在石眼里,这些人都是些小鱼小虾。他于1982年开始经营小吃摊。他是中国最早的个体户之一,也是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虾王”商标的第一人。安徽省蚌埠市就更不用说了,他的虾商老大地位一直没有动摇过。虾街第二人:阿良,没有放过吴小槐。他抓住货源,每天亲自到火车站提货,一件一件检查。为了保证活虾的质量,他甚至想让养殖户获得更多的利润。
不过,吴小槐是有备而来的。他原是蚌埠造纸厂的供销科长。他比一般人更知道供给的重要性。他不想等送货上门,也懒得去火车站拦截货源。而是选择亲自去淮河渡口的原产地,从源头上把握虾的价格和质量,实现产供销一条龙。
为了解决供应问题,他琢磨虾的味道。当地的油炸虾口味单一,太油腻。经过多方打听,吴小槐请来了一位南京师傅,研制出一种独特的“啤酒虾”。做好之后,他拿出来免费品尝评价,结果好评如潮。
当粮食问题解决后,吴小槐又开始为地摊发愁了。他入行晚,摊子在虾街边上,酒味也怕巷子深。好在他头脑聪明,做了洞头第一家餐厅的招牌,甚至喊出了“要想吃好虾,洞头老吴家”的口号,一下子把劣势变成了优势,生意兴隆在意料之中。
其他摊主都眼红了。为了吸引食客,他们纷纷挂出虾王、虾霸王、虾圣的招牌。你说你正宗,我说我第一。1997年夏天,南山路成了口碑很好的虾街。虾街越来越出名了。石是它的首领。除了自己的虾摊,他还办起了加工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还表示要在全国各地做生意。虽然阿良来自农村,只上过小学,但他特别容易接受新事物。看到石和吴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他也决定重新包装一下自己,于是特意去影楼拍了一组宣传照,做了个招牌立在摊位上方。
虾街越来越受欢迎,不仅吸引了食客,也吸引了很多外地商家来开店。此时的虾街可以说是蚌埠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998年,虾街成为安徽省最大的大虾集散地和消费市场,高峰时日客流量超过2万人。空闲暇时,摊主们也会聚在一起聊天。有人说吴小槐赚的最多,但他从来不承认。然而,2002年,蚌埠市第一个新建住宅小区建成后,吴小槐毫不犹豫地买了一套140多平方米的大户型,一家三口从30平方米的老平房搬进了新家。虽然阿良没有在城里买房子,但几年前他在村子里为父母建了一栋新房子。
另一方面,史,尽管他的商标注册,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他讲道理,他用这笔钱买了房子,开了一家豪华的室内虾餐厅,决心不惜一切代价维持自己在虾街的领先地位。没想到开业当天,城管找上门来,说要对他违法占道进行处罚,开业的喜悦顿时散去。
另一方面,阿良也开了一家虾餐馆。开业那天,城管没来却被工商局的人叫走了。因为有人举报他低价恶性竞争,阿良一肚子怨气,只有开盘打折,一周后又恢复原价。他的想法本来是好的,可惜其他摊贩的利益被动了,大家联合起来抵制,优惠的东西不了了之。
相比两人的狼狈,吴小槐的竞技手段永远是竞技。他没有跟着开室内虾馆,而是设计了一场武吉虾王的羽毛球赛。他花了少量的钱做了一个大广告。最后当然是名利双收。阿良看到嫉妒,讽刺地说,他一定与此有关。反正吴小槐赢了,他也借此机会上电台采访了。内部竞争和外部竞争永无止境。
2002年,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洋快餐进入市场,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卖虾的街头小贩也面临着新的挑战。2005年,虾街的繁荣达到顶峰,短短几百米的街道上,就有60-70个虾摊,20-30个发廊和迪厅。每天晚上人流从1万到2万到3万到4万,酒后斗殴事件不断。石和不知道得罪了谁。几个月来,地摊接连被砸。一开始是客户挑衅,后来直接动手。员工被砍伤送医院缝了十几针。警察局长头疼。虾街在整个城市都很有名。但因为是自发的露天市场,管理水平跟不上。这条街虽然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在周围居民眼里却是“毒瘤”,有油烟,有噪音。
现在,他们终于忍无可忍了。他们请了一名律师为自己辩护。在律师的建议下,居民们写了一封举报信。一个月后,省里高层领导来这里调研,当地官员压力陡增。第二天,召开了市场整顿动员大会。没想到,市场整治刚开始,虾街就发生了更严重的命案。一群青年喝酒打架,路人报警后,在回家的路上,他被对方报复杀害。于是,取缔虾街的呼声越发强烈。市场管理处队长发了通知后,摊主们慌了,聚在一起声讨,与其偷抢,为什么不让人家吃?
在此期间,的父亲病重去世,而史也因为这个摊子而连续几个月没有营业。两个领导在生意上失去理智,一个爱上了麻将馆的舞厅,一个去了外地发展。夏街虽然没有一下子取缔,但是生意冷清了许多。没有史、和,这里再也看不到昔日的辉煌。
十年间,虾街从辉煌走向衰落,小龙虾成为遍地开花的网络名人小吃。但是,曾经风光无限的领导不见了,真的很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