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视觉中国
文姬铅笔道,作者张轩,编辑吴金娜
曾经的“网络名人产品”背的很好,但最近又被打包卖了。
近日,a股上市公司福柯医疗发布公告称,以1.77亿元收购贝贝佳母公司郭襄贸易100%股权及其关联公司中与“贝贝佳”相关的知识产权。
90年代末,贝家曾一度实现年营收4.5亿元的辉煌时刻。被誉为中国营销教父的杜创造了这个神话。
2005年,贾在大卫代言的电视购物平台“橡果国际”上出售自己。凭借“端正坐姿,矫正视力,让孩子赢在未来”的广告,贾收获了家长的焦虑,赚得盆满钵满。
但对其虚假宣传和智商税的质疑从未停止。被医疗用品公司收购后,嘉能摆脱智商税的标签吗?
1。1.77亿《童年回忆》低价成交
“挺拔的身姿,快乐的背影。”
“端正坐姿,端正视野,让孩子赢在未来。”
……
说到背好背,很多80/90后都很熟悉这些广告语。坐在电视机前看剧总能想起那些暑假,却被冗长嘈杂的电视购物广告打断。
广告里,那个佝偻着背的男生,在他背好的那一刻,立刻挺直了背。开学后,他会发现身边的几个同学已经在电视上放同一段了。
今天,当年的全民“网络名人产品”注定要“低价出售”。近日,a股上市公司福柯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以1.77亿元向中国数字电视(ChinaDRTV,Inc .)(以下简称“DRTV”)收购橡果贸易100%股权及“贝贝贾”相关知识产权。本次交易完成后,橡果贸易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截至目前,DRTV已对关联公司中与“背靠背”业务相关的门店进行了整合,并剥离了橡果贸易中与“背靠背”业务无关的主要资产和负债。
为什么“接收方”福柯医疗选择出售网络名人品牌?原因已经越来越清楚了。
公开资料显示,福柯医疗成立于2009年,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器械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集团企业,主要研发生产医用耗材及敷料、理疗康复设备等。
成立11年来,福柯医疗迎来了最大的发展红利。疫情期间,福柯医疗靠红外测温枪、口罩等防疫物资赚了不少钱。2020年,福柯医疗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23.24亿元,同比增长62.46%;扣非净利润4.01亿元,增长280.29%,增长主要来自防疫产品销售。
去年,成为福柯医疗在资本市场的亮点时刻。2021年10月25日,福柯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登陆创业板,发行价93.09元/股。但上市后,其股价大部分时间处于破发状态。截至3月8日收盘,福柯医疗股价为62.80元/股。
股价连续下跌的背后,是资本市场对其业绩的担忧。随着疫情的逐渐稳定,福柯医疗去年上半年业绩有所下滑。2021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1亿元,同比下降10.50%;净利润2.16亿元,同比下降20.97%。
福柯医疗也承认,2020年的业绩增长是零星的。随着防疫物资销售价格和销量恢复正常,未来业绩增长存在不可持续的风险。福柯医疗迫切需要找到新的增长曲线来增强市场对它的信心。
“买买买”成了福柯的选择。此前,福柯曾以1086.58万元收购了橡果贸易旗下的便携式制氧机品牌“Oxylide”。这一次,橡果贸易最赚钱的业务“背靠背”被收入囊中。
公告显示,2020年,橡果贸易业务收入约为1.92亿元,其中“背靠背”姿态业务约为1.91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1.34亿元,其中“贝贝嘉”姿势业务约1.24亿元,也就是说,贝贝嘉支撑了橡果贸易近99%的营收。
公告称,福柯医疗拟将“贝贝佳”作为康复辅助器具子品牌,与大学医学院、大型三甲医院等医疗机构联合开展物理姿势矫正与塑形产品的临床学术研究和产品升级开发,结合公司在多参数健康监测领域的深厚研发积累,打造基于医疗技术的姿势矫正、塑形、理疗和穿戴式医疗监测系列产品。
然而,福柯医疗“买买买”的动作似乎并不被市场看好,从不断下跌的股价就可以看出来。
2。一条姿势矫正带一年卖4.5亿元
如今包装销售的嘉,曾在90年代末创下年营收4.5亿的辉煌时刻。
中国营销教父杜创造了这个神话。上世纪70年代,杜出生在河南周口西华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师范大学毕业后,杜一步步进入学校,成为一名初中化学老师。
但他并不满足于乡村教师带来的微薄收入,虽然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一个“铁饭碗”。于是在1995年,杜辞去了老师的工作,来到天津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做销售。
这一年的7月15日,成了杜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节点。那段时间,经常在晚上听广播的杜发现,可以在广播上做广告,一次2000元。相比报纸电视广告,一两万的价格要便宜很多。在向领导申请了近一个月之后,终于在7月15日晚上,他成功地在电台上投放了公司产品的广告。
这2000元的广告费,给杜带来了近3万的日销售额,远远超过了他之前的全月业绩。这也让他对营销有了新的认识。他曾说:“同样的东西,以前很努力,就是卖不出去。只是因为沟通不到位,打了广告之后变化这么大,让我非常非常震惊!”
