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曲靖日报-掌上曲靖
金秋时节,在宣威市宝山镇乐红村委会少旗山马铃薯繁育基地,记者看到村民们正在地里收马铃薯。只见村民们挥舞着锄头,在挖掘,他们把田里的一堆土豆翻到了地上。有的村民忙着捡土豆,有的忙着装袋,一派丰收景象。
“我在基地工作,一年能工作五个月。中午合作社还提供一顿饭,我一年收入一万多。我自己也种了6亩土豆,年产值近万斤,卖土豆收入万元。家里喂了8头猪,卖了1600块钱的小猪。过年的时候不得不杀了两头大猪。我觉得我的生活挺好的。”正在基地收土豆的乐红村村民惠作琼高兴地说。
乐村位于宝山镇政府东北部,距镇政府20公里,文轩线交通便利。国土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3439亩,人均耕地面积1.3亩,草山面积1.3万亩,平均海拔2400米。这是个典型的农业村。村民很难靠传统农业增加收入。为了增加村民收入,乐红村积极探索,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业。
2020年,乐红村将建设1000亩马铃薯种薯基地,这是宣威市农业农村局支持的项目。农业农村局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的种源,再承包给宣威市宝乐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主要种植品种有云书202、青薯9号等。宣威市宝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余说:“我们基地种了1000亩土豆,紫云堡种了100亩,今年又引进了320亩土豆,种了30亩。紫云宝亩产200公斤,普通土豆亩产2000公斤,紫云宝每公斤10元,其他土豆每公斤3元。该基地今年的产值为300万元。基地属于季节性就业。农忙季节,基地平均每天有25个人干活,女工70元,男工100元。下一步,我们要扩大种薯的种植面积,把好的种薯降价卖给老百姓,让更多的人和我们一起种。如果他们卖不出土豆,我们就帮他们卖,希望能带动更多人一起致富。”
余告诉记者,乐红村气候高寒,马铃薯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有红壤、紫色土和黑土。三种颜色不同,营养成分不同的土壤,可以种出不同口味的土豆。马铃薯生长周期长,没有任何工业污染。最重要的是还保持着当地传统的耕作方式,没有农药,没有污染,所以土豆口感好,质量好。同时,乐红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但所有适合种植土豆的地块基本都是坡地,所以即使在多雨的年份,这里的土豆水分也不重,可以很好的储存。紫云宝是宝山镇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又名“黑土豆”或“转心屋”。是宝山镇独特的地理气候形成的中国唯一的特色马铃薯品种。多次在昆交会上受到客户和专家的好评,并获得2003年广州国际食品工业展览会金奖。
走进云南健水海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养殖场,记者看到,养殖场建在乐红村的万亩草山上,数百头奶牛在宽阔的草山上悠闲地吃草,一派草丰腴肥牛的景象。公司负责人朱庆说:“我们养殖场养牛8年了,养殖场有奶牛186头,帮助15人解决了就业问题,每年发放人工工资30多万元。养殖场的牛一般都是放养在草原里,青储饲料主要用于过冬,青储饲料是公司自己种的。”
近年来,乐红村因地制宜,发挥合作社的带动作用,不断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培育特色农产品,争取上级扶持政策,利用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和万亩草山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业。乐村现有专业合作社5个,种植中药材1500亩,发展马铃薯种植1810亩,合作社饲养山羊326只,奶牛186头。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何瑞说:“下一步,我们将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依托万亩草山大力发展养殖业,建设万亩草山旅游景区,发展生态旅游,增加群众收入。”
曲靖日报特约记者秦道雄通讯员周文/图
本文来自【曲靖日报-掌上曲靖】,仅代表作者观点。党媒信息国家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和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