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大桥
去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斯坦福大学的指导教授罗伯特·威尔逊和保罗·米尔格罗姆。获奖原因是这两位微观理论大师“完善了拍卖理论,发明了新的拍卖模式”。
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会主席彼得·弗雷德里克森(Peter fredriksson)说:“今年的经济学奖得主从基础理论入手,将他们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应用中。这些应用已经遍布全球,他们的发现和研究成果对人类社会大有裨益。”
拍卖作为一种交易形式和背后的拍卖理论,已经无处不在,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在全球最大的网络拍卖市场阿里拍卖,我们看到的是,所有法律范围内的标的物都在通过重估获得新生。
一个拍卖平台上的人间故事和商业百态相比58同城,淘宝上的阿里拍卖可能更像是“一个神奇的网站”。
它曾经拍卖过一只狗——2018年11月10日上午10点,一只名叫“登登”的柴犬狗成为世界上第一只被送上司法拍卖的柴犬狗。
“登登”并不是阿里拍卖第一个被拍卖的动物。此前,阿里拍卖也拍卖过梅花鹿和血淋淋的宝马。
但阿里拍卖的魔力远不止于此。
它拍卖汽车。10辆半新的捷达和38万砸烂的保时捷都在阿里拍卖找到了新主人。
它也拍卖房屋。2019年9月2日,阿里拍卖平台挂出一套杭州学区房。令人惊讶的是,这套80平米的学区房起拍价只有1元,引起了十几万人的围观。去年12月,淘宝官方微博发布招聘启事,称阿里拍卖将推出精装修的“鬼屋”,现紧急招聘“鬼屋试播主播”。
它拍卖了厕所广告位;拍卖8个3手机靓号,最终成交101.3万元;拍卖电影院的董事长...而最浪漫的拍卖是一片海。有人花68万竞拍日照车牛山岛海洋开发有限公司海域使用权,作为送给女友的迟到520礼金。
阿里拍卖不仅是大众拍卖,也是司法拍卖,包括破产拍卖、金融资产拍卖等大资产拍卖,以及以奢侈品、工艺品为主的高端消费品拍卖。
相比于普通的电商平台,阿里拍卖的对象甚至比公开拍卖更不可思议——从飞机、高速公路、房产到奢侈品、字画等资产。
阿里最近拍卖的一笔大交易是上市公司北京文化的股权。
北京文化频频被爆,从《战狼2》、《求生不得》、《流浪地球》,到今年的《嗨,妈妈》。但是,爆炸救不了北京文化。随着高管举报、财务造假、业绩暴雷、卷入郑爽1.6亿阴阳合同,北京文化业绩一路下滑,同时自2021年5月6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处理,股票简称由“北京文化”变更为“ST北文”。
2021年5月17日10时起,被执行人中国华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966.69万股ST北文股份在阿里拍卖。证券类别为无限售条件股份,起拍价为5084.82万元。到2021年5月18日10点拍卖结束,虽然有人报名竞拍,但最终还是被拍卖掉了。
北京文化的股权拍卖,只是阿里拍卖在帮助法院执行和行业处置资产方面的一个缩影。【/s2/】阿里拍卖在“卖资产”这件事上一直很专业。
去年10月14日,王思聪旗下上海熊猫互娱文化有限公司在阿里拍卖破产强清平台举行公开拍卖。222件注册商标及部分商标申请权、11件艺术作品、6件以类似电影制作方式创作的作品、11件软件著作权、19个域名、硬盘及源代码、9000余件库存物品被集体拍卖,起拍价约285万元。最终两人报名竞拍,围观人数15997人,成交价31038950元,溢价率约99.1%。
2019年5月16日,杭州前女股神顶级豪宅“江南李”在阿里拍卖平台二拍成交,起拍价5000万元。
还曾经在平台上拍卖Xi安的一所大学,起拍价4.25亿;翡翠航空空三架波音747飞机拍卖,起拍价7.9亿元;拍卖全长139.104公里的S61湘潭至衡阳西线高速公路收费权,起拍价106亿元,最终创下全球最大竞价纪录。
截至目前,阿里拍卖已帮助超10000家商业机构、超5000家政府机构、超1500家金融机构实现资产处置数字化转型。
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平台功能,阿里拍卖正在我们所能想象的合法范围内,对所有许可标的物的价值进行重新评估。无论是闲置、想转手、被依法查封、破产重整,这些对象都可以进入平台,重新流动。
每一个地段的背后,其实都是一个人的故事。从阿里拍卖的大众拍卖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生活。在“重估一切价值”的理念下,品牌企业和资产通过阿里拍卖的重生,让人看到了中国商业最真实、最跌宕起伏的一面。
