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有“借呗”,微信有“微贷”。
其实小额信贷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是腾讯旗下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推出的纯线上个人小额信用循环消费贷款产品。早在2015年5月就在手机QQ上线,同年9月在微信上线。
微众银行官网数据显示,微贷有-
“只有个人信用,没有担保;循环信贷,边借边还。
但小额贷款采用邀请制。并不是所有的QQ用户和微信用户都有微众银行贷款的信用。而是邀请用户可以在手机QQ的QQ钱包和微信的支付中看到“微贷借钱”的入口。
那么,谁可以通过小额贷款借到钱呢?当然是通过腾讯“白名单”机制筛选出来的人。信用算法主要依靠腾讯积累的社交数据和央行的个人信用数据。只有符合当前信用条件的用户才能进入白名单,并可能成为邀请客户。
小额信用贷款好像是有筛选机制的。说白了就是看人吃菜。老婆在微信里存的钱多了一点,已经开通了微贷功能。但是我在微信里存的资金量一直不大,微贷的入口也没有对我开放。直到最近由于零钱账户临时存放了其他渠道的资金,没过多久微信支付就在“九宫格”提醒我“微贷借贷”已经开通。
呵呵,小额信贷不是看人吃菜,是看钱。
既然微信用心良苦,为我们开通了微贷功能,那我们就来试试有多真诚吧。
点击九宫格“微贷借钱”入口,弹出“可贷金额”,显示我的信用额度15万元。嗯,比支付宝贷款额度高,比工行信用卡额度高,还不错。
同时,腾讯对我的大数据贷款定价为 4.5日利率。这是什么水平?
继续点击“借钱”按钮,用一万元试一试,看看微贷有没有什么套路。
资料显示,借款10000元,还款期限5个月,每月还本金2000元,5个月后利息合计413.10元。
这就是所谓的每天万分之四点五的借款率。那么等价年利率是多少呢?这里我们拿出XIRR工具,根据现金流计算内部收益率数据。
经计算,借款年利率为17.72%。这个水平,可以说是中规中矩了,跟借款和信用卡分期的水平差不多。是用18%线设计的,离高利贷还有一定距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年利率在24%以下的利息受法律保护;24~36%为自然债务区,如果支付,不追究,不支付,不保护;超过36%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已付款项可以强制返还。
但是相对于银行贷款利率,小额贷款18%的贷款利率确实很高,并不是一个很厚道的水平。我们可以通过工行的“E贷”、建行的“快贷”贷到便宜的钱。为什么要通过“微贷”来借款,支付近两倍的利息?
亲身测试了一下,微贷不便宜。对于普通人来说,有哪些渠道可以实现资本年增长18%?如果没有,借钱要慎重。如果非要借钱,那就试着搬砖,积累信用。普通人从银行贷款更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