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邀请好友加入群(陌生人拉你进群,还发红包?小心)

智能手机时代,社交网络触手可及。“群拉”逐渐成为很多人网上交流的方式。通常情况下,“群拉”都是在认识的人之间进行,但最近在湖南、山东、北京等地,出现了陌生人“群拉”给福利的情况,有些用户确实在陌生人拉的群中抢福利,但这种“福利”是白来的。

陌生人“拉人群”发红包的“福利”背后有陷阱

今年11月,湖南省新宁县丰田派出所接到报警。举报人小何称,在使用一款名为钉钉的App时,被陌生人拉进了一个“福利群”,然后被骗。

受害人小何:我莫名其妙的在一个钉钉群里,没有收到任何他加我好友或者邀请我入群的信息。那个群里有一个人在发红包。我打开看看是不是真的红包。



虽然进了一个不认识的群,但是抢到的红包是真的。他在群里问是什么群,很快就有人回复了。

受害人小何:群里还有一个人说可以做刷单的任务。他给我们一个网站,下载一个叫“心怡”的App,去那里做任务,一天赚100-300元。



小何下载了钉钉群里别人推荐的App。注册后很快有人通过网络找到,告诉小何可以通过充值升级等级。级别越高,刷单佣金越高。于是小何分四次“充值”了43776元。没想到,第四次充值后,她发现钉钉集团推荐的刷机App无法正常使用



11月,山东淄博的李女士也遭遇了和湖南小何一样的骗局。陌生人把李女士拉进钉钉群,然后发红包,李女士抢了3.99元。然后,给红包的人有很多好处,让大家不要退群。后来,李女士还被指示下载了一个所谓的账单App,然后被催促充值



受害人李女士:我按照他的指示开始做任务,看到账户余额增加了。我记得是1300多块钱,但是取不出来。我一共给对方打了四次款。后来他说最低任务额度两万八千多,我就开始觉得不对劲了。

一方面李女士居然当场充值,另一方面却无法提现空人头账户。充值38000元后,李女士恍然大悟,报警。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未经允许被社交应用“围攻”会带来安全风险

利用网上刷单可以“躺着赚”的心理实施网络诈骗,并不是什么新套路。但在最近的案例中,反映出不法分子利用社交app主动“拉群”,受害者被迫加入群后被骗。骗子主动找上门来,不需要受害者同意就可以拉进群。这类社交app存在怎样的设置问题,被不法分子钻了空空子?



记者在官网搜索后,看到该软件描述的“5亿用户,1900万机构”的智能移动办公平台。记者下载了钉钉App,用手机号注册。在“钉钉App”界面,记者看到了“发起群聊”的功能。平台为普通用户提供了“添加手机号”、“面对面建群”、“扫一扫”、“手机联系人”等建群渠道;此外,平台还为用户提供了“创建新组织”的手段来拉群。



怎么邀请好友进微信群

在钉钉App主界面底部的“通讯录”菜单中,记者找到了“创建企业/组织/团队”选项。记者随机输入信息创建了一个“企业组织”,随后页面出现了“添加会员”的选项。按照平台推荐的步骤,记者随机输入了两个手机号,并用字母VV和CC命名成员名,随后页面提示成功创建群。当记者点进群时,发现刚刚添加的两个成员已经在这个群中了,不需要征求他们的许可



无需用户确认,钉钉App为陌生人提供建群、拉群等功能。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存在安全漏洞?记者尝试与钉钉官方App沟通,但拨打隐私公告2019版提供的人工客服电话后,被提示暂停使用该号码



记者根据其隐私公告2021版的要求,通过网络联系了钉钉App的在线客服。客服书面回复,钉钉App可以通过搜索手机号来添加员工,目的是方便企业和员工之间的添加。如果用户不接受这个操作,可以在用户设置中选择开启“添加我时团队需要验证”的功能。



据记者进一步查询,虽然钉钉App为用户提供了开启“添加我时团队需要验证”的选项,但该功能是默认关闭的。对此,记者向钉钉客服表示,该设置存在安全隐患,但对方并未给予正面回复。

专家解读:不能为了所谓的“方便”而牺牲网络安全保护[S2/]

记者分别在苹果和安卓上下载了钉钉App,发现不同操作系统下“添加我时团队需要验证”的设置功能是“默认关闭”的,也就是说,一旦用户在使用钉钉App之前并不知情,如果开启了该功能,就有可能遇到被陌生人拉的情况。有法律学者表示社交网络平台应该以用户信息安全为底线,不应该为了所谓的“方便”而牺牲网络安全保护[S2/]。

记者在网上搜索时发现,近日,有用户在网上留言,表示自己经历过被陌生人“挤”的经历。来自成都的陈骁最近被陌生人拉进了一个钉子户群体。看到有人发单广告,她就警觉起来,在钉钉群里提醒大家不要上当,但消息一出,她就被踢出了群。



后来她通过在线客服向钉钉App举报。当她询问客服为何“被陌生人拉”时,对方发来截图称,陈骁可以在设置中开启“团队加我需要验证”的功能,从而拒绝“被人拉”。当陈骁问为什么这个功能没有在App里提示,并且默认关闭?钉钉App客服回复:“大家都开启了需要验证的功能,会严重增加沟通成本,不如直接默认开启”



在钉钉的隐私政策中,记者也查询到了这样的解释——“对于使用钉钉作为线上移动办公、交流、协作工具的企业用户,有权作为代表企业组织的个人信息处理者,以终端用户的身份处理您的个人信息,包括委托钉钉给管理员开通、管理和使用钉钉服务,实现线上移动办公”。



默认群主可以以降低沟通成本为由,不需要对方同意就可以“拉群”。这个设置有什么问题吗?有法律学者表示这一设置违背了《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今年实施的民法典中也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入、揭露、公开等方式侵犯他人的隐私权。有法律学者指出App的功能设置已经涉嫌违法,需要及时处理,避免更多用户利益受损

主编:秦虹文字编辑:董标题图来源:IC照片图片编辑:向剑英

来源:作者:央视财经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