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产品市场营销论文(2019年全球海鲜行业十个发展趋势)

2019年伊始,农历新年即将到来。回顾2018年,全球海鲜行业经历曲折,动荡不断,机遇与挑战并存。总结完2018年的市场形势,让我们拿出“水晶球”来推断和预测2019年会给全球海鲜行业带来什么?以下是2019年全球海鲜的必然趋势。

2019全球海鲜行业趋势

一、技术与创新——技术正在颠覆全球传统海鲜贸易。

自本千年开始以来,水产养殖用水和海产品的比例和重要性都在增加。从基于陆地的循环水产养殖系统(RAS)到收获和加工的进展,再到块状供应链的可追溯性,技术正在将整个供应链的创新推向一个新的水平。所有这些创新的结果是提高效率、增加可持续生产、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和降低运营成本。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一份新报告显示,在渔业和水产养殖中使用破坏性技术,尽管目前尚未广泛使用,但可能会改变这一行业的流程、盈利能力和可持续性。区块链、传感器和自动识别系统(AIS),这三项技术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对重塑全球海鲜贸易发挥作用。

区块链是一个账本,从头到尾跟踪所有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数据,从海鲜的产地或生产到消费者。区块链信息的保密性和稳定性提高了海产品在价值链上的可追溯性,这将使更多的渔业、水产养殖场和鱼类加工设施符合原产国的进口要求和许多国家的植物检疫标准。



传感技术也进入了渔业和水产养殖业,预计2019年传感器的使用将继续增加。它们提供几年前无法想象的服务,例如对公海捕鱼的近乎实时的跟踪,与人工渔船的紧急服务联系,或捕鱼前检查浪高的应用程序。

自动船舶识别系统(AIS)是一种用于船舶避碰的自动跟踪系统。虽然海事AIS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海事安全,但它也为海事当局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方法来监测水上交通和活动以及识别船舶。

第二,海产品陆供趋势明显。



谈到技术和创新,没有比陆地水产养殖更突出的例子了。去年,有很多关于陆地水产养殖场正在建设或即将投入使用的新闻。从备受期待的佛罗里达州大西洋蓝宝石陆地鲑鱼养殖场,到陆地虾养殖场,再到其他许多水上作业,使用RAS进行陆地养殖是2019年最热的趋势。



当然,要广泛应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基础已经打好,资金正在涌入行业,投资者也在押注他们认为的水产养殖的未来。

三是鱼类病虫害防治备受关注。

跨国公司和投资者投入资金和时间的另一个领域是鱼类健康行业,包括养殖鲑鱼和其他养殖鱼类的疾病预防和治疗。DNB银行最近提交给投资者的一份报告建议,对于鲑鱼养殖投资者来说,鱼的健康应该比公司的财务状况更重要。

四。水产养殖继续飙升。

除了前面提到的陆地水产养殖之外,世界各地所有形式的海产养殖都出现了爆炸性增长。这绝不是一个新趋势,但这是全球海鲜供应链的一次重大调整,在过去10年里,这种调整一直在加速。粮农组织预测,在短短12年内,全球海产品产量将增加40%。

5.健康、无污染、可持续的产品是全球消费者的需求。

消费者对“清洁”食品的兴趣持续增长,这意味着它们不含过量的化学物质,以可持续的方式进入市场,以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式饲养或收获,并且可以在整个供应链中追踪。这种趋势通常与千禧一代的需求有关,实际上跨越了所有人口群体。

不及物动词准确定位增值加工产品,服务消费者

通过更精准的加工来提升价值,是整个海鲜共同的话题。增值是有效的,因为它满足了当今消费者的需求,他们正在寻找可以添加到食谱中的简单蛋白质成分。一方面可以精准满足消费者;另一方面,供应商也可以从海鲜原料中实现价值最大化。冰岛海洋等组织正在大力宣传充分利用每一条鱼的理念,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有利可图的方式就是出口从加工到精加工的一系列附加值产品。

七、企业并购整合加速

政治和经济的多重影响不断影响着全球海产品行业。在机遇与挫折并存的时代,行业两极分化将进一步加剧,在大企业规模壮大的同时,一些传统小企业将退出市场。2019年,整合继续席卷全球海鲜行业。从趋势上看,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公司实现了跨国收购。加拿大的Cooke收购了Wanchese、Omega Protein等美国公司,中国联想控股收购了智利三文鱼养殖公司Australis。这只是两个例子,但更多的整合正在发生。



澳大利亚大西洋鲑鱼养殖场

八、水产饲料业快速发展

2019年,将投入大量资金,努力开发鱼饲料中蛋白质的替代来源。由于野生鱼数量有限,收获后无法加工成鱼粉和鱼油。像嘉吉这样的公司正在开发和利用植物饲料。



昆虫、藻类和其他替代成分已经取代了传统饲料中的野生凤尾鱼和其他鱼类。近日,法国连锁超市(欧尚)在法国北部的52家门店推出了“昆虫喂食”鳟鱼系列。

九。气候变化影响工业发展

气候变化对海产品行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今年,已经出现了一些关于鱼类迁徙的不祥迹象,疾病和藻华等问题在未来几年将越来越令人担忧。



