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么买到热搜的?
微博热搜是八卦的源头,明星的竞技场,吃瓜的风向标。传说很多热搜都是用钱买的,热搜是为了热搜。我在等吃瓜的人,我要吃的清清楚楚。那么如何才能知道热搜有没有买呢?
首先我们问了退烧药搜索是怎么产生的。
世上本没有路,但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你觉得热搜是这么来的吗?不对!
所谓的热搜并不是真的搜出来的。热搜绝不是很多人之间的纽带。一次在搜索栏输入相同的词,点击搜索成为热搜,纯属巧合。看看那些奇怪的热搜词。谁会突然想到那些话?更别说一堆人一起抽搐了。
姚笛事件导致微博服务器瘫痪,热搜词是“周一见”,没有人会在闲下来的时候突然想起“”这个词。然而这个热搜词却非常成功,让人迷惑,也让人着迷。每个人都想点击进去,看看除了周一上班见老板之外,还能看到什么。显然,有人精心设计了这个入口。
所以热搜的过程是这样的:先是有人建立了一个话题,也就是“周一见”这个词条,然后很多人就用这个话题发帖,以发帖时加上“#周一见”的形式,然后这个帖子自然就被收录到这个话题里,然后很多人参与阅读和讨论。于是一个热搜应运而生。
决定热搜最重要的三个指标是原创作品数、读者数和讨论数。这些数据都是可以买到的,我们这些吃瓜群众也会不自觉的参与其中,火上浇油。
有话题的帖子越多,原创人数越多,参与的人也会越多。只要你点击这个热搜词条,浏览15s以上,就会被统计为阅读人数。万一一个帖子引起了你的兴趣,你评论几句,恭喜你!又贡献了这个热搜,你的评论会计入讨论数。
一个话题的“原创数”、“阅读次数”、“讨论次数”三个指标会相互促进。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权重进行加权计算后,得到的数值会进行排序。随着数值的增加,词条会进入热搜榜,引起更大的关注,使词条不断攀升。
如果单位时间内这个值的峰值越大,热搜排名越高;如果峰值不高,但持续时间长,可能达不到榜首,但能在榜单上呆很久。
这是热搜的基本原理。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看到如何购买热搜了。有些是热搜买的,简单粗暴。随便弄个话题,三个指标都不高,直接空降低热搜榜。
这种人傻,钱多,最容易被发现,所以容易翻车。
只要你点开题目详情看一看,原本也就一两百号,阅读和讨论都很有限,却突然在热搜前几。基本上是我买的。
还在犹豫,可以点击这个词条下面的热搜词条看一下,如果这个比下面几个低的话。这是很有问题的。看话题主持人,比如话题和剧情有关,话题主持人是剧官微,就是毫无疑问的热搜买。
隐藏的是,我们会找很多营销号同时发,一起炒话题,对原号进行改进。这个话题在网上铺天盖地,自然阅读和讨论就会上去。
这次热搜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所有的文案帖子都差不多!
似乎每个人在同一时间都有着同样的灵魂,在同一时间,generate表达了同样的感叹,用同样的话语表达。
所以只要点开题目,看看下面一水的营销号,发个同款,就可以确定是热搜了。
更何况是买讨论度的热搜。原数正常,讨论度极高。只要排名前人数够,时间够,阅读数总会上去的。
讨论度高,说明用的是传说中的水军。它们大量出现,评论被转发,造成一种虚假的繁荣,异口同声地吹嘘或诅咒。
这个特别具有欺骗性,因为这是在伪造舆论,俗称“有节奏”。立场不坚定的网友明明认为是黑,但大家都说是白,就会产生自我怀疑,不敢出声,也不敢跟着说。
那么是不可能发现这一点,还是即使有怀疑也无法锤出来呢?其实是有瑕疵的。
这种水军的回复往往漫不经心,评论是万金油,放哪儿都行,比如捧着就说“牛逼”、“yyds”、“支持”,踩着就说“有这种人”“滚出娱乐圈”“恶心”。
没有这种真实的感受,也没有针对事件本身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水军,按条收费,拿钱走人下一份工作,怎么可能有个性化服务,甚至很多都是机器号,通用评论可以复制粘贴。
可能有人会觉得,不能确定是水军。人们不能简单地评论吗?那我教你一个小技巧。
随便找个评论比较多的帖子,下面有很多万能评论。你可以点开这些评论号的首页看一看,你会惊讶的发现他评论了很多话题,有些是热搜,有些不是。但是,他整天评论,对各种无关的话题不厌其烦地发言。
然后点击下一个评论号的首页,神奇来了!你会发现这个评论号的话题和上一个惊人的一致!
甚至那些没有热搜的话题都统一出现在这些评论号的微博里。也就是说,他们在浩如烟海的话题中大海捞针,同时捞出了一模一样的一堆话题来评论。是不是很神奇?不惊讶吗?
其实所谓的热搜,看看就好,别当真。当然,你再看的时候,不妨鉴别一下热搜的真伪,做个聪明人。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