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可控匿名什么意思(数字人民币泄露隐私?详解“可控匿名”)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3月20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年会上透露,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正在稳步推进。

穆长春说,现在的支付工具,无论是银行卡、微信还是支付宝,都是绑定银行账户体系的,银行账户都是实名登记制,满足不了匿名的诉求。数字人民币与银行账户松耦合,技术上可以实现小额匿名。人民币对用户隐私的保护是目前支付工具中最高的。

数字人民币保护用户隐私

在当前支付工具中排名最高

目前关于数字人民币“可控匿名”的讨论很多。有人担心央行掌握用户交易信息,侵犯用户隐私;还有人认为,数字人民币的匿名性会导致数字人民币成为犯罪工具。

穆长春表示,“可控匿名”作为数字人民币的重要特征,一方面体现了其M0的定位,保障了公众对合理匿名交易和个人信息保护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防范和打击洗钱、恐怖融资、逃税等违法犯罪活动,维护金融安全的客观需要。

“目前支付工具,无论是银行卡、微信还是支付宝,都绑定了银行账户体系,银行账户都是实名登记制,无法满足匿名的诉求。数字人民币与银行账户松耦合,技术上可以实现小额匿名。”穆长春强调,钱包采用分级分类的设计,根据KYC(了解你的客户)的程度开设不同级别的数字钱包,满足大众不同的支付需求。

穆长春说:“其中,KYC实力最弱的钱包是匿名钱包,只能通过手机号打开。当然,这种钱包的余额和每日交易限额最低,只能满足日常小额支付需求。如果你想进行大额支付,你需要升级你的钱包,钱包余额和支付限额会随着KYC的实力而增加。这样的设计考虑,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公众合理的隐私保护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范大额可疑交易的风险。”

“有人说央行可以通过电信运营商查手机号,获取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穆长春说,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虽然电信运营商的支付部门也参与了数字人民币的研发,但根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电信运营商不允许向央行等第三方透露手机客户信息,当然也不允许提供给经营数字人民币的部门。所以用手机号开通的钱包,对于人民银行和各运营机构来说,是完全匿名的。

穆长春强调,数字人民币对用户隐私的保护是目前支付工具中最高的。

匿名什么意思

如果数字人民币太匿名

或被犯罪分子盯上

穆长春表示,在保护匿名合理需求的同时,也要保持打击犯罪行为的能力。

他以比特币为例。其实比特币并不是完全匿名的,只是因为追踪用户信息的成本非常高,所以有人用比特币做非法交易,比如贩毒、贩卖军火、贩卖人口。中国很多网络赌博都是用TEDA币(USDT)加比特币实现的。

再看电信诈骗,穆长春表示,目前在完全实名的情况下,电信诈骗等犯罪依然猖獗。传统银行账户体系下,开户需要实名验证,采集用户姓名、证件号码、有效期、联系方式等9项要素信息。即使有如此严格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持续尽职调查、交叉验证等风险防控措施,仍无法防止不法分子利用银行账户和电子支付工具进行网络赌博和电信诈骗。

穆长春表示,如果数字人民币的匿名性太高,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盯上,成为黄赌毒等非法交易的工具。同时,数字人民币采用“小匿名、大溯源”的设计,也是希望让老百姓放心。如果发生使用数字人民币的电信诈骗,可以帮助老百姓追回钱财,保护财产安全。

穆长春表示,由此可见,完全匿名从来没有被数字货币、各国央行考虑过,只有在满足“三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进行有限匿名才是国际共识。就像刚才说的,人民银行在用手机号开通数字钱包时,并不知道用户的真实身份。那么如何保持打击犯罪的能力呢?比如经过大数据分析,所有的证据都显示某个用户在进行电信诈骗,而我们并不知道这个人的真实身份,于是我们把证据线索提交给主管部门,执法部门去电信运营商和银行依法获取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这样就可以达到一个平衡,在满足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合理匿名需求的同时,也可以保持打击犯罪的能力。

“数字货币——央行——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实现匿名是国际共识,不能满足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要求的设计将被一票否决。”穆长春强调。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