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活代理加工圆珠笔(小小手工活 背后套路多)

在家能轻松赚钱吗?一个又一个案例告诉你,结局很可能是“谁信谁输”

——小手工背后有很多套路



漫画/张杨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王振亚

原材料免费,简单易学,日薪,在家轻松赚钱...你被这种广告吸引过吗?最近,关于手工加工的投诉不断出现。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手工加工广告中隐藏着很多套路。如果你相信了他们的宣传和承诺,你不仅赚不到钱,还很容易被骗走钱。

记者体验:干体力活却被拉进群做任务

7月上旬,记者所在的几个微信群陆续贴出了办理手工的广告。加工产品主要有珠饰、十字绣、圆珠笔、发夹、小饰品、手机壳等。合作模式是“厂家免费提供原材料,送货上门,加工后回收,按量结算,不收取任何押金和费用”。广告宣称加入他们“可以实现在家创业,轻松月入过万”。

真的是这样吗?记者决定一探究竟。

记者扫描其中一则广告中的二维码后,微信自动关注了一个名为“星宇奇投资”的微信官方账号。按照提示回复“客服”二字后,微信官方账号主动与记者私聊,称做手工需要下载一款名为“企业密信”的软件,在上面申请投递。记者按要求下载后,一名“快递派件员”通过“企业密函”与记者交友。“快递员”要求记者提供姓名、性别、年龄、收货地址和电话,以便尽快安排投递。

记者要求查看其公司信息,“快递员”随即将公司营业执照发了过来。记者在企业查网站上发现,这家公司已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列入异常经营名单。记者提供个人信息后,“快递派件员”将记者拉进一个“人工福利群”,让记者先在群里做一些小任务,声称每天可以赚50元到100元不等的提成。

这是一个近百人的团体。成员之间不能互加好友,也没有人谈手工。从加入群的第一天开始,群内的“福利专员”就一直在不断发布信息,要求成员关注一些公众号,称一共15个公众号,关注的每个公众号会返7元提成。任务发布后,有成员不断截图成功关注和领取。

第二天,任务变成了预付形式,即预付到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立即返还到140元到1500元,还有8.8元到388.8元不等的红包奖金。“福利专员”为想要做任务的成员推荐运营导师,称在导师一对一指导下完成三个任务后,可以进入VIP任务群,激活高级任务。在短时间内,有些人已经完成了小组中的一项或几项任务。群里也有人说完成任务后没有收到提成和红包。当记者就此质疑其导师时,他很快被踢出群,随后记者的“企业密函”账号被注销。

记者将上述经历反馈给了长沙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经分析,该中心民警认为这是一个通过招揽体力劳动来欺骗群众刷任务、赚取提成的骗局,最终将骗走受骗者大量预付款。

许多人被这个精心制作的骗局愚弄了

最近,很多人在文祥投诉直通车上反映他们被人工代加工诈骗了。诈骗金额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记者采访了几位投诉者。

沅陵县的曾先生是农民。他说,两个多月前的一天,他在刷短视频的时候,看到一个激动人心的代工广告,但客服人员说必须还50张信用卡才能积累信用,才能做手工。“客服承诺15分钟内退钱,并收取2%的佣金。”曾先生说,第一天,他还了16张信用卡,金额最大的是1000元,他从100元开始收取佣金。到第二天,虽然只有三个还款任务,但金额分别是4000元、17000元、40000元。在客服人员的利诱和胁迫下,曾先生咬牙帮忙还了三笔钱。但结果他不仅没拿到佣金,还不想要回本金。

“干体力活只是幌子,作弊才是真正目的!”被骗5000多元的李先生调侃自己“被蛇咬了”。一个多月前,他被招聘体力劳动的客服人员拉进群后,他要做的体力劳动变成了充值账单。分配给他的充值,开始是几百块钱,后来逐渐变成几千元。最后他不仅没做成手工,填的钱也要不回来了。

手工活代理加工

除了做任务、刷单,一些无良公司盯上了受骗者缴纳的费用。有人与所谓的手工劳务外包公司签订合同并支付相关费用后,结果要么是签约公司失联,要么是加工的产品大部分不合格,既没有退还预期的加工费,也没有退还已支付的费用。

6月1日,网友付先生与长沙某公司签约,做手工干燥剂项目。付先生说,按照合同,工期3个月,公司以每袋0.14元的价格回收,付先生要先支付7560元作为代理合作款。6月17日,他处理完4500袋后,就联系不上公司了。

7月15日,网友张先生也投诉称,6月份,他与长沙某科技公司签订了一份加工网线的手工作业合同,并缴纳了3600元“诚信金”。但当他邮寄第一批450根网线时,公司一直没有收到货。多次提醒后,公司说合格率只有20%。张先生认为这是公司的故意过错,要求解除合同并返还“诚信金”。多次交涉后,公司以张先生违约为由,只退了2000元,加工费一分钱都没给。

找手工活的时候一定要睁大眼睛[/s2/]

对于没有工作或者空闲暇时间比较多的人来说,找一份足不出户就能赚钱的手工艺工作,真的是梦寐以求的好事。但正如以上案例所揭示的,有很多看似帮你实现梦想的体力工作,背后却有着各种各样的套路。为此,警方提醒,找体力活儿要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

“有些手工艺招聘广告没有留下地址和电话,只留下一个二维码,这本身就很可疑。”长沙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民警春安告诉记者,“二维码诈骗是骗子的常用伎俩。不要下载陌生的app进入陌生的群。那些看似活跃的群,可能就是专门设计来骗你的。”

网上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一切打着人工处理的旗号要钱刷、要信用、要信用的行为都是诈骗。所以在网上找手工制品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信誉度高的专业网站。如果遇到需要缴纳中介费、培训费、保证金等的广告。,你要高度警惕,不要随意汇款,一旦遇到诈骗要及时报警。

针对一些人投诉与体力劳动外包公司签了合同却维权难的问题,湖南同城律师事务所律师彭真认为,体力劳动合同纠纷很多。根本原因是一些体力劳动的验收没有严格的标准,双方签订的合同没有详细约定交付产品的质量标准和退款。工艺品外包公司良莠不齐。在与这些公司合作之前,我们必须通过收集各方信息和实地考察公司,充分了解他们的声誉和经营状况。签订合同时,要特别注意是否有宽泛模糊的格式条款,避免“入坑”。

[责任编辑:戴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