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厘米是几尺几的腰围(关于肥胖,你想错了的和你不知道的)

长江日报武汉客户端12月15日电(记者周杰)肥胖正日益成为我国一大公共卫生问题。最新的全国调查显示,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迅速增加。最新的全国调查数据显示,按照中国的标准,目前,超过一半的中国成年人超重或肥胖,同时,五分之一的6-17岁儿童青少年和十分之一的6岁以下儿童超重或肥胖。

近日,应《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杂志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潘安教授带领中国专家团队撰写了一篇关于中国肥胖的系统综述,揭示了中国肥胖的现状和趋势,也揭示了中国对肥胖的诸多认知误区:



相关纸封面

误区一:肥胖不是疾病

越来越多的国家将肥胖视为一种疾病。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疾病、二型糖尿病、肿瘤等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与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以及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肝癌、卵巢癌、胰腺癌等部分肿瘤的风险密切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已超过50%。

误区二:儿童和中年人才容易肥胖

我国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超重和肥胖患病率明显上升。

误区三:脂肪是吃出来的

除了不健康的饮食,久坐也会明显导致超重和肥胖。其他环境因素和个体遗传易感性也起一定作用。

误区四:减肥就是节食

超重和肥胖的显著增加与经济发展、社会文化习俗和规范、政策治理等诸多因素有关。要解决肥胖这个社会问题,需要全方位的行动。就个人而言,单纯通过节食减肥并达到长期维持是非常困难的。

误区五:脂肪是外在脂肪

肥胖不仅有外在的虚胖,还有内在的肥胖,即内脏脂肪含量过多。有统计显示,在总脂肪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中国人的内脏脂肪含量似乎高于欧美白人。换句话说,很多中国人都是外瘦内胖。

误区六:中国的胖子没有国外多

按照世卫组织的标准,中国已经是肥胖儿童人数最多的国家,肥胖成人人数仅次于美国。按照中国的诊断标准,中国可能已经是世界上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

误区七:千金难买,老得不能再瘦

老胖不好,老瘦也可能是病。据统计,我国男性和女性的肌营养不良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50-59岁男性和女性分别为8.2%和7.7%,60-69岁男性分别为17.0%和16.6%,70-79岁男性分别为35.1%和35.6%,80岁及以上女性分别为64.9%和56.5%。所以也要区分老瘦,不是越瘦越好。

误区八:农村胖子少,城市胖子多

近年来,由于农村地区超重和肥胖患病率的快速上升,城乡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儿童和成人的肥胖负担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误区九:脂肪很丰富

在美国和欧洲,肥胖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中更为普遍。根据中国的全国调查数据,估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趋势也可能出现在中国。收入越低、受教育程度越低,肥胖率越高。未来,肥胖负担可能会转移到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身上。

误区十:大腹便便不胖

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男人和女人的腰围一直在增加。男性平均腰围从2002年的80.0厘米增加到2010-2012年的82.7厘米,女性从76.4厘米增加到78.5厘米。统计显示,体重正常但腰围过大的人,中风和过早死亡的超额风险更高。

误区11:肥胖是遗传的

个体肥胖是遗传易感性、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因素、肥胖因素、不良早期生活暴露和其他潜在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在肥胖的病因中起重要作用。

误区12:肥胖是营养过剩

肥胖者经常摄入过量的红肉和加工肉制品、含糖饮料、甜食和饱和脂肪,而全谷物、蔬菜、水果和坚果的摄入可能不足。所以,肥胖只是有可能是营养不良,甚至是营养不良,比如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

82cm腰围是几尺几

一些关于肥胖的冷知识

超过一半的超重或肥胖成年人倾向于认为他们体重不足或正常。

孩子的课业和家庭作业负担越重,肥胖的风险似乎就越高。

中国农村家电购买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妇女的肥胖问题。

农民工(尤其是男性)超重、肥胖和向心性肥胖患病率较高。

社区的门禁越多,居民的身体活动和锻炼似乎就越少。

社区绿化程度越高,居民的身体质量指数和肥胖率越低。

快餐店和便利店越多,越密集,附近的肥胖率似乎就越高。

孩子在外面吃的越多,腰围可能就越粗。

久坐刷手机的习惯可能会增加体重。



(以上数据、图片、观点均摘自潘安等《中国的肥胖,中国的肥胖流行病学及决定因素》)

[责任编辑:丁毅]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