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拼多多又火了,不过不是因为那句耳熟能详的“帮我数一数,还剩下一分钱”,而是因为上海律师刘认为“拼多多免费砍价”活动存在欺诈行为,将拼多多告上了法庭。拼多多真的存在欺诈吗?这个活动真实有效吗?其实对于拼多多的这个活动,早就有人做过实验了。
某社交平台博主“汤姆的百宝箱”就亲身经历过这种“免费砍价”的活动。他选择的产品是松下双开门冰箱,价值7999元,那么他可以带回家吗?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博主已经在拼多多经历了两天的免费外卖活动。下面就来详细分析一下拼多多是如何在视频中吸引你第一次砍价的。
博主进入拼多多,点击“免费砍价”,弹出窗口提示获得万元免费机会。博主有些疑惑,但随后页面接连提示“您成为幸运用户”、“送您一把幸运刀”、“恭喜您获得超级免费卡”、“成功率99.9%”。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博主更加激动,因为他第一笔砍掉了7000多块钱,第二笔只剩下200多块钱,还得分享群聊才能继续。虽然对博主有些排斥,但是拼多多里的弹窗又出现了:看!有4000多人和你一起切。你是第一名。你有很大的优势,不能放弃。于是,这个视频的博主牢牢抓住了为数不多的人生排名第一的机会,开始了分享群聊。
但是分享群聊后砍掉的金额并不多,甚至不到100元,这与之前的几千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所以博主们此时开始想放弃了。但是另一个弹窗出现在拼多多,告诉博主:你已经进入超轻松模式!这是251天里最轻松的一天!多邀请两个人就行了!【/s2/】心情低落的博主受到这种福利的鼓舞,一下子又恢复了信心,更何况邀请两个人的操作相对轻松。
在接下来的操作中,博主在砍价界面发现了一个新功能:偷砍价钱。也就是为自己窃取别人的议价金额,在博主的操作下分分钟拿下205.20元的议价金额,但真的有那么简单吗?就在紧张的博主松了一口气的时候,他发现那几百个便宜货要30分钟后才是自己的,而在这30分钟里,会有人不停地偷你的便宜货。不过拼多多也给了博主一个选项,就是继续拉人头。拉的人越多,越早能用上议价的钱。
最后,在博主的不懈努力下,时间慢慢缩短,偷来的砍价钱终于正式属于他了,但最后还剩下6.47元,但此时,砍价钱不是钱,而是一个一个的。或许是怕博主放弃双门冰箱,品多多在这个时候给你这样的鼓励。这是来自曾经和你一样努力砍价成功拿到货的“战友”的肺腑之言:“相信我,收到货后,你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最终视频博主邀请了59个没有降价的人,因为如果按照接下来的进度按照每个人的一分钱来算,他还需要邀请7000多人来帮忙降价。
但是博主没有放弃。相反,他勇敢地战斗,第二天又开始了。但是,当第二次砍价即将成功时,砍价已经从特定金额变成了金币,需要用金币兑换砍价金额。与此同时,金币也从几百变成了一,然后是0.1,0.01,0.001...某某无限制嵌套行为,意味着又一次议价失败。
但其实很多人在免费开砍价的时候都会被提示有很大的优惠。当大家都成为所谓的“自然选择之子”的时候,你的“运气”就不值一提了。大多数人被拼多多“控制”是因为以下心理。
视频中的第一次讨价还价过程
“找了这么久才找到人帮我剪。如果我拿不到,我就亏了。”
有没有发现这样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捡到500块可以开心一天,丢了500块就会难过两天甚至更久。在同样的尺度下,人们不喜欢亏损多于喜欢盈利,这就是所谓的亏损厌恶。在拼多多免费砍价的活动中,我们前期开始砍价所花费的时间和邀请朋友砍价所消耗的人情,这些投入往往被我们视为潜在损失,在损失厌恶的心理作用下,相比于让我们承认之前的所有投入都打到了水漂然后及时停止“免费砍价”活动 我们更倾向于加大沉没成本的投入,希望在后期达到目标,以此来弥补或者弥补。 这里所说的沉没成本是指我们在拼多多免费砍价的活动中所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人力消耗等不可回收的支出,称为“[S2/]沉没成本”。
“我砍了七千多。多邀请几个人就行”"/s2/]
边肖还尝试了拼多多的冰箱砍价活动。当边肖从未拥有过我自己的双开门冰箱时,边肖的内心是平静的:那只是一台冰箱,我还不需要它。但是拼多多突然给我砍了7000多块,只要多请几个人砍几百块,我就可以免费拥有这台冰箱。我不淡定了,内心躁动不安:“不,不,我要这个冰箱!”这就是狄德罗效应——得到一个物品前心理状态相对稳定,但得到物品后就变得不满足。最初的狄德罗效应是在理性消费的基础上改变消费者的需求。例如,在我买了一件外套后,我需要买一条和外套相配的裤子。而拼多多却在“免费砍价”的活动中,过度利用了这种效应,让一些人变得不理性。比如花钱请人帮忙剪,往往花很多钱请人帮忙剪,却以失败告终。这真是浪费金钱和时间。
