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有什么产品好卖(后疫情风口,谁将成为国内新冠口服药角逐战中的黑马?)

随着各种疫苗的出现,口服药物成为后疫情时代的新趋势。新冠肺炎相关治疗概念股成为二级市场新宠,上游CDMO、原料药公司股价屡攀。在这场新的竞争中,谁能成为真正的黑马?

3月10日,中国制药宣布与辉瑞公司签订供货协议。这也意味着,中药将成为帕昔洛韦小分子新冠肺炎口服药物的中国代理。开盘当天涨停就是“涨停”二字,这是过去8个交易日连续第6个涨停,累计涨幅88.6%。

消息一公布,新冠肺炎治疗概念股如广生堂、西龙科学、香雪制药、尖峰集团等。玫瑰一朵接一朵。

在后疫情时代,新冠肺炎的治疗药物逐渐成为继新冠肺炎检测试剂之后的又一高需求产品。目前,默克、辉瑞和礼来等口服药物已在世界各地问世,国内外制药公司也在努力开发新冠肺炎的药物。

君实生物的中国首个小分子新冠肺炎口服药物也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获批上市。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下半场争夺中,“疫苗+新冠肺炎特效药”成为防疫中备受期待的组合,上游CDMO、原料药等相关概念股也在二级市场上备受追捧。

辉瑞和默克在新冠肺炎药品市场拔得头筹

新冠肺炎的全球疫情形势严峻。中国的疫苗和新冠肺炎的广谱药物也在积极开发中。通过鼻腔喷雾和吸入进行疫苗接种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疫苗接种。此外,口服药物成为当前抗疫的热点。

此前,世界上第一个获准上市的新冠肺炎治疗药物是美国吉利德公司研发的Remdesivir,而该药物起初是针对埃博拉病毒的,但效果并不理想。此后,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被临床证明对新冠肺炎疫情有治疗作用。

但是,雷地昔韦是一种注射剂,与注射剂相比,口服给药可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在生产、运输、使用等方面更方便,产能瓶颈更小。

截至目前,全球批准用于新冠肺炎治疗的口服药物包括默沙东的莫那匹韦、辉瑞的帕昔洛韦和礼来的巴里西替尼。

辉瑞的帕昔洛韦和默沙东的莫那匹韦都适用于轻中度疾病,而礼来制药的巴里西替尼作为一种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可用于重症或危重新冠肺炎患者。



(图片来自网络数据)

今年2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有条件批准帕昔洛韦在中国上市。3月10日,中国医药宣布与辉瑞公司签署协议,将负责帕昔洛韦新冠肺炎口服药物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商业运营。

在默克,今年1月21日,MMP(国际组织药物专利池)与27家仿制药公司签署协议,允许来自印度、中国以及非洲、亚洲和中东其他国家的仿制药制造商在默克生产莫努匹拉韦原料和成品药物。

其中,共有5家中国药企入围协议名单,分别是复星医药、博瑞制药、石家庄龙泽制药和上海德西诺获准同时生产莫尼匹拉韦原料药和成品药,伟哥的郎华制药获准生产莫尼匹拉韦原料药。

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日本盐野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研发的恩替利韦(S-217622)已在日本提交了国内生产销售许可申请,该口服药物将于近期获批临床治疗。这家日本药企的背后,有中国平安的资本援助。

中国平安作为中国盐野县新冠肺炎口服药物的国内代理公司,在mainland China拥有口服药物的独家销售权。

需要注意的是,盐野木曾是长江健康的子公司上海益威实业有限公司的重要股东。此前,长江健康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正与盐野木旗下的长奥医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密切合作。

谁将是中国口腔医学的黑马?

新冠肺炎口腔医学作为目前新冠肺炎治疗产业链中的最后一块拼图,市场非常广阔。除了已获批准的特定口服药物外,新冠肺炎目前在全世界有15种口服药物正在研究中。

着眼于国内市场,一些国内制药公司已经在新冠肺炎开展了口服药物的研发。君实生物、瑞丽生物、前沿生物等企业在小分子药物研发上抢占先机,力争在临床阶段取得优异数据;先声夺人、云顶新药、格力药业等候选药物也跃跃欲试,即将进入临床。

目前新冠肺炎治疗药物的研发主要有三条技术路线,包括阻断病毒进入细胞的药物(多为抗体药物)、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多为小分子药物)和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药物[//],其中小分子口服药物效果最好,成本最低。

而在国内,新冠肺炎口服药物进展最快的是君实生物研发的 VV116和开拓制药研发的普罗库胺,两者都在三期临床试验。

君实表示公司已形成由多种抗新型冠状病毒中和抗体药物和小分子口服药物组成的研发管道。除了VV116,公司还与望山王水分享了针对3CL蛋白酶的候选新药VV993,而这个VV993也是继VV116之后,君实生物与望山王水联合研发的第二个国产小分子口服抗病毒药物。

