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千千万万,每一双鞋都有合适的人。全位置排行榜更新了,外线也打完了。接下来是内线排行榜。
因为现代篮球风格的变化逐渐倾向于团队篮球,位置逐渐模糊。那么我们这期的主要选择就是里面54号位和3号位的鞋子。这三个职位侧重于减轻地震、稳定和保护。
这个单子一定是我们自己穿过的鞋。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上市的鞋子不在范围内。去年进入名单的人不会出现在其他名单中。所有的选择都是基于我们自己的经验,仅代表我们自己的观点。
俗话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仅供参考。同时,本期还会有球鞋黑榜的盘点。
文鞋对内线锋线名单的评论
(减震、稳定性)
TOP1
Asics入侵Nova(689元)
点击图片回看评价↑↑↑
和2020顶级内线名单里的Nova Surge一样。相同的中底性能和中底配置。每一步都有完美的缓冲和坚实的感觉。防侧翻也是很优秀的性能,整体抗扭能力毋庸置疑。稳健是这双鞋的风格。而且球鞋脚型的贴合度要好很多,但是对于细脚来说不太合脚,标准脚需要试穿和改尺寸。
缺点:鞋楦较宽,前脚掌的包裹性和支撑性较上一款低(虽然亚瑟有多种鞋楦),耐磨性较差
TOP2
KT7/KT7伤害(619元)
点击图片回看评价↑↑↑
肯定很多人要问,KT7为什么在这里???其实原因很简单。全氮技术,智能Sam技术,完全不用担心这双KT7的减震问题。此外,这双鞋更稳定。一个完全扁平化的鞋底,两个超大的异形尼龙TPU和足弓的碳板可以给中底带来非常强的稳定性和支撑力。
【/s2/】缺点:需要更换鞋垫和鞋带,否则鞋面会夹脚,鞋垫会打滑。10mm前龙骨落差先低后高。对于宽脚鞋面,脚是卡住的。
前3名
宇宙合一(619元)
点击图片回看评价↑↑↑
全掌zoom stroble的气垫搭配限制整双鞋结构稳定性的侧墙泡沫,使得这类鞋的缓震极限非常高。而且这些鞋的整体包装要好得多。而且降低了前脚的重心。适合内线或前场投射地板流的球员。
缺点:防侧翻加宽不足,平脚、宽脚穿着不舒服。
好了,内线锋线榜首在这里。为什么不是TOP5?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们还没有测过AG2-X,AG2放在这个列表里不太合适,因为鞋跟垫还没满。和空攻击8...硬伤多,所以从名单上消失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由于客观原因,很多鞋厂和品牌都推迟了鞋子的上市,包括涨价。
NBA联盟的变化也让中锋不在内线卖鞋越来越明显。所以,这里面既有我们个人的原因,也有一些客观的原因。毕竟作为内饰鞋,首先你的缓震必须在净空或者满的水平。很多实用的鞋子其实去年就出现在我们的榜单里了。
我们来看看2021球鞋黑榜:
文鞋黑榜
(排名不分先后)
Nike Giannis不成熟信哥支线(369元)
点击图片回看评价↑↑↑
看到这个价格,大家都知道,肯定是一双不怎么滴水的球鞋。如果信哥3还有一波特别的适应人群,那这双鞋真的是拉到姥姥家了。鞋面包裹和鞋面支撑差,中底非常软。不要被300g的重量所迷惑,这双鞋几乎不能抓地、吸尘、拉裆、防侧翻。今年是一双臀部极度拉伸的球鞋。
Nike zoom Kobe 6proto (2209元)
点击图片回看评价↑↑↑
如果你要问我什么是带着感情割韭菜,什么是带着鞋型卖货,我一定会告诉你:zk6protro。你告诉我你从普罗托那里得到了一把锤子?更不用说更换前掌的气垫了,本身就很窄的ZK6,在减少泡沫进行压制后,最后的附着力更窄,再把减少气垫后的泡沫做的很软,使得这双本该低落差的护鞋在穿着的运动下变成了前高后低的鞋子。而且还失去了《保卫者》和《ZK》系列原本拥有的场地感和反馈感。
适当的收割鞋子的感觉,还有鞋贩子疯狂炒的价格,真的和吃人血馒头在国家发大财没什么两样。
耐克GT跑(639元)
点击图片回看评价↑↑↑
内场抓不住地,鞋面不够合脚,同时脚也会卡住。另外脚踝处包裹着0的GT RUN真的很无语。另外这双GT RUN在你打球和跑步过程中也会在足弓处缺乏明显的支撑,导致足弓下限,力线的偏离会产生剧烈的剪切力。1000多的GT鞋即使现在半价也还是一双黑鞋。
李宁裂变7(429元)
点击图片回看评价↑↑↑[/s2/]
本来不想说李宁的鞋。因为说实话,每当李宁不好的时候,一定是满屏的詹宁粉来洗。嘿,我不这么认为。我必须说实话。
裂变鞋充分体验了李宁如何学习耐克营销。哦,不对,是纪对你那么明显,然后位置还那么尴尬。你穿上它真的会光脚在球场上跑。鞋面的包装看起来不错,但真的和它老老实实说的一样:纸。没错,这种鞋的鞋面贴合度和强度真的弱如纸。穿起来一点都不安全。
而且这双鞋跟GT RUN也有同样的问题,脚弓处支撑很差,球鞋面塌陷。不仅力线歪,抗扭能力也堪忧。反正为了我粉丝的利益,你真的不应该把钱浪费在这双400元的裂变7上。好了,这个视频到此结束,喜欢的朋友一键三链接支持我。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