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在连锁健身房的某个门店办了卡,很多门店和私教的推销电话就会接踵而至,以推荐优惠活动的名义劝说续卡买课;房产中介一旦留下卖房或买房的信息,恐怕会迎来整个中介行业持续不断的集体“问候”...在个人信息缺乏有效保护的今天,接各种推销电话,回复“不需要”,几乎成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今年1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为终结类似“骚扰”提供了可能。规定:个人有权撤回对个人信息处理的同意,撤回同意后,个人信息处理人应当主动删除个人信息;当个人信息处理者停止提供产品或服务时,应主动删除其个人信息...简单来说,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删除其个人信息,停止无休止的销售骚扰。
今年5月,上海某连锁健身房威尔士健身的张先生(化名)的健身卡到期。为了避免接到推销电话,他主动给健身房打电话,要求对方在11月1日规定实施后,将自己的个人信息从系统中删除。张先生的要求能满足吗?
从未删除“无频道”
张先生告诉记者,从今年5月份开始,他就接到了很多威尔士健身的销卡电话,原因是他的会员卡到期后没有续签。电话来自不同的商店。“商店之间不互通信息。这家店被拒了。后来另一家店又打电话来,很烦。”判断,张先生的个人信息已被多家门店访问,并列为有价值的潜在客户并重点“关照”。
早就知道《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于11月1日实施。为了不再接到推销电话,没有续卡打算的张先生第一时间找到了办卡店前台,要求对方按照规定删除办卡时留下的个人信息。但是前台告诉他不能,因为个人信息数据是存储在总部,不是卡店。而是张先生拨打威尔士健身的“400”号码提出要求,客服也告诉他办不到。理由是“从未删除”和“没有运营渠道”。
“会员到期后,继续保留会员的个人信息用于营销推广,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无可厚非,但这是一个很大的隐患。“张先生说,他留在健身房的,除了姓名、电话等基本信息,还有身份证照片、身份证号等一些敏感信息。除了推销可能造成的骚扰外,这些信息能否妥善保管,以各种理由泄露出去,还是个未知数。”会员的销售人员可以得到会员的个人信息。我们如何确保它们不会被用于其他目的或包装出售?“张先生认为,条例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在停止提供产品或者服务时,应当主动删除个人信息”。正是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信息泄露事件,企业才应该主动执行规定。
但张先生告诉记者,从11月1日开始,他先后5次与健身房交涉,均无果。其间,他还两次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健身房管理未履行监管要求,要求相关部门介入,督促企业遵纪守法。但是,11月10日下午,他还是收到了健身房的双十一促销短信...
删除信息和取消信息的困难是常见的。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也提醒了很多公民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在停止一些平台和商家的服务后,要主动要求对方删除自己的个人信息。解放日报上官记者从“12345”了解到,最近像张先生一样严重的市民还真不少。然而,很少有平台或商家能积极响应市民的诉求。
朱先生和蒲女士近日也向“12345”反映,他们两人不久前都在“前程无忧”网站注册了求职账号,并上传了简历。没想到,骚扰随之而来。朱先生说,上传简历后,他接到了很多保险公司的电话,询问是否考虑做保险销售。仔细询问后得知,这些公司表示是从另一家名为“招聘狗”的网站上看到了他的简历,这说明简历信息已经从“前程无忧”网站泄露到了其他网站。蒲女士说,虽然她在“前程无忧”平台上设置了“保密”简历,但保险公司仍然不知道从哪里得到她的信息,打了10多个“骚扰”电话。他们质疑“前程无忧”在个人信息保护措施上存在漏洞,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平台要尽快为他们在公开渠道查删简历信息。
网站如何回应他们的要求?记者拨打了“前程无忧”的客服热线。客服人员告知,网站上市民上传的简历是默认开放的,企业可以搜索;如果不想被发现,就设置保密状态。为什么设置了保密还会被骚扰?客服人员表示不知道,并表示不放心可以自行删除上传的简历。“删了简历怎么找工作?平台不能提供更安全的信息保护措施吗?”朱先生和蒲女士对此表示不满。
高先生前几天还打电话给网易,提出网易因暂时不玩网易运营的网络游戏《魔兽世界》而删除游戏账号绑定的手机号码信息。他告诉记者,网游账号是实名注册系统注册的,并提供了邮箱、手机号、身份证号、姓名等一系列个人信息。目前由于工作忙,暂时不玩了,但不排除以后会继续玩。所以他希望网易删除上述信息中的手机号,避免接到骚扰电话,其他信息可以用我的账号保存。网易回复只能提供改号、绑号的服务,不能单独为他删除一条个人信息。“如果非要删除,只能注销整个账号”。高先生不解:“删除某些个人信息没有技术难度,也不影响账号实名登记制度。企业不配合有什么违法要求吗?”
此外,更多市民反映,接到骚扰电话后,要求对方删除个人信息遭到拒绝。市民何女士反映,她近日接到一家名为“鸿喜蕾”的教育培训机构的推销电话。她从未与这家机构有过接触,并要求对方删除她的个人信息,停止拨打推销电话。对方听说她直接挂了电话...
如何尊重用户的“被遗忘权”?
面对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后消费者提出的个人信息删除要求,商家和平台何时能提供处理渠道?
11月17日,记者采访了“威尔士健身”的一位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条例实施后,威尔士健身曾就条例中的规定进行过讨论。针对张先生的要求,威尔士健身给予了肯定的答复,表示将从明年1月1日起采取全新的个人信息保护措施:对于用户的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健身房在开卡时不会直接采集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脱敏信息,而是调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脱敏信息,比如通过支付宝平台进行实名认证,这样健身房系统中只保留脱敏的个人信息;同时,威尔士还将加强用户手机号码的信息保护。系统中呈现的用户手机号码会被脱敏,部分号码会被替换为“X”,以防止销售人员读取手机号码后擅自打电话推销。此外,该负责人承诺,会员到期后,健身房将按照规定删除所有个人信息。
11月1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网络数据安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再次规范了网络数据的处理活动,包括平台收集、掌握、处理用户数据的行为。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出台,可见个人信息保护监管趋严。对当前普遍存在的肆意过度收集用户信息、不重视加强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不尊重用户个人信息权利等行为将进行规范,商家或平台应及时改进,不能对用户的合理诉求视而不见。
2019年以来,上海市消保委一直高度关注各类app收集和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问题,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建生认为,企业在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时,应遵循最低必要、知情、同意三原则。所谓“最低必要”,是指需要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时,不需要收集,用多少就收集多少;同时,我们必须通知你。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企业不仅要告知,还要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让用户知道个人信息的处理规则。最后,很多企业虽然提供了信息收集说明,但往往简单粗暴地限定“未经同意,我们不能使用”,这是一种“霸王条款”。该法实施后,用户在充分自由的前提下,有权做出自愿、明确的同意或不同意。个人撤回同意的,个人信息处理人应当主动删除个人信息。
上海市消保委建议,企业应尽快深入学习个体保护法的立法精神和合规要求,设置便捷的入口和通道,充分保护个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的消费者的权益。
主编:毛锦伟文字编辑:毛锦伟题图来源:Tuworm创意图片编辑:万图
来源:作者:毛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