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是谁给了他50万起家的(马云背后的大金主,也要溜了?)




这个莆田的日本人真的要走了吗?



一个

孙正义离开中国?



中国科技领域最活跃的投资者之一正在止步。


Caixin.com报道,8月10日,软银集团CEO孙正义在4-6月财报会议上公开表达了一个观点:

马云根本不算白手起家


目前根据公司的战略部署和判断,软银将暂停在中国的投资,静观其变。


孙正义的言论很快在资本圈掀起了巨大的波澜。要知道,在此之前,孙正义被认为是中国科技行业最乐观的投资者之一,他在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大公司都下了重注。





处处跟风,孙正义的表态无疑会影响未来中国科技企业的估值。


孙正义不只是在说,他已经在行动了。


今年第二季度,软银愿景基金进行了47项新投资,总投资额为142亿美元。其中,投资了滴滴、满帮、京东物流、掌门1对1、丁咚购物等7家公司完成IPO。


但人们也发现,软银在中国的投资开始放缓:


截至7月底,软银现有投资组合中,中国企业占23%;但从今年4月开始,远景基金投资的中国企业比例降低到11%。


也就是说,投资比例减少了一半。


软银和孙正义为什么会做出这种反常的行为?我们似乎从一组数据中找到了答案:


阿里巴巴,10个月,市值蒸发了近3000亿美元。

腾讯的市值在7月蒸发了近1700亿美元。

在拼多多,过去半年市值蒸发了1000多亿美元。

……


在过去的半年里,一场风暴正在席卷中国互联网界。其中,软银投资的阿里巴巴、满帮集团、作业帮等大型互联网公司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与此同时,软银集团发布的本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第一季度净收入为7615.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47亿元),较上一季度大幅减少61%。愿景基金本财年第一季度利润为2355.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8亿元),环比减少90%。





收入的锐减一度让孙正义失去了日本首富的宝座,跌至第二位。


面对不断缩水的投资收益,孙正义开始感到困惑,然后选择了“观望”。如果要给这种观望一个期限,孙正义的希望是:


一到两年。



2

软银中国的万亿版图



1981年,孙正义在日本创立软银集团的时候,大概也没想到这家公司以后会有这么大的成就。


2021年5月12日,软银发布的2020财年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3月底,软银财年净销售额为5.628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326亿元),归属于软银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879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948亿元)。


这一数据意味着软银成功超越微软,成为仅次于苹果和Saudi Aramco的全球第三大赚钱公司。


截至目前,软银已在全球投资了600多家公司,并持有全球300多家主要IT公司的多数股权。





我们比较熟悉的是软银集团的愿景基金,其规模已经达到1000亿美元。

在阿里巴巴、滴滴和字节跳动等中国互联网巨头的背后,都有愿景基金。


40年前,软银成立时,公司只有两名员工。孙正义站在装有苹果的箱子上,向员工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公司营业额5年内达到100亿日元,10年内达到500亿日元。”


第二天,两名员工被吓跑了。他们认为他们遇到了一个神经病。


但时至今日,没有人会质疑日本首富的实力。从白手起家到身价数千亿,孙正义的财富密码是遍布全球的投资版图。


孙正义成名后,市场上的人一直在质疑他到底是古往今来的投资天才,还是充满运气的上帝宠儿?


2020年初,软银迎来了黑暗时刻。在其80多个投资项目中,50家公司估值下降,近15家被投资公司破产。为了挽救局面,软银甚至出售了410亿美元的资产来回购自己的股份。


今天,孙正义最引以为傲的投资仍然是雅虎和阿里巴巴。


中国无疑在孙正义的投资版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是孙正义全球第二大投资地区,占软银投资领域的四分之一。


互金商评已经整理好了。截至2020年3月,软银在中国投资了12家独角兽公司,包括滴滴、饿了么、平安好医生、金融一账通、平安医保科技、众安在线、瓜子二手车、商汤科技、满帮、自由、科控股公司等,累计投资约200亿美元。




▲途远互金商业评论


如果加上软银在阿里1230亿美元的市值,软银在中国的投资市值超过1430亿美元(约合1万亿人民币),可以算是一个万亿的投资帝国。


但是现在情况变了,孙正义的心态变了。


19岁时,孙正义给自己制定了一个50年的人生计划,其中写道:


60岁退休,把事业留给继任者。


如今,孙正义已经64岁了。按照他的计划,他本该退休四年。但目前,他不仅没有退役,似乎还需要更加努力。


维持软银的辉煌不容易,找到合适的接班人更是难上加难。



孙正义和马云



很多人第一次听说孙正义,是从阿里和马云开始的。


1999年,在雅虎一战中成名的孙正义瞄准了中国初生的互联网市场。


在一次创业公司的集体路演中,一个看起来像“外星人”的年轻人引起了孙正义的注意。听了六分钟的演讲后,孙正义决定投资这个“外星人”。


马云和孙正义的故事从这里开始。孙正义向马云投资了2000万美元,并持有阿里30%的股份。





后来,随着不断的投资,孙正义总共向阿里投资了8000万美元。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正式在纽交所上市,市值一举突破2300亿美元。孙正义持有的阿里34%的股份价值近1000亿美元。


有人曾经计算过,软银在阿里项目上的收益是基于初期投入的2000多倍。


即使孙正义后来为了救急数次抛售阿里股份,软银仍持有23.2%的阿里股份,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软银仍然是阿里的最大股东。


孙正义也因成功投资阿里而出名。阿里上市那年,孙正义正式成为日本首富,个人财富增长到166亿美元。


软银投资阿里是全球最成功的投资案例之一。此役之后,孙正义也被称为“亚洲巴菲特”。





通过这笔举世瞩目的投资,孙正义和马云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自2005年以来,孙正义一直担任阿里巴巴的董事,马云后来成为软银的董事。直到2020年6月,马云和孙正义都辞去了对方公司的董事职务。


此后,孙正义一直在寻找下一个“阿里巴巴”。



End



回顾过去,孙正义迄今最成功的投资是阿里。阿里的崛起,恰恰踩在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红利上。


仔细看看孙正义的投资生涯:


在20世纪70年代,他认为计算机是未来;

80年代,进入软件销售行业;

90年代投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

00年代,他赌上了乔布斯的苹果手机,布局移动互联网...


毫无疑问,他对历史发展趋势的把握极其准确。但为什么单单是阿里的投资,就能收获上千倍的回报?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1999年底,中国网民人数为890万。到2020年底,这个数字变成了9.89亿。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网民的数量翻了110倍!


本质上,阿里和孙正义的成功都赶上了互联网时代的大趋势。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用一个词总结了这一现象——


一条大鱼造就一条大鱼。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大海催生了阿里的成长,也间接成就了孙正义的投资神话。


今天,这片海还在成长,会有更多的大鱼诞生。


想着这些后,孙正义迟早会回来的。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