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2元店”,很多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这种神奇的号角声:“全是2元,不能亏本买,不能上当,只要2元钱,好货全带回家。”
现在街上的“2元店”越来越少了。走进“2元店”升级版的沙坪坝,瞬间被拉回旧时光...
数百种商品可供选择
沙坪坝汉渝路上的这家“2元店”,其实是一家几百平米的生活百货。卖场中心的“C”有六个“2.5元区”。正是在这一带,无数路人停下匆忙的脚步,不自觉地走进去。
2.5元钱能买到什么?对于2元店来说,这个日常难回答问题的答案太精彩了——电蚊香液、钥匙圈、手电筒、不锈钢锅铲、剪刀、磨刀石、餐盘、橡皮、玻璃弹珠、电池等上百种商品。其品类涵盖厨房用品、日用品、文具、玩具等。
这些商品的特点也非常明显:叠放在一起,但大多不含外包装和说明书,功能只能靠肉眼和经验识别。
“这是什么?”
“好像是肥皂水在吹泡泡?你看,里面有泡泡。”在这个领域,很容易听到质疑的声音,但似乎增加了大家探索这个领域的欲望。
把人们拉回旧时代
“抖抖头发,大步走了,丝毫不怜惜你心里的那点小悲伤……”现在是上午10点,店里的大音响正在播放20到30年前的歌曲。每首歌节奏感都很强,随着音乐摇摆,让人被拉回旧时光——
一对中年夫妇蹲在地上,试图玩发条青蛙。妻子说:“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们很多孩子都有这只小青蛙。打好了,摔了也不疼。”
上,下,左,右,左,右............................................................................................................................................................
56岁的王大妈拿起一个“刷柄”,忍不住笑了。上世纪80年代,她住在筒子楼里,“刷柄”是每个家庭的必备物品,又进一步分为洗锅刷柄和痰盂刷柄。王大妈没想到2021年还能再见到。
61岁的胡大爷拿起酒瓶,给老伴泡了一杯。他们相视一笑,默默感受着飞逝的时光。他们又摸了摸磨刀石、“不求人”、丝瓜布刷和鞋油,脸上又出现了同样的笑容。
探索其管理
在“2元店”逗留的三个多小时里,我仿佛从形形色色的顾客身上看到了它的经营之道或者说生存之道。
2.5元的价格吸引了大量游客。《2.5元区》里,一个婆婆抱怨她手里的商品质量很一般,她爷爷马上说:“才2元,买了就用。”
“哦,这里有一个水壶筛子出售。太棒了。”“哈哈,一盒象棋才2.5元。买回来给孩子学。”在这里,你总能找到稀有、稀有、超低价的商品。
“你知道吗,网购要等很多天。”一名年轻女子在“2.5元区”挑了四五件商品,拒绝了丈夫网购的建议。
通过拨打位于浙江义乌的一家“2元店”厂家的热线,也了解到0.5元可以批发1.5元的一件商品,保持人气,薄利多销才是赚钱之道。
然而,通过地图搜索软件,我们仍然可以发现,重庆主城区的“2元店”越来越少,整个行业的萧条与此时店内的繁华景象大相径庭。
都市热点新闻-摄影报道王伟首席记者、实习生张
编辑:戴琳
审查:芸香属
首席值班官:丁香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