备用鱼品多多代看
“我做了这么久,坚持下去肯定能拿货,不会亏的”[S2/]
我们可以把成功的讨价还价看作一种赌博。在赌博游戏中,总有一些人想要赢回输掉的钱。回本就好,再盈利更好。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博主在拼多多支付了9.9元,以增加砍价的机会。生活中,会有人群发红包,要求帮忙剪拼多多,更有甚者,在闲鱼等二手平台上,会有专业的帮忙剪拼,一头2到10元不等。随着讨价还价过程的进行,在不愿意达成目标和沉没成本增加的双重压力下,我们会产生赌徒效应。有些人认为自己前期已经投入了太多的时间、人情和金钱。如果这个时候停下来,前期的投入就变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而如果继续投入,最后不仅可能实现目标,还可能因为前期的投入而得到补偿。
“你看,这么多人成功了。如果我是认真的,我肯定能拿到货”"/s2/]
有一些人在最后的赌局中逆风翻盘,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幸运儿,但赌局中的每个人都想成为幸运儿。幸存者偏差正是如此,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谬误————我们只看到的信息来自那些成功提现并免费收货的“幸存者”,而这些信息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这是筛选的结果。被筛选出来的人不会说话,所以被戏称为“死人不会说话”。我们看不到千千拼多多的几百万甚至上亿用户如何成为“免费砍价”的炮灰。这是我们在拼多多目前的信息引导过程中唯一能看到的免费拿货的人,而那些人往往来自于那些认为自己用更少的次数就能达到目标价格的人。在这样的幸存者偏见的引导下,我们很容易被情绪所引导,被从众心理和幸存者偏见所支配。
那为什么在拼多多免费拿货这么难?刘律师起诉拼多多——砍价套路真相是什么?
2021年4月,上海律师刘参加了拼多多的免费砍价活动,但多次操作后发现始终相差0.09%,于是以“利用人性弱点构成欺诈”为名,向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2022年1月11日,刘先生表示“法院已经审结”,并表示此案不调解,不撤诉。
根据案件资料,拼多多解释称,由于页面显示的位数有限,他们省略了显示小数点后至少有六位的百分比为0.9%,议价页面显示的0.9%为0.9996427%,而不是0.9%
当法院质疑为什么页面上没有显示完整的百分比时,是因为显示屏幕有限,这个数字是平台的算法规则生成的,所以在界面上省略了。显然,在大多数人的正常认知中,显著的数字省略是无法按照四舍五入规则显示为0.9的。拼多多不能把这个问题推到算法后面,因为算法也是人操作的。既然显示的位数有限,为什么不用更清晰的方式明确告知消费者呢?
真正的企业家会利用人性赚钱,但不会利用人性的弱点赚钱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教授认为,这个“道”就是为他人创造价值。要赚钱,首先要给别人带来利益,用自己的商品和服务为消费者创造价值。靠造假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企业家,也不可能持续赚钱。
参考资料:
[1]朱晓娟。拼多多“免费砍价”营销策略分析[J].现代营销(商务版),2018(06):97。
[2]许文慧。拼多多营销策略分析[J].现代商业贸易行业,2018,39(33):54-55。
[3]王·。空生产理论视角下的社交电商营销[D]。山西大学,2020。
[4]丁·。社交电商营销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9。
[5]梁著。从营销角度看拼多多“电商黑马”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现代商业,2018(34):31-33。
[6]王敬合、汪洋、石梅。社交电商平台拼多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2020,11(02):62-69。
[7]王昌。《拼多多砍价团》【J】隐藏了多少玄机。东西南北2018(20):46-49。
[8],黄,。损失厌恶能否解释“好消息提前,坏消息延迟”[J]。管理科
[9]萧一川。「幸存者偏差」如何影响农资的「价值认知」?[J]。中国农业资源,2021,34:11。
作者:新茶校对编辑:小万
本文由知识百科原创。欢迎关注,给你带来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