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十年来第一次巨亏,可谓赔了眼镜。网上说的最多的就是快递价格战愈演愈烈,快递行业竞争激烈。所谓的专家来了。
通达系、百世、吉图的价格战真的和顺丰关系不大。通达系的订单主要来自电商,日常订单少的电商卖家一般价格也能谈5、6元一单,量大的谈3单以下,义乌量特别大的低至1件左右。顺丰不谈价格,特价18元。只能靠各种优惠券、积分、礼品抵扣,光抵扣就只能便宜3、4块钱。这个价格差距和价格战有关系吗?
既然顺丰比其他快递贵那么多,为什么还会巨亏?
利润较低的特价商品增长迅速
从顺丰速运披露的业绩数据来看,物流业务一直保持高增长,业务量增长47.16%,而单票收入却下降了16.93%,这是很多专家所执着的。问题是顺丰没有降价,而且是价格战。只是因为疫情和安全因素,出现了大量电商卖家的订单,而这些用户大多出于成本考虑选择了顺丰特供,从而拖累了订单均价。
我是顺丰的长期客户。已经连续发了7、8年了。我经常和我弟弟在网点聊天,对网点的发货情况了解很多。我不认同网上说顺丰在下沉市场上走了低价策略。他一直都是这个价,包月用户没有优惠。低价引流应该从哪里入手?如果非要说顺丰低价换量的话,应该是蜂巢箱柜,确实便宜很多。以前经常送,但是由于其他快递柜数有限,存储太多,很难找到空柜来存储,送一两张票往往要好几个地方,费时费力,所以顺丰靠蜂巢箱拉量不现实。
顺丰官方的解释是,今年一季度,时间敏感件大宗订单业务增长低于预期,特殊配送业务快速增长,下沉市场电商需求旺盛,导致存量客户经济业务快速增长,顺丰电商件毛利承压。
时效件指空出货,顺丰订单增加主要是利润相对较低的陆运件。因为疫情,部分地区的通达快递无法送达,而出于快递安全的考虑,更多的电商卖家选择了顺丰。虽然去年电商整体快递量增长很快,但水分其实很大(原因是我自己脑子),大部分卖家日子都很不好过。考虑到成本,而且顺丰的陆运比通达快,大部分卖家都会选择特价,我也是其中之一。
成本和支出增加
基于陆运件的快速增长,顺丰加大了资源投入,以扩大市场份额,打造长期核心竞争力。
春节期间,顺丰员工补贴创历史新高,运营成本短时间内攀升。
蜂巢盒子业务持续亏损
行业的高速增长并没有给蜂巢盒子业务带来盈利,5年累计亏损20多亿元。虽然顺丰加大投入,以蜂巢盒为中心发展团购和线上特价商城,试图将线下流量转化为商业现金输出,但蜂巢盒要摆脱亏损依然遥遥无期。
综合
顺丰虽然单价比其他快递高,但是员工的工资和运营成本也比其他快递高。顺丰加大投入,扩大快递市场份额和业务范围。但主营快递业务增长较快的是利润相对较低的优惠快递,部分业务持续亏损,导致顺丰短期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