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最大的知识问答社区,Zhihu.com因为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传播的信息等诸多问题被约谈。12月20日,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以下简称“北京市网信办”)宣布约谈知乎负责人。并责令其立即整改,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无独有偶,同一天,知乎资深用户的一篇长文在微信平台获得了8.8万的阅读量,文章中充满了对众多知乎大V的离去和知乎氛围变化的感叹。诚然,内容合规是平台运营的底线,但知乎需要解决的不止这些。
多次内容违规
12月20日,北京市网信办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近日,针对Zhihu.com多次出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传播的信息的问题,国家网信办责成北京市网信办依法约谈Zhihu.com负责人,责令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立即整改,并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已对网络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立案。
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强调,网站平台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为违法违规信息提供传播平台。北京市网信办将进一步督促相关网站、平台加强内部管理,依法依规提供服务,维护网络空空间清朗。
除了向北京市网信办表示“将深刻吸取教训,严格落实整改要求,整改期间暂停相关功能”外,知乎相关人士今日还回应北京商报记者:“知乎诚恳接受主管部门批评,坚决落实整改要求,完善信息发布审核、公开信息检查、应急处置等管理制度,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不断提升生态治理水平,为网络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但对于“整改期间暂停了哪些功能”,该人士并未正面回应。
北京商报今日记者登录知乎发现,目前用户可以正常浏览知乎内容,但不能评论。点击评论功能后,评论区上方会显示:“评论区功能正在升级,暂时无法发送评论。可以使用‘同意并推荐’功能参与互动。”何时恢复评论功能,知乎的人都保持沉默。
采访信息发布后,知乎股价也出现波动。截至今日北京商报记者发稿时,盘前跌幅达到8.93%,跌幅一度扩大至10%。
不只是因为内容
知乎已经不是第一次因为内容违规而被置于舆论中心。例如,2018年3月,北京市网信办发布通告称,因管理不严,知乎平台传播违法违规信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所有应用商店下架知乎App七天。
除了内容违规,知乎还因侵犯用户权益被国家相关部门点名。根据2020年5月工信部下发的通知,工信部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手机应用软件进行检测,并督促发现问题的企业进行整改。当时,知乎日报等app未完成整改,知乎日报涉及私自收集个人信息问题。
不可否认,知识问答平台已经成为相关部门改善网络生态的重点监管领域。
今年11月,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在发布会上提到知识问答平台的管理,并表示国家网信办要求重点建设知识问答平台,如知乎、豆瓣、微博问答、吴空问答、知识星球等。,落实主体责任,督促指导完善平台内容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完善用户账号管理、内容分发、公众举报等机制。下一步,将进一步督促相关平台持续优化平台功能运营规则,加强话题设置和内容审核,鼓励生产和传播积极、健康、正面的信息内容,提升平台内容质量和服务水平,为网民打造积极、健康、科学、真实、有营养的知识聚集地空。
[S2/]硬币的两面很难兼顾
在知乎被采访关于发酵的同时,另一个关于知乎的段子在微信上成了爆款。文章的标题是《我爱知乎,但我们不能假装什么都没发生》。作者是知乎3132天的资深用户。
文章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进站必看’是知乎权威人士筛选出来的优秀答案。但前10名回答者中有一半已经不能算作知乎的活跃创作者了。”
总结:“知乎老用户愿意用‘氛围’的变化来形容知乎。他们大多认为,正是因为知乎里的风气越来越差,知乎里的创作者才越来越少。”
作为第三方观察员,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在谈到知乎V失利的原因时也提到了这一点:“最大的原因是社群氛围的丧失。知乎为了追求MAU(月活)和DAU(日活)破坏了社群氛围,算法干扰破坏了知识社群的后台。所以大V不满足离开,造成恶性循环,好长内容流失,算法推荐的内容很肤浅,打色情等擦边球,以至于今天被约谈。”
那么智虎的追求实现了吗?从财报数据来看,用户增长不错。2021年第三季度,知乎月均活跃用户1.012亿,同比增长40.1%;月平均付费会员数550万,同比增长109.9%。
但是知乎还是没有盈利。2021年第三季度,知乎总营收8.24亿元,同比增长115.1%;调整后净亏损1.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1.4%。
“知乎的营收越来越高,但离盈利越来越远。知乎的两大收入来源是广告和内容商业解决方案。这两项业务要在不破坏知乎原有社区氛围的情况下继续增长,并推动知乎整体盈利,不是不可能,而是非常困难。”比达咨询分析师李金清直言不讳地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在数字文化创意产业智库研究员李杰看来,知识问答平台目前还没有找到完善的商业模式,各方都还在探索和尝试,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方面需要平台找到自己优质资源的核心,包括用户资源、内容资源等诸多方面,围绕自身发展的基石逐步拓展到更多领域,实现流量变现;但另一方面也不容忽视,就是要加强自身的内容管理,避免不规范行为的发生,否则不仅会让自身的内容优势消失,还会进一步损害平台的形象和行业影响力,后期要弥补也需要平台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成本。
来源:今日北京商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应用市场“晨视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酬。微信关注:xxcbwx,24小时举报热线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