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到濮阳顺丰多久可以到(看哭!怀孕七个月女子和2岁幼子突然失踪,家人苦寻26年)

1995年,高阳县一名怀孕7个多月的聋哑孕妇李春玲,带着不满3岁的小儿子,乘公交车回家探亲。没想到,在路上,小偷伏击了她,抢走了她的孩子,强行拐走了她。

母子俩分别被卖到河南濮阳和许昌。李春玲生下第二个儿子后,因为不能说话和写字,她与丈夫、长子和骨肉分离。一个幸福的家庭,破碎在三个地方。李春玲的丈夫张学文有一天失去了三位至亲,他的生活就像一场噩梦,再也无法醒来。从此命运转折,岁月流逝。

这起离奇残忍的拐卖妇女儿童案件发生在河北保定。26年后,“母子同时被拐”的悲剧终于在公安部的“团圆行动”中出现转机。2021年10月1日,国庆节,两个被拐的孩子跪在寻找了26年的亲生父亲张学文面前,听他号啕大哭,卸下了生命中最难以承受的重担。

1.昭通村的大事件

中秋节过去十天,国庆假期才刚刚开始。保定高阳县昭通村历史建筑冷烟塔,屋檐处有个小风铃,钟声悠远。离这份宁静不远的一个村子里的一条小巷,却有着别样的景象。红衣歌舞伴着锣鼓,让人不禁猜想:国庆期间哪家要办喜事了?

然而,小院里的“喜事”绝非寻常。

主人公既不是爱笑的新人,也不是长寿的老人。他是一个中年人,脸色黝黑,言语朴实,表情热切。他就是张学文,前面提到的拐卖案件中不幸的父亲。

前一天晚上,张学文几乎彻夜未眠。他怎么睡得着?失踪两年多、与亲人失散26年的大儿子张勇,正带着妻子和女儿,也就是两个宝贝孙女回家。曾经让父母抑郁的仇恨终于散去,迎来了希望和温暖。



在接亲戚的大巴上,还有张学文的小儿子,张勇的弟弟——他是另一个走失的孩子,当时还在妈妈的肚子里,现在已经26岁的成年人了,这让他的家人更加心疼。回到父亲身边已经快一个月了,张学文仍然对自己偶尔离开他的视线感到莫名的紧张。就好像他还在害怕什么会让此刻所有的快乐瞬间烟消云散:当他失去这个儿子的时候,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长相,名字,甚至不知道自己是男是女;他不想再经历那种痛苦和恐惧了。

远处传来微弱的鼓声,张学文第一个冲出院子,奔向村庄。

路上遇到熟悉的老乡,我从远处对他喊:“你回来了没有?”他马不停蹄地大声回答:“我回来了!他们都回来了!”话音未落,问答的双方,都已泪流满面。



村民们祝贺张学文成功地找到了家人。

两个儿子下了车。还有我媳妇和两个可爱的孙女。虽然张学文已经和他们见了面,但此刻的万千情绪怎么会和他不安地寻找亲人时一样呢?他和妹妹张闺房、弟弟张三紧紧握着失去亲人的手,一家人像面对新的命运一样,激动而坚定地向家走去。



张学文兄妹和他们失散26年的孩子团聚了。

2.26年的丧亲之痛

“我去过河间。我在河里看到一个哑巴,跟我嫂子一样,大小长相都一样。她也想找个家,也找不到家。她告诉我人贩子卖了她三次,卖了一次又不想要她了,卖了第三次...她抱着我哭,你知道我们看到这些有多难吗?”

张学文的妹妹张贵在10月1日订婚那天哭了无数次。不知情的人可能认为她的情绪暴露了,她只能理解家人发生了什么。撕心裂肺的哭声里隐藏着怎样的艰辛,不甘,巨大痛苦的释放。

在和母子失踪后,张家曾动员昭通全村人帮助寻找他们。到现在,村里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人,对26年前的寻找都有些记忆。的父亲张骡,发动村民在村里用机动车辆。他先是在保定以北的县镇拉网找人,然后把范围扩大到全省和北京。

整个村子找了一年,张学文一家找了20年。在这漫长的寻亲旅途中,他母亲做保姆,四处打听工作是在哪里做的,生怕错过他媳妇和孙子的任何消息。老人一次次燃起希望,一次次希望落空空,最后几乎哭瞎。他的父亲在60多岁时,得了重病。每次他以为孙子受不了了,就跌跌撞撞地跑到街上,哀号着喊着“勇敢,勇敢,勇敢……”苍老凄惨的哭声渐渐成为赵通村人不忍触碰的片段。

也正是在这条血路上,曾经坚强能干、家境殷实的张学文,辞掉了公交车司机的工作,没有像同龄人一样盖小楼。除了扛水泥、打拼、打零工维持生计,他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寻亲上。

