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网讯(通讯员胡佳瑶记者姜)一诈骗团伙招募多名“话务员”,冒充“客服”拨打诈骗电话,骗取张某元等19名被害人钱款共计人民币113万余元。经黄浦区检察院提起公诉,黄浦区法院以犯诈骗罪判处谢某航等3人有期徒刑12年至5年,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判处盛、赖某兴有期徒刑3年至1年3个月,并处罚金。
图说:5人诈骗团伙“关系图”黄浦区检察院供图
一步步陷入陷阱
“喂?你好,是杨女士吗?我是淘宝xx母婴店的客服人员……”2019年8月,杨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淘宝客服”的电话,称杨女士购买的童装甲醛超标,急需召回,现在正在退款。
“我自己不会上当,但骗子准确地告诉了我购买信息,说孩子衣服有问题,我也就没多想就信了。”三十多岁的杨女士自以为警惕性比较高,是个网购达人,但还是一步步落入陷阱。
“你收到我们的退款了吗?如果没有,请添加支付宝客服账号。”杨女士加了之后,对方说“你的芝麻信用分太低,我们无法在支付宝退款。”“我该怎么办?”杨女士急了。“别担心,我们还有退钱的办法。”“假客服”很耐心很温柔:“请下载xx银行贷款软件,在这个软件平台上申请贷款,稍后我们会为您还清贷款,退费也在里面结算。”杨女士照做,贷款收益1200元。“假客服”劝说杨女士支付二维码,让杨女士扫码还款1026元,剩余174元算作退款,并承诺可以还清贷款,关闭通道。杨女士扫码付款时,“假客服”称操作有误,需要通过其他渠道退款。同样的,杨女士又借了8000元和7500元。扫码进入骗子账户后,没有“假客服”的消息。杨女士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接线员”冒充“客服”
2019年4月至10月,谢某航、谢某富、连某良等人在福建省某山上搭建帐篷作为诈骗窝点。谢某航是团伙头目。他非常谨慎。“诈骗用的手机一月换一个,电话SIM卡隔几天换一个,诈骗用的QQ成功后马上换”,招募多名“话务员”冒充“客服”拨打诈骗电话。被告人谢某福从被告人盛、赖某兴处购买姓名、电话、购物信息等公民个人信息,由接线员逐一拨打被害人电话。
接线员卢交代:“我平时一天打二三十个电话,成功过三次,最高的两万,最低的两三千。”谢某富还负责为“运营商”充值手机,提供收款账号、收款码、结算诈骗收入等。连亮,受谢某航指使,是诈骗团伙的后勤人员。他一般是“上山下山”接运营商,联系谢某福给手机充值,提供收款账号,把在淘宝购物的公民个人信息发给运营商。
2019年10月,公安机关将一个以谢某航为首的5人诈骗团伙抓获归案,涉案金额巨大,受害人遍布全国,社会影响恶劣。
谢某航等主犯到案后拒不供述自己的罪行,作案工具全部销毁,给案件事实认定和证据审查带来困难。
巩固证据基础
黄浦区检察院提前介入该案,成立联合办案组,针对该案证据链薄弱的情况,坚持引导侦查与自侦并重。该团伙涉及上百个手机号和QQ账号,均无实名注册,聊天内容未透露作案人信息,证明账号实际使用人成为案件的重点和难点。办案组通过线索梳理、还原、比对相关数据,进一步锁定谢某某等涉案人员身份信息,夯实了案件证据基础。
检察官提醒
第一,不要通过非官方渠道退款。现在正规的网购交易平台都有官方的退款渠道。如有疑问,及时咨询官方客服人员,确保退款交易安全。
第二,不要提供验证码和交易密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向公众发布。比如在交易过程中,如果对方索要验证码和交易密码,你一定要高度警惕,避免财产损失。
第三,退款时不要以任何形式转账。正规的网商和购物网站不需要预先支付任何费用,也不会要求客户通过网贷平台借钱来完成退款过程。因此,一旦对方在退款过程中提出任何形式的贷款或资金转账,都应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