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11月18日晚,阿里公布了Q2的新财报。财报显示,注重性价比的淘特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年活跃消费者(AAC)超过2.4亿,淘特专属会员DAU占比接近50%。从上线到超过2.4亿用户,一淘用了18个月的时间,成为了一个发展速度极快的App。
与此同时,淘特正凭借实力获得越来越多高性价比消费者的青睐。继7月获得苹果App Store下载榜月度冠军后,淘特又于8月获得App Store购物App月度下载冠军,8月连续31天称霸榜单。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一淘事业部总经理汪海认为,一淘的成长是创新服务县域消费的结果。受益于国家打造的县域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场景,淘直供模式提供的好货、低价满足了县域消费者的需求。
某种程度上,淘特的成功源于其对下沉市场的“重新定义”。在淘之前,下沉市场的消费者被定义为只爱低价,缺乏个性化需求的人。但淘特认为,低价并不是下沉市场的唯一需求。淘特通过直供模式深耕供应链,不仅让好货低价成为可能,还通过洞察下沉市场的潜在需求,同时盘活了蓄势待发的产业带工厂和县域消费。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国农村消费品零售额接近3.7万亿元,同比增长17.2%。有人认为,陶特诞生的初衷是为了在下沉的市场中捍卫竞争对手。如今,随着县域消费的喷涌,在新一轮的消费平权浪潮中,淘特已经先行一步,进入战略总攻阶段。
县域消费迸发 淘特重新定义下沉市场在阿里11月18日晚的电话会议中,淘特成为第一个被提及的业务。
在电话会议中是这样描述的:“在下沉市场中,一淘为阿里国内消费生态带来增量用户和活跃度的价值日益体现。本季度淘系AAC突破2.4亿,相比手淘App,淘系专属会员DAU占比接近50%。超高性价比的产品和差异化的用户体验深受消费者喜爱。另一方面,淘特致力于发展M2C模式,通过一站式运营和物流解决方案,帮助原产地制造商直达消费者。本季度这部分订单量同比增长了近400%。”
在这组数据中,“一淘专属会员DAU占比接近50%”成为另一个亮点,这说明一淘和淘宝进一步完成了切割。“淘宝向左,淘特向右”的战略越来越清晰。
自今年5月淘宝特供版全面升级为淘特以来,淘特正在一步步走向独立。今年7月,淘特产品负责人邹燕表示,淘特正在不断推进与淘宝“分离”的进程。目前,淘特已经切断了几乎所有与淘宝的跳转链接,淘宝以外的用户增长已经占到淘特新增用户的100%。
对于更加独立的淘客来说,不仅稳步推进为淘客带来新用户的重任,还用完全不同的逻辑“重新定义”了下沉市场的供需。
在打法上,陶特更简单,更直观。长期以来,与“社交裂变”、砍价等获客模式不同,“后来者”淘特在获客和业务运营体系上更为直接。
今年双11,淘特直接推出了为期34天的淘特“特别省节”。10月9日-11月11日,淘特向消费者发放各类至少10亿元的“请客”红包;每天至少10000件商品直接免费;500万件货源直供,一元邮到家。
邹燕提到,由于下沉市场目标用户的手机内存普遍有限,淘也尽可能减少了安装包。
更重要的是,淘特率先意识到县域消费正在生成,下沉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的低价商品,而是个性化的低价好货。
不同于需求侧消费成本的集中式解决方案,淘特通过直供模式解决供应链的供应成本,通过“短链经济”创造效率价值。事实证明,在“低价”“好货”的基础上,淘特逐渐找到了自己独特的成长节奏:回归工业电商供需本源,深耕上游。
“通过产地直供和工厂直供,可以做出性价比高的商品,在下沉的市场带给更多的消费者。”今年3月25日,在一淘一周年之际,汪海指出了一淘的差异化发展路线。
创新县域消费,正为淘特带来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今年双11,以小城镇年轻人为代表的县域消费者消费升级趋势明显,追求性价比的美好生活成为消费者的主要趋势。与去年订单相比,园艺铲、花盆等产品订单增长2139%,家装等产品订单增长550%,香水、香薰产品订单增长543%。
从淘特在AAC的上升趋势可以看出,淘特从诞生之日起就洞察用户需求,走出了一条由难到易的道路。