“从年初找到年底,过年回家住几天。过了年,出来找我老婆孩子……”张学文对那些年的回忆是如此痛苦,以至于没有太多的词语来形容。他只知道,在这段记忆中,他失去了母亲和父亲,父母到死都难以合眼。只是他们太不愿意告诉他们的弟弟妹妹,他们必须继续寻找。



张学文家庭聚会。

3.团圆行动催生奇迹

1995年12月24日下午,李春玲和他的孩子在保定高碑店附近失踪。虽然当地警方和张、李尽了最大努力寻找,但由于当时的技术和环境,他们的寻找还是反复空。母亲和两个孩子消失在茫茫人海中——李春玲母子的失踪被认定为拐卖案件。

2021年1月,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寻找被拐卖失踪儿童专项行动——团圆行动。今年3月,这起让张学文一家痛苦多年的旧案由保定市公安局委派的莱文警方接手。

“第一次跟老张说他孩子有机会找到了,看不出他有多激动,好像还有些麻木。也许这就是一个寻亲26年的父亲的真实反应……”高阳县公安局技术中队指导员李梦回忆,当他第一次与张学文讨论寻亲的话题时,这个饱受折磨的男人给他留下的第一印象。

26年的失望已经让张学文的失望变成了绝望。他和他的家人甚至认为,重新拥有希望就是在为自己受苦,已经受了太多的苦,不能再忍了。

有着法医背景的李梦,对近年来警方打拐DNA系统的发展和完善更有经验和信心。他说:“在我工作的最初几年,我每年都会收到很多更新的光盘——这些光盘上就有‘图书馆’。与当时的简单落后相比,数据收集和比对的效率大大提高,有可能创造奇迹。”果然,在莱文警方从张学文采集了血液样本后,两个多月后,全国联网的数据库匹配了匹配信息。

6月的黎明:公安部审查确认了第一个与张学文有生物遗传关系的“孩子”。户籍资料显示,他是河南濮阳人。8月26日,李梦等公安人员与张学文一行一起,踏上了他们的第一次河南寻子之旅。

4.在曲折中找到自己的路

去豫之前,张学文兄妹在一起,人贩子大概是在春玲生下二胎后,趁孩子还小,没有记忆,把他(她)卖了。那么和哑巴妈妈住在河南的男孩应该是“肖勇”。

然而,当张学文含着泪紧紧握住妻子的手时,发现她和自己一样激动哭泣,却也有着不同寻常的举动:她绝望地用支离破碎、混乱的声音问着几乎无法辨认的问题:“勇气在哪里?永呢?!"

顺丰多久可以到

原来,为了诱骗李春玲,人贩子告诉她,她的孩子已经被送回父亲身边生活,让她没有朋友,无法求助,彻底死了。当这位悲伤的母亲听说她的大儿子被卖了,走丢了,哭得更厉害了。“孩子在哪里?你受的是什么罪?”一位父亲和一位母亲,片刻前他们相遇时的惊喜,立刻被令人窒息的忧虑吞噬了。

虽然老二的家已经找到了,但他已经离开濮阳去重庆打工了。激动的张家人抑制不住想见到这个孩子的渴望。他们决定派他们的“姑姑”和“表哥”作为代表去重庆,说服他回去对莱文作进一步的鉴定。

26岁那年,朱少保从未怀疑过父亲不是亲生的。母亲有语言障碍,没有跟他提起这件事。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捧着牌位,确实有长辈嘀咕他不该捧,就改成了二哥,但他只当是别人的麻烦,根本没放在心上。

但是一个视频电话扰乱了他的心。在屏幕上,哭泣的“阿姨”坚持说她是自己的侄子,并要求他无论如何都要和他们一起回到莱文那里进行鉴定。莱文?保定?河北?他们说他没去过那个村子。最近的一次,大概是和朋友去白洋淀的时候——是在白洋淀和莱文附近吗?他不知道,但突然他有点担心。

他最终决定带着两个“不熟的亲戚”北上,并很快在高阳县公安局重新采集了DNA信息——再次确认张学文就是他出生后就没见过面,但已失散26年的亲生父亲。

而他还有一个大他两岁多的哥哥,至今下落不明。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这个年轻人好几天像做梦一样,回不了神。

5.未来会重聚的。

一般的亲子鉴定,只要DNA图谱中有17个基因座匹配,就可以鉴定。但公安机关处理拐卖案件有更严格的标准。现在,本案中被拐儿童的父亲、母亲、哥哥的DNA已经采集完毕——“老大”比对的准确率将大大提高。

前提是他的DNA信息已经进入公安机关的数据库。

看着激动的张学文,李梦有点担心,他不忍心让这个不幸的人遭受任何希望的痛苦空。

他告诉老张,找到孩子的母亲和弟弟,并不一定能保证马上得到老大的消息:当年,张勇和他母亲是分开被拐的,但拐DNA系统是近几年才逐渐完善的。在此之前,孩子没有主动寻找亲人,或者信息没有进入相关数据库,所以你遇到他还是需要等待,也许一年,也许两年,也许十年...

