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满足投资者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见证了货币基金、量化策略基金、股指基金、FOF等各类公募基金产品的兴起和成长。不同创新产品的特点是什么,投资者应该如何选择,具体策略应该如何把握?
11月3日,财富直播间邀请景顺长城基金副总经理、量化与指数投资部总经理李,以及环球基金投资与金属加工部总监、养老金管理部总监林,分享量化策略基金与的投资。分享嘉宾认为,宏观上,宏观环境总体稳定,市场轮动加速,量化投资可能迎来较好的机会。主动管理型投资者也应该坚持自己的投资策略,不要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随波逐流”。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量化基金和FOF都有分散投资的作用。投资者可以通过长期坚持定投来减少择时压力,从而获得满意的投资回报。
宏观环境总体稳定,市场轮动加速
今年以来,市场大起大落,分化严重。一方面,宏观经济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下行压力一直困扰市场。另一方面,年初以来市场热点频出,从互联网反垄断,到教育培训“双减”政策,再到某房地产公司债务危机,再到最近热议的全球电荒。各种热点对相关板块的表现有阶段性的推动,投资难度加大。
对于宏观环境,李认为,未来随着国外疫情的控制,中国出口将遭遇挑战,同时国内房地产投资将放缓,经济扩张动能可能衰减。虽然近期PMI等指数显示流动性总体宽松,但从相对偏紧的信贷环境向宽松的信贷环境扩散需要一个过程,从利率向信贷扩散不可能一蹴而就,流动性宽松的效果还有待观察。
“未来整体环境还是比较稳定的。从长远来看,这将是一个由创新和技术驱动的趋势。长期的经济增长需要由技术创新来驱动。权益类市场可能存在结构性机会,但预计系统性行情不容易出现。”李对说道。
郭怀泽对宏观经济没有定性的判断。他表示,疫情爆发后,市场一度对宏观经济过度悲观,随后的经济反弹出乎意料。今年7月份之前,我对经济非常乐观,但后来发现经济数据下行,现在处于悲观状态。
“所以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步一步来。目前的宏观数据真的不是特别亮眼。”林怀说。
对于投资机会,李进行了量化分析。今年2月份之后,白马股大幅回调,周期股继续表现,后期周期出现回调,新能源表现强劲,市场风格变化较大。在这种情况下,量化策略是有益的。
在风格和行业轮动的情况下,量化可以通过分散配置和多维度选股带来更好的收益。在流动性宽松的背景下,未来投资宽度可能继续扩大。在不存在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预计股票和债券会有较好的投资机会,有利于量化投资。
郭淮坦言:“其实每年的投资都没那么容易。有时候很难获得相对收益,有时候很难获得绝对收益。”
他表示,今年市场热点切换过快,整体涨幅有限,轮动投资难度较大。但投资策略是建立在整个投资组合构建的思路和框架之上的,很难根据市场的快速变化而不断改变投资策略,我也认为这种方式不可取。如果做一段时间的趋势交易,然后做一段时间的量化选股,再转做一段时间的宏观对冲,这种投资方式长期来看可能很难胜出。
分散配置可以帮助投资者保持利润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分散投资,不重仓豪赌,是实现长期稳定收益的重要策略。在目前市场上的产品中,量化产品和FOF在分散投资方面具有显著的特点。
据林淮介绍,FOF作为一个产品类型,首先可以帮助投资者解决基金选择难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的基金种类和基金数量非常多。普通投资者很难在8000多只基金中选择一只或几只基金来满足自己的投资需求,而FOF是一个专业的团队,专门做基金研究和基金匹配,相当于把专业的事情留给了专业的人。
其次,FOF是由一篮子基金组成的投资组合。投资经理在选择基金时,注重资产配置风格和收益来源的多样化,在不降低预期收益率的前提下,降低整个投资组合的波动性。
第三,在风险管控方面,FOF会做一个相对分散的配置。例如,如果投资者持有单只债券基金,债券产品的违约会对债券基金的净值产生很大影响,而FOF由于单只基金在投资组合中占比相对较低,对FOF净值的影响非常有限。
事实上,量化基金的背后隐藏着分散投资的逻辑。李介绍,景顺长城量化投资是以基本面投资为主,辅助其他技术面。本质上更多的是为了企业的估值修复和利润增长赚钱。
