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回家小沈阳(原创者被碰瓷,抄袭者却逃过惩罚,中国影视圈维权像个笑话)

这个夏天,哪吒无疑是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爆款。

至26日,累计票房45.04亿,位列中国电影史票房第三,有望赶超《流浪地球》(46.54亿),夺得内地电影史票房第二。

但是...

与此同时,《哪吒》也陷入了“抄袭风波”。

上周,一位舞台表演艺术家微博暗示哪吒是抄袭的:

令人惊讶的是,发现内容的细节甚至海报都与《五维记忆5D+》的剧本剧情几乎惊人的一致

话很重。

“我很想把我们导演乌兰雪荣的名字加到导演里。”

“全剧的灵魂都被挖掘出来了。”

很快,事情发酵升级。

五维记忆所属的中影花藤召开了“权利声明发布会”。



哪吒抄的?

这是本文今天试图澄清的第一个问题。

但这只是暴露的冰山一角。先生想谈谈海底冰山。

那是-

如今国内影视圈的抄袭越来越像个笑话了。

01

在微博和发布会上,指责哪吒抄袭的个人和公司给了很多“真锤”。

第一,海报。



然后就是现场。

哪吒的灵珠和神丸被指责为舞台表演上的两个巨球。



哪吒和敖兵分别围绕红蓝能量,被指在红蓝光下的舞台秀中借用两人的舞蹈。



最后,他们声称故事和人是一样的。







搞笑的是,这些“真锤”发布后,《哪吒》的抄袭犯罪并没有进一步加强,反而被洗白了。

——成了网民大规模的“反维权”场景。

先说海报。

《哪吒》海报红色调,《五维记忆》蓝色调;海报上的人物角度不一样(一个正面一个侧面),元素完全不一样。

Sir没看到长什么样(大概是两张海报的长宽比)?



有网友质疑。

如果这是“抄袭”,《五维记忆》的海报是《阿凡达》的翻版吗?

这个时候她是怎么回应的?

神通不是讲阴阳的。





别人说你的海报“像”,你却说故事不一样。

这个概念,不要改的太明显。

然后就是现场。

公司拿出这样一张图片证明哪吒是抄袭的。



△上面是“五维记忆”的表演视频,下面是被它偷走的“哪吒”的视频。

结果被知乎用户@宋旭文发现,五维记忆的整场舞台剧直接盗用了他视频作品中的素材。



△动画来源哔哩哔哩视频《太阳系旅行》,UP Master @宋蚊321

那么,到底是谁在“抄袭”?

最后,故事。

什么是五维记忆?

一场舞台秀,号称“高科技非遗表演”。

耗时6年,投入近亿元。

2018年11月3日,五维记忆出现在综艺节目《创意中国》第二季的舞台上。

表演三分钟。

先生,专门找一下。

第一段是女人唱《关雎》,第二段是男人跳舞。两段中都有很多非遗乐器的音乐表演,如、萧、、呼麦、蒙古大鼓、潮尔琴、冬不拉等...





大家可以看到,这部剧侧重于舞蹈和音乐结合的视听效果,剧情几乎空白。

为了严谨起见,先生跟着官网看了故事简介。

只有英文版本,先生,简单的翻译-

宇宙之初,世界上只有阴阳能量,它们的相遇创造了生命。阴阳师到处玩,遇到一个花神,阴阳师都爱上了她。后来花神爱上了阳,阴嫉妒了,使天下大乱,削弱了阳。后来邪恶的良心被发现了,但此时他也被削弱了。最后,花神牺牲了自己,将其转化为拯救阴阳的能量。阴阳回归,世界回归正常,花神重现...





△这是25个英文段落之一。

如果舞台版如简介所说...

这...

这跟哪吒有什么关系?

从头到尾只有一个阴阳重叠的概念,但这个概念是你的原创吗?

退一万步讲。

《哪吒》确实涉嫌抄袭,所以原创者尽快通过法律途径立案更重要,而不是在网上发一条微博。@一堆电影账号需要转发传播?



然而。

比起上法庭,他们似乎对塑造受害者的姿态更感兴趣。

相比于澄清事实,他们似乎更热衷于鼓励网友观看争议。



不得不说,他们很聪明。

一旦维权胜诉(虽然可能性很低),赔偿一定很贵;即使他们输了,他们也得到了很多关注。即使关注度不一定正面,也有助于商业售票。

我相信你已经看过了。

又不是维权。

就像碰瓷一样。

这种碰瓷的在影视圈比比皆是。

02

对Sir印象最深的是2010年的《阿凡达》。

阿凡达被一个中国人(周少谋)告抄袭。

周先生认为《阿凡达》从情节到形象到台词都抄袭了他的小说《蓝鸦传奇》...

