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自动加好友怎么回事(告诉你一个秘密:领导主动加我微信了!)

年关将至,各地不法分子冒充领导,以借钱为由实施诈骗的案件高发,是近年来受害人数和损失最大的一类电信诈骗案件。在这类诈骗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盗用领导头像,假借领导名义利用QQ、微信主动添加受害人,以转账不方便为由,要求其帮助领导转账实施诈骗,诈骗多次成功。随着春节的临近,这种领导欺骗再次席卷全国。





案例回顾


案例1

最近在刷的时候,王先生被一个自称是镇党委书记的人加为好友。聊天后,对方让王先生加他的微信,方便联系。没多久,“秘书”就说亲戚急需用钱,想让王先生帮他们转钱,以便以后能把钱拿回来。很快对方给王先生发来了转账8万元的电子回单。王先生信以为真,于是向对方提供的亲戚账户转了8万元。此时对方准备向王先生借钱,但最后一笔钱还没到。王先生发现有问题,打电话询问,被对方拒绝。发现被骗后,王先生立即报案。

情况2

2021年10月31日,何先生通过手机上一个自称“领导”的微信好友申请。“领导”先是以关心当地产业扶持政策的推进为由,与何先生打了招呼,然后表示自己不方便“出面”,急需何先生帮忙转账,并要求何先生提供银行卡号等信息。何先生说,他准备直接把钱转给“领导”,但想起前段时间看到泗洪警方的防骗宣传。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是去派出所确认了一下。果然,当民警调阅聊天记录时,确认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领导”的诈骗手法。随后,何先生在警方的解释下,亲自删除了自己的微信好友,并下载了国家反诈骗中心APP。

案例3

1月22日,老板杨被骗28万元。当天早上,杨收到一个微信好友的请求,头像和镇上某领导一模一样。犯罪嫌疑人补充后称要给领导转账,安排转账款24小时到账,并发来截图(其实是骗子PS的假转账截图和一条扣款短信),要求杨替换转账28万元。杨给领导打电话未接通,信以为真转账28万,后被犯罪嫌疑人拉黑。

案例4

近日,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姗姗(化名)在睡梦中被一通电话吵醒。对方声称“我是你的领导”,听起来很像她的上司孟主任。虽然口音略有不同,但珊珊想到孟主任最近做了牙科手术,可能是声音变了,让她起了疑心。第二天早上8点,她刚到单位就再次接到“孟主任”的电话。虽然有些人不愿意出钱,但山平时对孟院长是敬畏的,不敢多问。再加上对方反复强调保留好凭证,可以报销。珊珊不再怀疑,半小时内在ATM机上分三次给“孟主任”转了3万元。经过核实,我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欺骗分析


1。冒充领导主动加好友


骗子通过非法渠道窃取公民手机通讯录中所有联系人的联系方式,然后准确无误地发送信息。骗子对单位的组织架构、人员构成、联系方式了如指掌,通过网络查找领导的个人照片(如公开照片),以实名或XXX的局长、秘书为昵称,通过微信或QQ大面积“撒网”,伪装后添加相关人员为好友。




2。随和的谈吐和更近的距离


骗子甚至以关心企业的口吻主动提出帮助受害人解决困难,大大降低了他们的警惕性,取得了受害人的信任。




3。言归正传,要求调动


然后以项目融资、资金周转、人办事不方便等各种理由诱导受害人转账。一旦受害人转账或者汇款,就落入骗子的圈套,对方就会拉受害人脱离联系。在过去的案例中,一些骗子骗走了受害人所有的银行卡金额。第一次转账后,他们利用银行业务时间延迟或伪造ps转账账单取得信任,诱导受害人再次操作,以此来长期钓大鱼,骗取百姓钱财!





来自网警的警报


1.面对所谓的“熟人”、“领导”通过社交软件、短信等各种理由诱导你汇款,一定要通过电话、见面等方式核实确认。不要未经验证就转账,更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2.对“给领导打工”“建立私人关系”的信息要更有鉴别力。不要轻易相信所谓“领导”开出的“优惠”条款,更不要被“人情”所诱惑。

3.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不要泄露自己和家人的个人信息,不要向陌生的银行账户转账。如果真的需要转账,一定要仔细核实对方的账户、身份信息和转账原因。


来源:江苏网警

微信自动加好友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