在世界许多地方,过度捕捞已经耗尽了重要海洋生物的海洋资源。然而,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指出,随着全球变暖导致商业鱼类向极地迁移,以及与一些突然被迫分享的敌对邻国发生冲突,一场潜在的海洋鱼类战争可能会在全球爆发。这可能导致鱼类数量大幅减少,经济衰退,并对一些地区的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现在,世界上数百种物种正在向两极迁移,寻找更冷的水域,有时迁移数百英里。然而,国际上规定的渔业规则和邻国之间的协议却跟不上这种变化,因此,认识到鱼类资源的国际性并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管理非常重要,而不是将其分成多个分散的部分。

海产品市场



X.中国的市场很有吸引力。

中国,一个亚洲大国,正在以创纪录的水平吸收全球海鲜。几乎所有国际大型海产品公司的新商业计划都包括中国消费市场的“设计蓝图”。同时,中国企业也积极投资国内海产品行业,收购海外海产品公司。

2019年中国海鲜市场会怎样?

第一,人们的海鲜消费在上升,进口海鲜稳步增长。

2018年1-7月,我国水(海)产品进出口总额519.11万吨,同比下降1.64%,但进出口总额203.8亿美元,同比增长15.03%。受渔业资源保护加强、国内日用水产品消费需求增加、质量升级等因素影响,贸易顺差43.46亿美元,同比减少10.19亿美元,进一步说明了我国水(海)产品进口的增长趋势。



中国渔业博览会

第二,消费趋于理性、健康、无污染,体验是首选。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消费者普遍喜欢海鲜,尤其是各种大众化的海鲜。消费者开始向理性方向发展。对海鲜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海鲜的表面,还包括快捷、卫生、方便、安全、精致、人性化的优质服务。随着人们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消费者的'空空余可支配时间越来越少。消费者希望企业通过多样化、专业化的经营形式,为他们提供新鲜、营养、方便、美味的海鲜。消费者更有可能建立对品牌的忠诚度。

第三,互联网+中的海鲜渠道持续下沉,传统行业面临变革。

目前,80后、90后已经成为海鲜行业的消费主力。良好的文化教育和超前的消费眼光,让海鲜行业简单粗暴的销售模式成为历史。作为海产品流通的主渠道,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正处于从第二代批发市场向第三代批发市场过渡的阶段,特别是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基本与国际同步,正在向智慧农产品批发市场转型,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基础构建流通大数据,发展供应链服务。



与传统分销渠道相比,B2B模式通过利用互联网实现高效链接,可以有效消除产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构建从海鲜货源到商家覆盖全国市场的线上线下分销渠道,构建线上全球批发市场。

以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海鲜信息、数据、物流、配送、仓储、冷链、质量安全追溯为核心,构建基于进销存+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电子支付+市场管理+物流配送+仓储服务的一体化供应生态是趋势。

第四,现在市场规范透明。

海鲜行业的乱象,一是来自走私的猖獗,二是海鲜市场普遍存在的“宰客”现象,三是电商和中小经销商之间的货源乱象。这可能不是食客们最关心的话题,但却最有可能动摇整个行业的根基。在消费主导的产业背景下,国家层面的双向推动和消费者终端购买的理念将根除顽疾走私问题,行业整合集中度的提高将解决供给乱象。此外,整个冷链物流的标准化和普及化是未来海鲜配送全国化、纵深化的必要条件。大型海鲜企业在冷藏点布局下串联冷链快递运输,突破海鲜消费区域边界。

5.企业做品牌,消费者认可品牌。

大部分水产品都是无品牌经营。所以就目前海鲜店的现状来看,品牌化是重中之重。或者加盟品牌,可以提高客户忠诚度和知名度,也可以进行整体营销,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目前,中国的海产品仍然是供大于求的产品。有品牌可以让产品更可靠,有完善的销售网络,更了解行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第六,市场两极分化明显,特点留在中间。

随着行业的整合,未来海鲜行业的两级分化将凸显。少数大型企业将占据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而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份额在不断缩小。通过创新和转型,具有丰富产品、销售和服务特色的大企业和小贸易商将最终留在市场中。

大型企业在集中供应、快速冷链运输、全国销售配送的优势下,通过连接线上跨境电商平台,大大降低了海鲜产品的成本。此外,全国范围的仓储布局配合特色体验馆旗舰店,打通海鲜消费的地理边界。未来,消费者在超市、地摊、酒店、网络、体验馆消费的任何海鲜产品,都可能来自一家企业。另一方面,大企业的业务领域不再局限于进口海鲜贸易,其业务链条将向上下游延伸。随着行业的两极分化,消费者对产品的品牌认知度和消费倾向越来越相似。

这些趋势有的正在发生,有的即将发生,在2018年经历了洗礼。也许悲观主义者在寻找失败的原因,但更有进取心的人在寻找成功的方向。创新,优质服务,2019,我们来了!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