《蓝鸦传奇》的主人公和《阿凡达》的主人公都是退伍军人。

蓝乌鸦传说:外星人的脸是六角形的;《阿凡达》和《蓝乌鸦传说》中的描述是一样的...

他向《阿凡达》索赔十亿元。

众所周知。

最后维权被当成了笑话。

然而,在这九年间,仍有“受害者”主动跳出来。

除了典型的闹剧,还有一个案例不得不提。

去年电视剧《美食大冒险》起诉电影《吞噬宇宙》抄袭创意





但在法庭上,被告证明其前身是2007年完成的电影剧本《一毛钱拯救世界》,创作理念早于原告公开时间。

结果,原告败诉。



在Sir看来,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反抄袭案”。

其意义在于明确了作品是否抄袭的底线。

版权法保护什么?

这是一部作品。

工作是什么?

它是思想的表现形式,只有把思想有形地、完整地表达出来,才能称之为作品。

创意和想法,本质上是作品的雏形,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这并不是低估了“创造力”。

这恰恰是对“创造”的保护。

因为“创意”在作品中只占很小的比例。

因为不能把女人比作花,所以后来的文学作品也不能用同样的比喻。

因为不能把食物复活,后续的影视作品也不能把食物拟人化。

同样,要么你用了“阴阳”、“相互支撑,永无止境发展”等元素,要么别人用了,那就是“抄袭”。

其实那些作者不明白这些道理吗?

——不知道的可能性接近于零。

那他们为什么要装业余?

因为。

“装个俗人挺好的。”

不仅哭好,还起哄。

具有讽刺意味的现实是-

如今,中国电影史上票房前十的作品中,几乎都有被指抄袭的黑历史。

让我们有一个数字。

第一名,狼勇士2。

有人说它抄袭了《孙泪》,因为剧情中包含了营救众多难民的内容。



有人说它抄袭了《等风来》,因为国外有升起中国国旗的桥。



还有人说《战狼2》抄袭了小说《牛标》。

-后来发现《战狼2》的编剧董群就是《牛印》的作者。

第二名,流浪地球。

有人说流浪地球抄袭了日本电影《恶魔之星歌利亚》,因为两部电影都有可能与地球相撞的行星,人类设置了喷射器将地球推开。



有人说流浪地球抄袭了《2001泰空漫游》。



想回家创业该做什么呢

也有动漫迷说它抄袭了动画《飞向巅峰2》。

因为动画也有推地球的情节。

但后来证实这部动画比《流浪地球》原著晚了5年。



红海行动更夸张。

有人直接说红海行动抄袭狼勇士2是因为都撤侨了。

但这不就是因为两部电影都改编自“也门撤侨”事件吗?



也有人说《红海行动》抄袭了《拯救大兵瑞恩》。

因为两部电影里,都是派出一个小队去救一个人,造成重大伤亡。



最可笑的是,有人说红海行动抄袭了《吃鸡》,因为里面的武器装备非常相似。

如果还有更多先生,我就不细说了。

《唐人街探案2》被指抄袭陈2002年的《双瞳》和1984年的《美国电影警察学院》。

美人鱼被指抄袭海贼王。

《垂死挣扎》被指抄袭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至于西虹市首富,是沈阳电影《凶猛的虫子过河》的翻版(不过这两部电影上映时间只相差一个月)。

……

这就是今天中国电影史上的“维权现状”。

谁生气谁抄。

动动手指,动动嘴巴,从故事介绍、人物设定,到截屏、台词对话,但凡有“疑似雷同”的地方,就印个戳:你抄袭了。

反正火是原罪。

反正就算不构成犯罪,蹭蹭总是好的。

在这种“不要浪费时间”的思想指导下,从“创作者”到“自媒体”,他们疯狂而勇敢的投入到这场“正义的战争”中。

坦率地说-

独自做这件事,我们会笑。

十个人这样做,我们又笑又哭。

但作为成百上千类似的声音,盲目无序,是我们该警惕的时候了。

因为。

碰瓷的时候,你看起来像一个认真的防守者。

如果你在维权,那就像碰瓷一样。

最终伤害的不仅仅是一两个倒霉的人的荣誉,还有所有认真维护者的利益,还有所有还在认真对待原创的人的价值。

[S2/]03

不是危言耸听。

切尔诺贝利是今年到目前为止Sir出演的三部五星剧之一。

里面有一句台词。听一次,惊一次。

“谎言的代价是什么?并不是我们把谎言误认为真相。真正的危险是,当我们听了许多谎言,我们就再也不能说真话了。”

还没完呢。

它有后半部分。

“除了放弃对真理的信仰,满足于谎言堆砌的故事,我们还能做什么?”