“从长远来看,你必须在一个好的公司中成长,当然,你可能需要在中间做出一些改变。”李表示,通过多因素评分法,可以选择更好的公司,同时投资组合会考虑到相应的风险敞口,适当降低投资组合风险,降低股票之间的相关性。此外,还应考虑交易效率和交易成本,通过优化进行均衡配置。
对于量化基金,从长期来看,李表示,希望提供一种性能优于基准收益率的较低级别的资产配置工具,可供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或有养老需求的投资者进行中长期配置,取得较好的投资效果。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分散投资是一个很好的投资策略。李说,分散和集中是一个相对的说法。公募基金可以一直持有10只股票,但可能会遇到较大的波动风险。如果你持有30只左右的股票,基本上可以让投资组合更加充分分散。
从定量的角度来看,它的优势在于策略的纪律性,不受个人情绪的影响,找到客观规律后可以有效运用。通过分散投资,比如持有100只以上的股票,可以大大提高投资组合的稳定性或者投资效果。
“通过一定的分散,可以有效降低波动性,较大程度上保留收益,也可以使投资者在可容忍的波动范围内长期持有,最终提高投资收益”,李说。
林认为,如果说分散和集中体现在一个产品的净值表现上,那就是超额收益的稳定性和波动性之间的关系。股权集中度的提高并不一定显著提高收益率。资助“海王”的方式并非不可取。如果持有市场所有的资金,也可以获得市场的平均收益,长期来看收益水平并不低。
但是,分散不仅仅是持有大量。以FOF为例,分散主要体现在基金风格和盈利模式上。普通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分散投资问题不大,但分散投资也需要一些研究和深入分析。
长期定投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分散投资可以更好的降低投资的波动性。与传统投资方式相比,量化投资和FOF投资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不同的投资体验和感受。对于具体的投资策略,有哪些方法更适合普通投资者?
李认为,从数据上看,可以发现基金产品的长期收益是不错的,但持有人的收益却不尽如人意。中国股票型公募基金年化收益在16%左右,但大部分投资者达不到这个收益水平。核心原因可能是大部分投资者无法承受波动,导致无法长期持有。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最好以长期资金投入二级市场,即即使遇到波动,也不会影响生活质量,采取赎回。如果市场波动20%或30%,你会感到紧张,那么你可以考虑适当降低投入资金的比例。
如果投资者有一套鉴别哪些基金相对较好的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风格,无论熊市还是牛市都能坚持持有,长期效果大概率会好。因为中国目前的beta整体上还在,Alpha比较充裕,长期投资大概率会好。
具体来说,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长期定投,可以在市场波动或者下跌的时候多投资,上涨的时候适当降低仓位。
李认为,年龄越小,可以主动承担一些投资风险。比如30岁,工作年限还有几十年,可以承受几个经济周期,可以适当多投资一些权益类资产。
当你年龄越来越大,比如准备60岁退休时,可以适当降低股票型基金的比例,因为越接近退休,对现金流的需求越高,很难承受大的波动。
郭淮认为,从家庭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投资者应该规划好投入多少资金到权益类市场。在确定投资比例的基础上,如果市场涨幅较大,可以略减,如果市场跌幅较大,可以增加。但增减时不要大幅度切换。
从收益预期来看,普通投资者应该做出合理的预期。当市场谈到年化15%收益率等数据时,是基于长期维度,投资期限要足够长,对短期回撤要有一定的容忍度。在市场仓位比较低的时候,他们要敢于加仓。
从基金选择的角度,不要只考虑近期市场表现相对较好的基金。短期业绩好的基金,未来不一定能一直保持业绩。
对于基金产品,在购买之前,首先要研究投资策略、投资范围、投资限制等基础。另外,对于主动型基金管理,也要研究基金经理,主要是投资风格和盈利模式。
在投资方式上,无论是基金还是股票,最好的方式都是“低买高卖”。但事实上,没有人能准确把握市场的低点和高点。很多人高买低卖。为了改变这种方式,通过不变定投进行投资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是最好的方式之一,虽然不是最优方案。
本文来自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