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改变了一切,做饭好像也不一样了。餐饮真的变了吗?以后还能做什么?
本文由Hongcan.com(ID:hong can 18)原创,王白石。
在过去的两年里,许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原本不需要资本的餐饮行业成了资本的宠儿,很多餐饮品牌的融资估值都比一轮高;以前生意不好,待久了可能还有希望。现在如果呆久了,以后可能再也不会去虚无了。
可以说,在被“疫情”不确定性笼罩的餐饮行业,一切都变得不确定。餐饮未来还能做什么?下面,红饭。com整理综合了一些有经验的人的观点,可能会给想从事餐饮行业或者已经在做餐饮的人一些参考方向。
现在生存比什么都重要
一场流行病彻底改变了一切。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很多行业都是致命的。更可怕的是,这场另类的“战争”持续了两年,而且有可能在未来一直与人类共存。
在这样的情况下,生存成了很多人的头等大事。餐饮行业也是如此。
疫情防控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人不能聚集。而餐饮行业恰好是严重依赖人群聚集的商业业态之一。所谓现场桌数越高越好,翻台率越高越好。然而如今,这种商业特征却成了疫情下行业的绝对痛点。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当某个城市或地区出现案件时,当地的餐饮业就会受到重创。首先是街上的人少了,然后是吃饭的人出现断崖式的锐减,最后可能是限制或者禁止在大厅用餐。以前两条腿走路的餐厅,也就是餐饮+外卖,大部分直接减少了一半以上的收入。
△图片来源:图片网
此外,许多专家表示,未来新冠肺炎很可能会像流感病毒一样跟你待在一起,这意味着未来疫情随时可能复发,随之而来的是封闭管理、禁止聚餐、限制在大厅用餐等控制措施,而餐饮业随时可能受到严重打击。
同时,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消费者的口袋开始捂得严严实实,外出就餐的欲望降低,导致餐厅客流减少。客流量减少了,但是房租,水电,人工等。餐厅的人不会少。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今年很多大连食锁企业都开始关店,甚至时不时的关店,为的是积蓄力量更好的为未来做准备。
所以未来一两年,每个餐饮老板都要小心开店,不要轻易扩张,先保存实力,生存才是王道。
被淹的往往是水,做饭也是
在大家的固有认知中,新手做餐饮踩踏的可能性很大,但实际上老手经常翻车,概率不低。
一位食客在北京开了十几年的小吃店,生意一直不错。然而因为疫情,生意一落千丈。面对大城市高昂的房租和劳动力,他选择了回乡创业。
在北京开了十几年的小吃店,没问题。他觉得自己的能力足以支撑他在家乡的店。
回到老家后,他选择了厂房附近的一家店,心想这里人流量大,厂里的饭菜又不好,肯定会有很多人来吃。结果他开的第一家店就亏了几万块。他干了一年帮房东赚了一年的房租,最后不得不转让。
△图片来源:红饭网照片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相信自己固有的经验,所以觉得在北京的经验可以移植到家乡。谁知道他老家工厂周围的人很少在外面吃饭,都是在工厂食堂吃饭。以前肉多就够了,现在竞争更大,顾客更挑剔。另外因为疫情,很多工厂生意不好,效益不好,工人少了,客流自然就少了。现在,他不得不从零开始,寻找合适的机会创业。
在餐饮行业,踩坑的大多是老手,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有经验,有技术,风险更低。结果盲目的自信让他们放松了警惕,经验主义的结果就是死的更快。
别人做得好不代表你也能做得好
很多人做菜,最初大多是出于一种介于嫉妒和酸葡萄心理之间的心理。他们认为对方的厨艺不如自己,别人不如自己聪明。如果他们自己做,他们肯定会做得更好。这个时候,只要周围的人鼓励他,他就会跑去开店。
结果一开店就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有一次,一个食客开了一个小店,由于他的精心经营,生意一直很好。因为身后的其他事情,他转让了店铺。结果他接手的餐饮老板根本没做什么生意。短短三个月,他就把原本火爆的店搞得冷门,半年就倒闭了。
△图片来源:红饭网照片
所以有时候生意真的要靠人,同样的资源放在不同的人手里,结局完全不一样。
俗话说,开店成功,地段占30%,产品占30%,运营能力占30%,其他占10%左右。如果位置产品差不多但你做不好,很有可能你缺的是运营管理能力。
开店靠地段、产品、勤奋,开十家店靠运营能力、产品模式。如果只看到别人表面的东西,那注定是不好的。
街边小店最赚钱?
