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基础。然而,随着人类的活动,越来越多的动植物变得稀少,甚至动植物灭绝或消失。然而,自然界不仅有消失或灭绝的趋势,而且一些动植物正在大规模扩散,种群范围不断扩大。比如我们所说的红火蚁,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入侵物种之一。其次,老鼠在世界各国都很猖獗,所以生物种群是“双面”的,有增有减,但减的是绝大多数。
当然,这两种生物都是有害物种,对生态环境有极强的破坏作用,甚至对人类有影响。我们不需要保护它们,但我们需要合理地移除它们。但是很明显,人类基本控制不了它们。最近美国有一个关于生物的新闻,可以说是疯狂,也可以说是“泛滥”模式,因为一次部署太多了。什么物种?那就是——周期性蝉。
30亿!看到这个数据已经很吓人了,比全球人口(全球人口约75亿)多了近3倍。你可以想象它出现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这些蝉被称为“布鲁伍德x蝉”,其实就是我们在北美所说的“特征种”周期性蝉。北美有两种周期性蝉,一种13岁,一种17岁,这种17岁。
而且根据科学研究,这种周期性的蝉在时间上是很有“周期性”的,它从来不晚不早的出现,这就是为什么叫周期性蝉,因为它太准时了。今年恰好是美国这个周期蝉出现的时间,也就是“17年蝉”。因此,美国发出了预警。这些“17岁蝉”出现的时候,肯定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生态问题比较严峻。
“17岁蝉”的整体特征和普通蝉没有太大区别,主要是颜色不同。蝉的身体是黑色的,翅膀是半透明的,棕色的,叶脉在翅膀的第三部分。同时,它有红色的眼睛,可以发光。一般来说蝉可以长到2.5厘米,也就是2.5厘米,所以还是不小了。这个生物不会咬人也不会咬人,所以对。
这些蝉一般在树根下生活17年,都是以“吸树根的汁液”为生,所以对树木的影响还是存在的。当然,直接的破坏肯定没有那么强烈,最多可能毁掉一些小树苗。长大后集体从地下冒出,在地面繁殖后死亡。他们在地面上的生命非常短暂,只有几个星期的时间就足以彻底了解这个消息。虽然有天敌来捉,但对于300亿只蝉来说,它们也是“无所适从”。
鸟类等天敌是不能完全食用的。科学家也分析过,“十七年蝉”的周期模式也是由于躲避天敌入侵,安全延续种群,所以进化出了漫长而隐秘的生命周期,这是生物进化的一大特点。当然,它们的进化也相当成功,确实避免了天敌的影响。虽然确实有一小部分蝉被吃掉了,但大部分还是活了下来。
所以总体来说,周期性蝉的影响不大,就是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较小的破坏,主要是树木的幼苗,同时也能让天敌“饱餐一顿”,但根本吃不完。当然,这样的生物那么多,肯定不是种群减少的物种。同时又是北美特有的,这是周期性蝉的基本情况。
如今,地球上的生物种群一直在逐渐减少。17年的蝉能保持这个数字就不错了。虽然这是北美特有的物种群,但也直接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稳定性好。如果地球上所有的物种群体都能在自然状态下进化和扩大生物种群,那么地球的生态平衡就不会被完全打破,否则,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会失去平衡,从而可能影响整个世界。
这也合理的解释了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现在说保护地球生态环境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都可能引起地球生态系统的巨大变化。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去年的澳洲大火,虽然发生在澳洲,但是污染物绕地球一圈,说明什么?一场大火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巨大变化,当地的生态环境肯定会更加严峻,近30亿动物死亡或流离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