呼吁合理化和规范化质疑抄袭,不鼓励抄袭。

相反是对原创的保护。

简单来说。

如果我们轻易地对“抄袭”的指责一笑置之。

“抄袭”被证实后,我们常常一笑置之。

因为我们只能“放弃真相,满足谎言”。

例,你其实并不陌生。

2014年,郑宇复制了琼瑶案并进行宣判。

在判决书中,有一条要求郑铮道歉:

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被告郑宇在《Sina.com》、《Sohu.com》、《LeTV.com》、《Phoenix.com》显著位置刊登道歉声明,并向原告陈喆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但是郑宇拒绝道歉。

三年后的知识产权日(2018年4月26日),法院只能强制执行判决结果,并在《法制日报》公布判决的主要内容。



-就当是正面道歉吧。

在过去的三年里,除了亏损,郑宇还失去了什么?

号码

他又一次因颜夕宫火灾的故事而获得了好名声。







不管多久。

2006年,郭敬明复制了庄羽事件。

法院判他在《中国青年报》上向庄羽公开道歉。

他也没有道歉。

我之所以保持沉默,不道歉,是因为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希望通过我的作品得到大家的认可。

一年后,他抄袭的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播出。



当然,爱情公寓是不可或缺的。

涉嫌抄袭多部美剧,包括《老友记》《老爸老妈浪漫史》《家门口的战争》《乔伊》《IT狂人》《生活大爆炸》...

直接盗用了网友很多原创段子。

面对质疑,他们在2012年发表公开信:可以赔偿段子手的报酬。



问题是,除了“网络上的段子原作者”,那些美剧怎么赔偿?

问题是,难道《爱情公寓》只抄袭了“段子和梗”?

拜托,连分镜都是一模一样的。



我们知道,2020年,第五部《爱情公寓》将上映。



不要误解我。

先生并不是宣扬“一次抄袭,永不使用”。

我们中国人更坚信“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但前提是他们知道这是错的。

2006年,作家张悦然在得知郭敬明剽窃后写道:

“郭敬明事件”的灾难不在于抄袭本身,而在于敲打整个社会的回声。冷漠,没有负罪感才是最可怕的。

“赔钱不道歉”的思维模式,是文学被商业化操纵的必然后果。

你击中了要害。

这种说法有什么意义?

是的,成功(以后)会让抄袭者毫无压力。

反正骂也是“通俗”,罚款也不过是“九根牛一毛”。

同样,如果不对造谣者和抄袭者给予警告和惩罚,那么在“成功”的诉求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拿着抄袭的大刀去碰瓷器创作者。

反正骂也是“受欢迎”,打“耳光”一般也不用赔钱。

而这种“成功”会为后来者树立榜样。

回到五维记忆和哪吒之争。

是否抄袭尚无定论。

维权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没必要过度嘲讽。

在表演者的微博上,她说:争执中最怕的不是吵架,而是不说话!



确实如此。

但是先生,也有必要提醒你。

作为一个创作者,你必须知道“抄袭”是对另一个创作者的多少指责。[/s2/]

有时候很害怕,“造谣一张嘴,造谣断腿”。

提个建议。

下一次,当你指责“剽窃”时-

如果你能给出更有说服力的细节。

有没有可能把相关信息交给第三方,或者更专业的人去判断,然后再去指责?

甚至,不就是直接用法院传票告知对方你涉嫌抄袭,而不是想办法先抓住舆论热度吗?

先生,我相信这个舞台剧的初心还不错。它收集了20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将其纳入自己的表演,并通过视听娱乐传播文化。

可是现在,各种用心和努力都没人管了。

大家谈的都是临摹还是碰瓷。

大家都在说好人是傻还是坏。

也许吧。

确实可以在短期内刺激人气和上座率。

但是从长远来看。

受损的是你。

侮辱的是艺术。

走了,还是真心喜欢艺术的观众。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