阿里拍卖的优势在哪里?现在很少有人知道“拍卖”其实是淘宝的起点。
2003年淘宝诞生之初,平台交易是基于拍卖模式。到2006年,淘宝已经成为亚洲第一网购平台,“一口价”模式逐渐取代了拍卖。到了2012年,随着司法拍卖进入视野,阿里巴巴正式成立了“阿里拍卖”业务模块。
阿里拍卖的第一单是2012年宁波北仑区法院拍卖的一辆宝马车。
对于司法行业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历史性的数字革命。借鉴司法拍卖的成功模式,海关、公安、财政、税务、纪检监察等部门相继入驻阿里拍卖。阿里免费为社会搭建了司法拍卖的平台,也有机会在线拍卖场景和批量交易。阿里拍卖也因此成为资产市场资源再分配和高效再利用的沃土。在此基础上,在互联网趋势的引导下,阿里拍卖集营销、运营、服务于一体——
拍卖的对象和场景越来越丰富,那些令人惊喜的对象也将拍卖事件变成新闻事件,最终它们共同作用,在大众心目中打造了一个全新的阿里拍卖印象。阿里拍卖,让拍卖文化从线下传播到线上,从群众中流行起来。这无疑是阿里拍卖能够成为全球在线拍卖领导者的原因。
阿里一路走来的复拍有什么优势?在金融无忌看来,是包容,是场景多样性,是信任。
传统的线下拍卖需要拍卖行和拍卖师,能够同时进行的拍卖活动非常有限。但阿里拍卖比线下拍卖包容性更强,能容纳更多有拍卖需求的企业和商家。
阿里的流量和用户造就了一个庞大而活跃的线上买家市场。拍卖理论明确告诉我们,只要存在活跃的买方市场,即使底价定得较低,拍品的价值也会增加。
阿里拍卖更大程度上突破了空时间和时间的限制。从空方面来说,阿里拍卖消除了地域和圈子的概念,扩大了受众群体,从而帮助阿里拍卖以更好的价格完成拍卖。以阿里第一次拍卖为例。来自东北吉林的买家下车后,飞到浙江,把车直接开回1000多公里外的东北。从时间上看,线下举行拍卖需要考虑频率,线上拍卖更灵活。
阿里的大数据和AI能力使拍拍贷能够更精准地辐射用户和获取客户,有助于找到合适的重组投资人。
2021年1月29日,佛山市顺德区摩登窝破产案,决定以竞价方式重组投资人。网上三次无人注册后,立即通过阿里拍卖的大数据精准获客功能,吸引了4183人围观,35人设置提醒,最终招募到2名投资人。经过12次延时激烈竞价,最终以1.46亿元成交,超过三拍1500万元的起拍价。这背后的数据算法是基于有针对性的行业标签、区域标签、画像标签等方式精准圈定客户,实现阿里巴巴经济生态体系内的信息精准触达。
阿里拍卖也解决了两端的信任连接。以司法拍卖为例。权威司法机构的强力背书,让买家放心。在阿里拍卖平台的司法拍卖板块,几乎每天都有司法机关更新拍卖信息。
目前国内99%以上的法院主动选择在阿里拍卖,约90%的司法拍卖主动选择在阿里拍卖。截至目前,阿里拍卖已覆盖31个省市超3400家法院,累计处置金额近2万亿元,平均成交率约90%,平均溢价率约50%。有了权威性的保证,拍卖周期和沟通成本会大大降低。
一个社会经济活力的“放大器”这种拍卖从古巴比伦时代就有了,最初的功能是货物交易。
三千多年来,拍卖历经变迁,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殊的商品交易方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经济理论和实际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拍卖的本质是一场关于信息和价值认知的博弈。在这个游戏的基础上,实现了某种资源和更合适的人的匹配。
现在政府用拍卖增加财政收入,消费者用拍卖满足多样化需求,经济学家用拍卖解释繁荣和萧条。这就造就了拍卖的经济功能:发现价格、配置资源、促进资源流通、提高交易效率。网络拍卖赋予了这些经济功能更大的“领域”。
在阿里拍卖上,任何认为自己的东西值钱的人,都可以拿到阿里拍卖上去卖。阿里拍卖正在成为中国人的资产银行。
另一方面,
阿里拍卖保持线上线下场景,不断搭建数字化基础设施,改变拍卖规则,为重资产、大宗交易空做出更多创新和想象。[/s2/]这背后是阿里巴巴集团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力量。在数字经济新时代,阿里拍卖依托大数据和AI,利用互联网快速价值发现和市场发现功能的独特力量,对错配的不良资产进行重新配置,重新发现其价值,帮助拍卖人、竞买人乃至国民经济实现利益最大化。
从这个角度来说,阿里拍卖正在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模式的创新,成为社会经济的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