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意义上的政府工作人员是指编制人员,主要包括行政编制人员和事业编制人员,以及少量的工勤人员。近年来,除了编制外,政府单位中另一类人员的比例持续增加,这类人员就是向政府购买服务岗位的人员。
政府购买服务性工作的人是什么人?
简单来说,政府单位(机关事业单位)在现有工作人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或者现有工作人员不能胜任的专业技术工作的前提下,经上级批准,同意面向社会招聘第三方服务人员。一般来说,政府单位发布购买服务岗位公告进行公开招标,社会上一些有相关资质的人力资源公司进行投标。中标后,根据政府需求招聘相关人员,派往相应部门和窗口岗位工作。
首先,购买服务岗位的政府人员与服务单位没有人事关系,是外包人员。购买服务岗位的政府人员与服务单位之间不存在合同关系,与个体户人员有一定区别。自雇人员虽为编外人员,但与机关单位所属的人力资源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工资由财务部门统一核定发放。目前正在逐步实现同工同酬,保险和公积金除外。而购买服务岗位的政府人员是与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属于劳务派遣。他们的工资由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支付,年薪总额基本固定。和个体户人员相比,工资和地位有一定差距,不是一个概念。
买政府服务岗的人一般一年一次或者三年一次和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政府购买服务岗位的人员待遇怎么样?有没有前途?从政府购买服务岗位的员工,大部分会按照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支付,基本只有编制人员工资的一半。保险公积金按最低基数缴纳,工资总额固定,不增空,是政府单位统一打包给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的价格。经济发达地区,如江浙、上海、珠三角地区购买服务岗位的政府雇员综合工资在10万元左右,而经济薄弱地区可能只有5万元左右。
图片来自互联网
至于未来,个人认为,没有未来。毕竟政府买服务岗的人比政府单位的个体户差一个级别,就是纯劳务派遣人员比小微企业稳定,不会轻易裁员。至于升职,基本没有希望,不仅会被人看不起,还容易掉队。政府购买服务岗位适合刚毕业还没找到固定工作的人短期过渡。如果他们想提一些发展建议或者想争取获得编制或者在企业工作,前者更稳定,后者更发达。
但是最近两年就业形势严峻,政府购买的服务性岗位招聘越来越火爆,吸引了很多人来应聘,甚至几十个人竞争一个岗位,也不是说随便就能录用的。
你如何看待向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人?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