没吃过苦头就不要妄下结论
疫情过后,街边的小吃店无疑是最先恢复的。很多之前的路边小吃也到了雅致堂,获得了一轮又一轮的融资,获得了快速扩张。此外,一些媒体经常报道小吃摊、小吃店的月收入等新闻,街边小店给人一种利润不错的错觉。
其实这些街边小店,夫妻店,赚的只是辛苦钱。看起来挺热闹的,但是味道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
现在餐饮生意成本越来越高,养员工不容易,盈利也不容易。在大多数地方,工资是有限的。餐馆里的一根面或粉只要价格高一块钱,客流量就会大大减少。许多餐馆只是为了收支平衡。网上说的月入过万都是骗人的。
△图片来源:红饭网照片
如果你仔细观察过街边小店或者情侣快餐店,你会发现他们都是一心多用的。这对夫妇是采购员、厨师、服务员、收银员、洗碗工、清洁工,有时也做送货员和传单。每天早起上班,深夜关店,交房租水电煤气,剩下的都是血汗钱。
开街边店,老板要干很多脏活,一般人真的干不了,除非是很努力的夫妻。
很多时候,我们看事情的时候,只看到了别人善良美好的一面,并没有想到他们背后付出了多少。我们不知道有多少餐厅老板是如此的担心,每天都睡不着觉,甚至快要崩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
没有旺盛的精力不要碰食物和饮料
做饭真的很考验一个人的体力和精力。从选址,到装修开店,再到日常运营管理,一个流程至少能让人瘦十斤。因为要做的事情太琐碎,太烦人。
别说开个几百平米的大店,就是小店,东西也一样。或许区别在于地方大小,或多或少有人负责。
一个做了20年餐饮的老板曾经把食客比作佃户(指地主租地的农民)。他说要勤于餐饮,什么都懂。
的确,你得懂装修设计,懂产品,懂财务,懂管理,甚至水电,广告,摄影。对于这么繁琐复杂的事情,真的不建议没有旺盛精力去碰食堂。
尤其是在现在餐饮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你没有强大的精力,全身心的投入,想做一个好店?太难了!
餐饮大部分人都是亏损的,而且都是
俗话说,苍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餐饮行业,很多人亏损或者经营失败,大部分都是自己做的。
“我来说点别人不爱听的吧。大部分人做餐饮亏损!总觉得自己能行,结果却不行!”一位老餐饮人在谈到为什么有些餐饮企业家做不下去了时,尖锐地指出“都是他们自己做出来的”。
△图片来源:图片网
他认为,大部分新进入者低估了餐饮市场的难度,而且是带着鄙视去做的。他们一开始心态就不正,肯定也做不好。有些餐饮店只想赚钱而不做口碑,一碗同样重量的面,加价不加量,忽悠食材,以为自己聪明,消费者愚蠢,最后只能倒闭。
餐饮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在于厨师、原料和菜品的味道。当然,管理和营销服务也很重要。品味差材料差,那就难了。就算你能通过营销或者噱头火起来,也很快会消失。
消费者可以一次买单汕头的面值,但是菜不好吃,下次就不会再来了。
没有好的模式和雄厚的资本
未来两年不要轻易开店[/s2/]
如果你还没有开店,我建议你这两年不要急于开店,因为风险太大。
在哈尔滨一家情侣店里,受疫情影响,暂停用餐。面对空摇摆餐厅,夫妻俩忍不住哭了,抱在一起哭。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他们再也坚持不住了。
江苏一家火锅店老板说,从2021年8月开始,每个月都要亏一两千元。即使到了冬天的火锅季,店里的生意也有所好转,但是因为疫情,吃饭的顾客普遍比往年少了很多,店里的收入也是刚刚达到收支平衡。
火锅店老板说,他周围的小超市、水果店很多都关门了,只有他还在苦苦挣扎。他在这家火锅店投资了80万。当时他向亲戚朋友借了很多钱,以为生意好了就能还上。但目前的情况下,每天的人工支出也就2000多元,不亏本把钱赚回来就不错了。
△图片来源:图片网
在全国各地,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当然也有很多餐饮品牌创业做的非常好。近两年发展势头迅猛,但这些品牌背后是团队运营,以及大资本的身影。如果你的项目没有这样的背景和实力,也没有自己的商业模式,只是想开个餐厅做生意,建议你不要轻易尝试。
毕竟你没法和那些开了很多年有口碑有回头客的店竞争。你没有什么好的模式和人脉去开大店,也没有什么金银矿让你烧钱。不如先等等看,把钱收起来,观察一两年,再行动。
未来两年,新开的餐馆可能更难回家,随时可能因为一场疫情回到解放前的时期。所以,如果没有充裕的资本来应对未来两三年可能到来的风险,大家还是不要冲动开店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