另一种备受关注的特殊药物,普鲁卡因,其实是一种雄激素受体抑制剂,利用阻断病毒进入细胞的技术,调节人体免疫系统。

在制药工业中最初是作为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的药物开发的。经过一系列研究发现,普鲁卡因可以阻止新冠肺炎入侵宿主细胞,对新冠肺炎感染的早、中、晚期也有很好的疗效。由于三期临床试验缺乏统计学意义,临床试验计划需要调整。

另外, Azvudine,一种真正的生物,是世界上第一个双八点一类抗艾滋病药物,目前正处于新冠肺炎临床治疗的第三期。早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阿夫定就开始探索新冠肺炎的治疗方法,初步临床试验数据令人满意。

新冠肺炎蛋白酶抑制剂FB2001,由前沿生物研发,由前沿生物从上海药物研究所引进,公司独家获得该项目临床研发、生产、制造和商业化的全球权利,于2021年3月15日在美国开始临床I期试验。2020年12月,FB2001的药物临床I期桥接试验申请获得NMPA批准。

除了上面提到的已经在临床试验的药物,临床前企业还有广生堂、云顶新药、格力药业、蒙克药业、科兴药业、众生药业等

目前全球疫情正逐渐向流感转变,未来在新冠肺炎的治疗将采用“疫苗加口服药物”相结合的方式。此前,西南证券估计,新冠肺炎的全球口服药物市场规模为数十亿至数百亿美元,相当于近1000亿元人民币。

目前虽然国际上很多药企都批准了口服,但是国内市场空还是很大的。如果中国药企自主研发的口服药物成功突围,将拥有巨大的可分市场份额。

CDMO,中间体/原料药受资金追捧

除了口服药物成为资本争夺的热点,API和卖铲子的CDMO也受到市场追捧。

Cdmo(“合同开发和制造组织”),即定制R&D和生产组织,

它被称为新药复印机,新冠肺炎口腔医学的诞生也为中国的CDMO企业带来了增量。

2021年11月17日,格洛里亚公布了一份重大合同,在为美国一家大型制药公司的小分子化学创新药物提供CDMO服务的过程中,两家子公司与客户签订了新一批相关产品的供货合同。该产品的CDMO服务累计合同金额约为4.81亿美元。因涉及商业秘密,公告未披露交易对手的基本情况及产品相关信息。

今年2月11日博腾发布的重大订单公告中称,收到辉瑞下属公司新一批采购订单后,将为其提供CDMO服务。新获得的订单总计6.81亿美元,超过公司最近一个财年经审计营业收入的50%。

虽然这两家CDMO公司没有透露订单是否与辉瑞新冠肺炎公司的口服药物有关,但从金额和时间等细节推测,它们可能都是辉瑞公司的Paxlovid订单。

此前,博腾和格洛里亚并未正面披露与辉瑞的合作,随后成大制药和辉瑞继续“吃分红”。

2月17日,成大制药收到深交所关注函。此前,公司表示受辉瑞原料药厂委托,为其定制医药中间体,包括PF-07304814中间体(终端药采用新冠肺炎的治疗)。【/S2/】2月8日,辉瑞宣布该药终止全球临床开发计划,但成大制药并未进行公告。

据悉,新冠肺炎的主要原料包括异戊烯醇、菊酸、胡萝卜素、54-9、SM1、SM2、PF等。除了成大制药,想蹭新冠肺炎医药人气的药企不在少数。

此前市场有消息称,雅本化工研发生产的医药中间体卡龙酸酐可用于生产汇瑞新冠口服药物。雅本化学也曾公开表示,可以用胡萝卜素酸酐及其衍生物合成辉瑞新冠肺炎口服药物帕昔洛韦

虽然雅本化工一再表示与辉瑞没有业务合作,但“隐晦”的表述让二级市场炒作热情高涨。

同样炒作手法的“妖股”森宣药业,也借助游资炒作获得了一波“辉瑞红利”。但在多次澄清与辉瑞没有合作后,大款依然频频出现。

除了辉瑞概念股,默沙东的相关概念股也备受关注。最近,复兴制药有限公司、龙泽制药有限公司、郎华制药有限公司、博瑞制药有限公司和德西诺制药有限公司获得了MMP生产仿制药的许可。

有什么产品好卖

除了上述企业,还有一个典型的“蹭热度”默沙东。去年11月5日,天语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自2015年起成为默沙东的CDMO供应商,目前公司正在向默沙东提供莫那匹韦的中间体。令人不解的是,天宇在获得这一备受期待的新冠肺炎口服药品相关订单后,并没有选择以公告方式披露,而是在互动交流上进行披露。

早在去年11月,默沙东的莫那匹韦还没有获得紧急授权申请(EUA)的时候,就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其尿苷是生产EIDD-2801的原料,而-2801是新冠肺炎生产口服药物莫那匹韦的原料。在间接的“联动”下,公司股价一度实现六天五板的亮眼表现。

目前国内生产原料药的企业还有飞凯材料、博腾、海辰药业、奥瑞特、金达威、成大制药、扬农化工、尖峰集团、乐普医疗等。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