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万象人工客服要保证金(刷单赚钱、赌博稳赢 这些电诈骗局就在你身边)

核心:很多人认为电信诈骗离自己很远。

但据警方统计,我市最多一天就有几十起电信诈骗案,诈骗金额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甚至有的多达几十万元到上百万元。

在这些案件中,受害者被骗走了他们辛苦挣来的积蓄;还有一些受害者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高利贷,转给骗子,结果负债累累...

这些电信诈骗事件真的发生在我们身边。

大庆晚报记者根据近期电信诈骗案件的特点和类型进行了盘点,希望市民了解骗子的手段,提高警惕,远离电信诈骗。

网上刷榜是诈骗的“重灾区”

网上兼职刷单是公民上当受骗的“重灾区”。

11月25日,金融公馆小区居民吴某在陌陌软件上参与刷单、垫付业务时,被骗1.5万元。乙烯居民郑(音译)想在找一份兼职。添加“客服”微信后,他根据对方提示下载了喜润园app参与计费,被骗5188元。

11月24日,丽园小区居民牛某在家中网络被骗2.9万元。一位名叫王的居民通过打工赚钱被骗走了9.9万元。

11月23日,东风新村居民朱在家中登录敦煌app做兼职网上刷单,被骗15.4万元。

11月22日,丽水花城居民王某在网上刷单,被骗24万元。

尽管媒体多次报道刷单被骗的案例,公安机关也大力宣传“刷单就是诈骗”,但仍有部分人认为刷单真的能赚钱,走上了刷单之路。

但是,骗子不会对任何敢于尝试的人“心软”。有人被骗破产,有人被骗“怀疑人生”,血汗钱一眨眼就没了。

网络赌博输了几十万

相比于靠网络刷单赚钱,参与网络赌博的人大多目标“远大”,想赚大钱。正因为如此,与网上记账相比,网上赌博受害者输的钱更多。

11月25日,绿地国际城居民王在某微信群主介绍下,通过下载洋葱app参与赌博活动,被骗12.2万元。英伦三岛居民高因登录友联国际APP参与网络赌博,被骗21万元。

11月24日,龙南社区居民李因在网上赌博被骗20万元。

11月17日,葫芦路9区居民李某在网上点击亲戚发来的链接参与赌博,被骗11万元。

11月16日,红旗社区居民张某参与网络赌博,被骗14万元。同一天,丽园小区居民石某在家中登录百金贷app购买理财并参与网络赌博,被骗14万元。

11月14日,汇鸿悦澜湾居民余某登录义工工作室app做网络赌博兼职,被骗19.9万元。

11月11日,唐宁街居民马在网上兼职赌博,通过银行转账被骗60万元。

11月10日,东方玫瑰园小区居民徐在美华信app内刷单被骗20.7万元。

11月7日,凯旋门居民李在家中登录JFK333网站兼职赌博,被骗25万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些参与网络赌博的人借钱赌博。他们本想借此发财,却一步步跳入骗子设计的陷阱。戒掉不劳而获的心理,才是远离网络赌博的最好方法。

网上“高利投资”血本无归

骗子抓住了一些有闲钱的市民“疫情期间生意不好做,存钱贬值”的心理,大肆宣传各种网络投资平台可以赚大钱。“投入少,收益高,稳赚不亏”成为各种网络投资平台的口号。有的市民想尽办法投资水网,却越陷越深,有的血本无归。

11月23日,阳光城居民韩通过网友介绍,登录上海证券网购买股票,被骗10.8万元。

11月21日,湖滨教师园居民罗某加入网络投资群,在“热心网友”的指引下进行网络投资,被骗30万元。

11月9日,奥林公寓居民石某经微信好友介绍,下载“演示资本”参与抽奖返利,被骗30万元。

11月7日,东湖社区居民张在家中登录shouifp.inc短线交易网站进行投资,被骗40万元。

11月2日,万达广场小区居民翁某因投资PT时代app被骗50万元。

10月28日,阳光嘉城小区居民张在微信好友推荐下下载房产app投资,被骗8万元。

10月18日,肇源县新站居民董某在家中登录DACP股票平台,被骗47万元。

网贷的应急结果是“更糟”