没想到,仅仅过了几天,莱文警方就从省公安厅和保定市公安局得到消息:河南许昌鄢陵警方报警称,当地有一名男子,疑似与张学文信息一致。然而,这个年轻人,现在名叫“张爱华(化名)”,根据他的身份证信息,他出生于1990年。如果按照这个时间计算,1995年12月他已经6岁了,这显然与“张勇”的情况不符。

丝毫不敢大意的高阳警方赶到鄢陵,依法提取了张爱华的血样,重新申请鉴定——最终确认比对成功。

2021年10月1日,当我回莱文老家结婚时,父亲张学文含泪告诉他失散的长子张勇:“你出生于1993年5月1日,是农历三月初十。与家人失散26年的你,今年其实还不到30岁。”

2021年国庆节,高阳县公安局大门前,张学文一大家子人手拉手举着三面锦旗来感谢县公安局民警。“骨肉分离二十六年,两省三地不得相见;感谢公安机关的“团圆行动”,感谢《赵岩-铸剑盾牌2021》中创造奇迹的河北警方和莱文警方;没有你,我家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面!”张学文拉着帮他寻亲的警察哭了。

6.这辈子我不忍心错过你

张爱华——或者张勇——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是被收养的。16岁那年,他甚至独自去了公安局,跟警察说“我要找我的亲生父母”。他最早的DNA信息可能就是那个时候留下的。养父曾告诉他,被收养时,他几乎不会说话,又瘦又黑,担心如果不从人贩子手里救出来,他可能会饿死。他的养父也表示理解寻亲的想法,不仅给了他路费,还告诉他:去找吧,找不到就回家安心过日子。

茫茫人海,跨省分隔,在那个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他的愿望没有实现;但他已经成了家里很受欢迎的孩子。他是六个姐妹中最年轻的。他顺利长大,结婚,做了爸爸。

只是心里的那个洞。偶尔有冷风吹过。他向妻子透露,他看到了那些苦苦寻找孩子的父母的遭遇。他说,“如果我父母不要我了,把我送走了,那我肯定不会去找了;但如果我被拐子拐走了,我爸妈可能会这样,可怜巴巴地盼着我,找我,那我一定要找!"

但他万万没想到,不仅自己与父母分离,连素未谋面的弟弟们也分散在两省三地!这个人生故事太痛苦太沉重了。当他从警方得到官方消息的时候,他震惊万分,难过得几天吃不下饭,三天只睡八九个小时。

昭通村的老人们至今还记得这个孩子:圆圆的脸,和他父亲小时候一样的笑容。现在他们看到两个人站在一起,不禁又哭又叹:谁知道是父子?但是谁能想到会卖这么远!

而一对失散了26年的兄弟,从接触到现在,也从未觉得陌生。张爱华的妻子韩女士说,兄弟俩每天都想要视频。弟弟去了哥哥家,小侄女第一天就是陌生人。第三天,她对这个叔叔是如此的喜欢,以至于对全家人宣布:我叔叔比我爸爸还帅!让全家人笑出眼泪。

张爱华也和他的哥哥去了濮阳,离他生母的家只有200公里。我妈妈看到他的时候哭了。“他打算在拜访亲戚后回到他在鄢陵的家。我妈害怕极了,怕再失去他,只好让弟弟跟着他……”韩女士在笑,讲着三个家庭的趣事,她努力哽咽着不出声。

在炎陵,张爱华在养父母和姐姐们的关爱中长大。他被宠坏了。现在他的养父已经81岁了,还依恋着他。在濮阳,朱少保的养父已经去世,母亲在河南生的四个孩子中,他是老大,一直肩负着重担,不得不四处奔波打工。回到莱文,他们的角色颠倒了。家里心爱的弟弟成了照顾人的哥哥,而一直照顾弟弟妹妹的哥哥成了弟弟。

至于我的父亲张学文,几年前他有了另一个家庭。兄弟俩都说命运就是这么残酷,但他们会认真规划未来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庆幸自己终于知根知底,安慰了半辈子痛苦的爸爸妈妈。

在订婚的这一天,张家的长辈和亲戚们一个接一个地抚摸着两个婴儿。他们用中国人最朴实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激动和喜悦:大家都在举行见面礼,毫不迟疑地往手里塞。它们被小心地放在嘴里。这是哥哥的,这是弟弟的,这是媳妇的,这是丹尼尔和小尼尔的...26年来没有在莱文亲戚面前领到压岁钱的两个孩子,现在得到了他们最丰厚的祝福:宝贝,回家吧,平安生活。



一张大全家福。

来源/赵岩都市报

燕媒体记者刘文/摄

来源:赵岩都市报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