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多久自动确认收货记录(拼多多被央行确认无证经营支付业务 还为赌博平台提供收款服务)

在拼多多买的手机是真的吗?

在拼多多买的化妆品是正品吗?

在拼多多买的衣服质量能守住吗?

2015年出来的拼多多,赶上了3-6线城市,限时秒杀、砍价、开红包、现金签等一系列营销操作。,让这颗后起之秀迅速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于2018年7月26日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但拼多多却不断被贴上“假”、“假”、“假”等负面标签。还有人说,如果说雷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那么拼多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我可以为你改变。”

今天用实际行动证明,拼多多的问题不仅仅是“傍名牌”、卖假货,更是因为“二次清理”而无法回避的问题。此外,互金通讯社发现,拼多多最近因为非法赌博平台服务,被不少用户投诉。让人不禁想起网友们喜欢用来表达自己复杂感情的话:“秀儿,坐下!”

央行多次确认拼多多无照经营支付业务



电商平台规范支付牌照已经成为行业共识。这是意料之中的。我们知道,没有支付牌照的电商只能自营。一旦有其他商家参与到他们的平台上开店卖货,客户交的钱会先去平台,再由平台结算给商家,这样就形成了央行严禁的“清仓”模式。

就在刚刚过去的12月3日,有知情人士透露,上海央行近日对拼多多的无证支付业务进行了回复,确认拼多多存在无证支付业务,目前正在整改。企业调查显示,拼多多创始人为黄征,运营方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

拼多多多久自动确认收货

事实上,这并不是拼多多第一次站在“清理”问题的风口浪尖。2017年以来,相关部门对拼多多的主体公司——讯盟公司进行了调查取证,发现该公司存在无证支付业务,已要求其进行整改。2018年12月10日,有商户称已向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举报平安银行、拼多多涉嫌“二次清算”、无证经营支付业务。

此前,14部委制定下发的《非银行支付机构专项风险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无证支付业务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无牌照的银行卡收单核心业务。一是独立进行商户的资金结算,即所谓的“清理”行为。无证机构基于平台对接或大商户资质接入支付机构或商业银行,留存待商户结算资金,自行进行商户结算;二是无证机构或企业从事其他收单核心业务,包括特约商户资质审查、签订受理协议等经营活动。

第二类是未经许可的网上支付业务。一是采取“大商户结算”的模式,即先将用户的支付资金转入网络平台账户,再由网络平台结算给其平台下的商户;二是开通一类支付账户的电子钱包,具有充值、消费、提现等支付功能。

第三类无证多用途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一是单用途预付卡机构擅自扩大应用范围,实现跨企业商户应用,如一些地方的公交单用途卡跨域、跨区域扩展;二是无证机构发行和受理跨法人、跨领域、跨地区使用的多用途预付卡。

对于昨日曝光的“清理”风波,拼多多回应称,早在2017年,拼多多在接到央行上海分行的指导后,引入具有支付清算资质的平安银行进行资金托管结算全过程,拼多多不再触碰交易资金。对于支付牌照的收购,拼多多确实有这个意愿和计划。事实上,关于回应中提到的事项,拼多多之前也提到了同样的说法,确实有消息称拼多多正在寻求收购第三方支付牌照,交易标的为上海PayPal信息服务有限公司,PayPal支付牌照估值可能在5亿-7亿之间。但是仍然没有进一步的进展。

掌柜财经通过实际操作发现,目前拼多多苹果支持的支付方式有微信支付(财付通)、Apple Pay、QQ钱包、支付宝等。



国库金融业务截图

但央行发函确认拼多多存在“清理”行为,也就是说拼多多不持有支付机构牌照,目前的“大商户”模式是央行217号文明确禁止的“清理”模式之一,大商业模式是什么?也就是说,在拼多多与财付通、支付宝的合作模式中,拼多多成为了一个“大商户”,通过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接收客户从自身支付的货款,再结算给入驻平台的商户。拼多多的行为也意味着在平台上消费的上亿用户和所有商家的资金将面临极大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记者发稿时,掌柜金融已经注意到,在拼多多的支付流程中,支付对象显示的收款人已经从“拼多多”变成了“拼多多平台商户”。交易完成后,显示的场景也是拼多多平台商家的。

无论如何,已被确认无证经营支付业务的拼多多应正确认识到,无证机构在商户和客户开发、技术设施、终端设备、客户信息管理等方面缺乏安全保障措施。,容易引发客户信息泄露、账户信息侧漏等风险,以及伪卡、盗刷等风险事故和案件。,而且是对客户和行业的极度不负责任。

变相收割用户为非法赌博平台提供收款服务

凡是被称为“秀儿”的人,都有数不尽的“想不到”。

当然,拼多多也不算少。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处于“热搜”状态的拼多多,也被不少用户投诉为赌博网站提供收款服务。一位号码为CN1517397的用户在Juju投诉:“我被赌博网站诱导充值,拼多多为其提供收款账号。请问拼多多为什么不查商家?随意提供支付渠道?我现在的要求很简单,就是把诱导我充值的金额还给我。”

根据用户提供的截图,其在几个月内多次被非法赌博平台诱导充值,拼多多为这些平台提供收款服务。但在用户和拼多多提供的截图中,对方客服并未正面回应此事,目前投诉状态也显示为“未解决”。

另一位用户称,他被非法赌博平台诱导充值300元后,收款人显示为Pinduoduo。当用户在交易一小时后发现问题,联系拼多多终止交易。拼多多表示交易后不到一分钟就收到了货,所以无法退款。



这位用户提供的另一张聊天截图显示,很多用户都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帮忙扣钱的平台都显示为拼多多。用户投诉后,有的退款成功,有的还是不成功。



据财金统计,目前共有269名用户联名发起对拼多多的投诉,均为在赌博平台上被诱导充值,收款人为拼多多。截至记者发稿时,所有投诉仍未解决。







【写在最后】对拼多多的认识,源于一瓶“特仑苏”牛奶。当时我去了还在县城教书的姑姑家拜年。她随手拿了一瓶热牛奶,没仔细看。看起来和正品特仑苏没什么区别。阿姨特意强调:“我是在拼多多买的,省了45块钱。”喝了一口,有点迷糊,感觉到一股奇怪的味道。仔细看看,“特仑苏”...天秀。

后来在品多多看到越来越多卖假货山寨的新闻,提起品多多,我也会和很多人一样,从心底里觉得是“同一天”。但是数据不能骗人。无论怎么变,依然是亿万人消费的选择。可能真的回答了那句话:“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

只是“清理”、为赌博平台提供催收服务的消息不断传来。拼多多会意识到自己在挑战监管部门的底线吗?

风很大,很管用,很珍惜。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