一些手头缺钱的市民被网络广告“无抵押担保,贷款额度高,放款快”所吸引,视其为“救命稻草”,按“客服”的指示一步步操作。最后你不仅没有得到你想要的钱,反而投入了更多的钱。

银河太阳城居民孙谋想在网上借钱,却被骗了70万元。居民刘急着用钱,在网上贷款时被骗走35万元。东城一品居民谢某通过陌生网友在网上贷款被骗11万元;银座居民郑某下载微贷app办理贷款,被骗10万元;九龙居民郝某在家登录蚂蚁金服app申请贷款,被骗16.6万元;波士顿花园居民石某在天籁app上申请贷款,被骗走16万元。

身份诈骗屡屡得手

阿里万象人工客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各类诈骗类型中,冒充身份诈骗的案件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市民在接到领导、客服、公检法人员的电话时,一定要仔细核对身份,以免上当受骗。

杜尔伯特县居民王接到诈骗分子冒充领导急需用钱的信息,被骗20万元;绿地金融公馆居民明某被诈骗分子冒充银行客服,以修改信息为名诈骗2万元;该市创业居民李被冒充领导的诈骗分子诈骗36万元,急需用钱;湖畔花园居民杨被骗子冒充公安机关诈骗,称被骗7万元。

11月23日,林甸县居民肖某接到一个冒充快递公司客服的电话,称其快递丢失索赔。填写银行卡号,输入手机验证码后,被骗41000元。

11月21日,伊尹阳光城居民贾某接到一个冒充童渊客服的电话,称自己的货物丢失。他按照提示,输入银行卡号和手机验证码,被骗19900元。

11月4日,利民苑小区居民周在家中接到冒充广州市通信局的电话,称其涉嫌犯罪,被骗走7万元。

10月28日,杜尔伯特县居民邵某接到杭州市上城区公安分局冒充涉嫌洗钱的诈骗电话,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按照提示输入个人银行卡号等相关信息。结果被骗走78万。

“etc禁用”也是妖

近日,不少市民收到“交管365”或“交管12123”发来的“ETC禁用”短信。同一天,让胡路区两名居民收到类似的“ETC禁用”短信,按照短信上的提示操作后,银行卡里的钱被骗子取走。

公安机关提示,近年来,关于ETC的诈骗短信有“ETC卡非正常关闭”、“ETC认证无效”、“ETC禁用”、“ETC冻结”等。虽然原因不同,但都伴随着“钓鱼链接”。一旦有人点击链接,按照提示提交个人信息,骗子就会迅速掌握机主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盗取机主银行卡里的钱。

年底了,人们开车出门比平时多,如果停用ETC,会很麻烦。所以骗子抓住了人们的心理,群发“ETC禁用”信息。此时正是ETC诈骗的高发期,市民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相亲谨防“杀猪”

一些单身或离异的人,想在相亲、交友网站寻找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另一半,却不料不知不觉成为“杀猪”骗局的欺骗对象。

近日,陇南公安分局接到多名辖区居民报案,称遭遇网络诈骗,最多的人被骗金额接近40万元。警方发现,这些人遇到的都是“杀猪”骗局。

警方建议,如果想在交友网站上寻找恋爱中的对象,遇到陌生人,要仔细核实身份,不要轻信对方编造的完美形象。在两个人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把自己的钱袋子捂紧,不要相信那些稳赚不赔,低投入高收益的理财骗局。

最重要的是,不要心存侥幸,以为对方会跟自己谈“真情实感”。

“网店升级”欺骗淘宝店主

骗子除了以“网站客服”、“快递员”等身份欺骗消费者,还“下手”网店经营者。

近日,让胡路区某网店经营者孟某的爱人收到一个淘宝账号发来的信息,称店铺不符合要求,并附上了网址。链接显示商店需要升级。用支付宝扫描二维码,进入“阿里万象提交授权升级”。30分钟内未完成的,店铺将被清退。孟的爱人按照提示交了7000元定金,才发现是骗局。

据警方介绍,骗子在淘宝上搜索新开店铺的卖家,以“店铺升级”、“代理运营”为由与其联系,引诱卖家缴纳保证金等各种费用进行转账,实施诈骗。

每个人都是电信诈骗的潜在受害者。提醒读者,请多了解防骗知识,了解骗子的诈骗手法,防患于未然。

记者盛满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