直连消费者 产业带工厂从“幕后”走到“台前”淘特之所以能走出这种差异化的发展路线,源于淘特成立之初的初心。
2020年,受全球疫情影响,国际供应链受到严重冲击,大量海外订单延迟甚至取消,给外贸工厂带来了空前的挑战。转型内销成为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地外贸工厂的突破口。
作为国内最重要的产业带工厂销售平台,淘特于2020年3月26日正式上线,旨在充分发挥阿里巴巴数字商业、智慧物流、普惠金融等基础设施能力,帮助中国工厂恢复业务,开拓销售。
在接过下沉市场突围的重任后,淘特在供给侧打通1688平台,对接产业带和产业基地,建立M2C(制造商到消费者)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淘特走出了一条深耕供应链的直供之路:一端与货源相连,另一端与消费者相连,具有去库存、消除中间环节、以量定产的特点,通过构建“极短环节”消除库存、物流、总销、配送等中间环节来降低成本。
工厂方面,淘特直营于2020年4月1日正式上线。这是一个以M2C产品为核心供应的网上工厂商店。在这里,工厂不需要在网上开店,而是由淘特提供销售趋势,工厂据此开发新产品,然后交给淘特运营销售,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工厂数字化”。
依托淘直供,产业带厂从“幕后”走到了“台前”,成为性价比源头提供好东西的主角。今年双11,覆盖全国近千个产业带的工厂,通过淘直接连接2亿县域消费者,直接参与双11,就像品牌一样。
不只是厂家直供。从今年3月开始,淘特开始搭建全品类货源直供体系,农区和品牌直供就像工厂直供一样被提上日程。淘特通过以销定产,推动生产合作社批量生产成为直供采摘产区。同时,陶特依托农户、菜鸟等1000个县域生产仓库和30000多个仓库配送点,使源头产区实现计划生产供应,消除中间商,减少损耗,直供县域消费者。
依靠产地直供的模式,淘特线上农副产品数量比2月翻了一番,销售规模比2月翻了三番。截至9月,淘特“以消费促生产”已带动全国近500个县、11万家农业合作社销售五环外农产品。
基于以上,在本次财报中,Amot取得了本季度M2C订单同比增长近400%的成绩。特供直供模式越来越顺畅。
下沉市场或将攻守易形 谁是“五环外”真正的电商服务者?通过直供模式,淘特已成为产业带工厂复苏的重要驱动力和产业带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渠道。
“陶特的原产地直供模式,为产业带厂商的升级转型带来了新的机遇。今年双11近3000家直营供应商的订单增长了10倍。”淘运营总经理黄爱珠说。
更重要的是,淘特盘活了蓄势待发的县域消费。
在M2C模式下,淘客可以轻松地将县域需求反馈给工厂,洞察下沉市场的潜在需求,这成为淘客的一大能力,也因此激发了下沉市场潜在的个性化消费。
大量的炸药就是在这种模式下孵化出来的。以厨房湿巾为例。2021年,陶特湿巾销售额比去年8月增长2103%,销售规模增长1626%。
可以说,陶特直营工厂开创了一波高性价比湿巾的消费潮流,带动了更多人使用湿巾。
这也是陶特能在下沉市场中闯出新路的根本原因。
以这样的发展速度和痛点解决能力,淘特已经成为五环外真正的电商服务商之一。今年双11,在淘,县域订单占比70%;县消费订单增长了四倍;18 -40岁人群订单占比45%,引领县域消费潮流;新鲜果蔬、米粉、粮油、肉禽蛋订单比今年3月增长近4倍。
此外,淘M2C还与国内产业带和产业基地开展了广泛合作,包括200万产业带商户、50万工厂和30多万外贸工厂。
让县域消费者玩得好,生活得更好,这是淘特不断成长的目标之一。
11月,淘特接入飞猪,推出“玩”频道,覆盖酒店、交通、度假品类上万种产品。这被认为是淘特高性价比布局的开始。
上线18个月,淘客已经成为五环外消费者不可或缺的存在。既满足了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存在于下沉市场的日常需求,又挖掘出了隐藏在消费者内心深处的深层需求。淘客已经成为小城镇年轻人“尝试新鲜事物,尝试新鲜事物”的核心渠道,从三亚芒果到“葡萄间的爱马仕”阳光玫瑰,从斯尼克苹果到三门螃蟹...“五环内外”消费权从此实现。
与此同时,年活跃消费者超过2.4亿的淘特正在高速逼近竞争对手,市场下沉,攻防或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