1996年底,杜决定自己创业,花5000元买下了天津大学物理系教授关于改良版修正带的专利,注册了贝贝佳这个品牌。作为一名教师,杜深知家长们对孩子坐姿的担忧,于是他喊出了“坐姿端正,背部快乐”的口号,并花了10万元在报纸和电台疯狂打广告。
当时,郑弘的一群年轻漂亮的女孩拍的“好背”广告吸引了许多成年人的注意。有一段视频记录。1998年,为了庆祝新谈成的项目,阿里早期创业团队特意备了一个300元的背包,作为“庆祝”的最高仪式。当时阿里人月薪只有500元。
在那个平均月薪几百元的年代,300元的背包经常卖断货。到1998年,佳佳已经实现了4.5亿的年销售额。到年底,25岁的杜国盈账户上有1.2亿美元现金,成为亿万富翁。
火爆的销量一度让杜觉得营销无所不能。之后,杜决定拓展业务,推出新产品——矫姿内衣,并斥资800多万元请韩国人气女团Baby Vox为其代言,在全国各地做广告。生产方准备了几千万的货,没有检测。结果项目失败,欠经销商4600万的外债。
贝佳也第一次迎来了被卖的命运。2005年,一家名为acorn trading的公司看中了佳的业务,从杜手中收购了佳。橡果贸易接手后,请当年获得超女成都唱区第三名、全国总决赛第四名的何洁做贝贝家的形象代言人。
虽然操盘手换了,但是好背的营销渠道数量没有变,依然在大力做广告。贝佳成为当时全国各地电视购物频道的常客,洗脑广告循环播放,再次创造了销售奇迹。
2007年,橡果贸易也迎来了一个辉煌时刻,登陆纽交所,被誉为“中国第一电视购物巨头”。
3。不能扔掉的“智商税”标签
当一个产品本身有问题的时候,卖的越好,问题就会暴露的越多。在贾走进千家万户后不久,就迎来了大量家长的集体投诉和举报。
[/s2/]来自医学专家的攻击更是大行其道。【/S2/】2006年,华西医院骨科专家表示,在近4年的人口普查中,他们对11万多名中小学生进行了筛查和调查,发现至少有30%的中小学生家长陷入了背好的误区,认为孩子的驼背问题只有背好才能纠正。
事实上,与广告中宣传的“矫正坐姿驼背”的功能相反,很多骨科专家指出,“身体被外力(矫正带)打断回到正确的位置,并不意味着虚弱的肌肉得到锻炼,对疲劳的肌肉没有放松作用”。换句话说,用好背不仅不会改善驼背、脊柱弯曲的问题,甚至还会延缓病情。
“背好的人”的原则也受到了职业体育人的质疑。2020年9月15日,跳水奥运冠军吴发布了一段视频,也指出市面上的各种矫姿产品只是简单粗暴的弯直,没有治疗作用。不仅如此,这些产品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少年体质的健康发展造成诸多不利。
近年来,随着媒体环境的演变和监管的收紧,电视购物已经成为“时代的眼泪”,无数曾经“收获”的父母的背影也从电视中消失。
然而,它并没有消失。转入电商渠道后,继续热销。连续多年位居天猫姿势类目第一并连年排名第一,累计销量破百万件。是目前天猫商城康复姿势细分市场销售规模最大的品牌。。
甚至出现了更多类似的背部更好的背部矫正产品,但收获的人群主要是有姿势焦虑症的青少年和成年人。
上一次后价大规模出局是因为一档火热的综艺节目。2020年夏天,现象级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火了。不仅是微信商业品牌Fanmilin,张雨绮、伊能静等女明星穿的背部很好的产品也赚足了曝光率。
“种草”也被称为好背的重要营销方式之一。到目前为止,在淘宝、小红书等平台上搜索“张雨绮”,可以看到大量同款修正带的产品,价格从20多元到300多元不等,月销量上千甚至上万。在小红书的平台上,搜索矫正带和背背,可以看到很多相关的注释,号称是“矫正驼背,改善圆肩的神器”。
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只要对体态的焦虑不被限制,“好背”依然可以用市场上低质高价的产品获取高额利润。
被医疗用品公司收购后,佳可能无法摆脱“智商税”的标签。作为一家创业板医疗公司,收购方福医疗也有重营销轻研发的顽疾,2020年公司销售费用全部占总营收的22.04%。同年,其R&D投资不到总收入的2%,低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
从20年前营收4.5亿,到现在低价卖出1.77亿。曾经红极一时的贝贝家终于走下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