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没有更新电视内容了,很多朋友希望分享一些主流尺寸像55/65/75的电视推荐。考虑到下半年很多机型更新,部分产品开始下市,最近二狗花了不少时间更新了一些内容。同时结合电视选购的一些知识,分享55/65/75主流电视选购推荐。希望对近期购买电视的朋友有所帮助。
2021电视机市场新动向:Mini LED开始普及
与前几年有机发光二极管主导的高端电视相比,今年迷你LED电视越来越受欢迎。虽然Mini LED只是发展Micro LED的过渡技术,但与传统LED电视相比优势明显。尤其是现在可以很好的控制成本,通过LCD实现分区控光来提升画质,也是很多电视厂商大量推出Mini LED电视的重要因素。
OLED电视价格更加亲民
OLED电视一直是高端电视的代名词,性能好但价格高。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已经加入,该行业也希望进一步普及有机发光二极管产品的份额。今年,许多厂商都推出了偏向于入门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产品。产品的价格明显降低了。55英寸版本的热门机型小米电视6有机发光二极管甚至将上市价格定在4999,这使得OLED电视的价格相对亲民。虽然在刷新率等性能上有所阉割,但是OLED电视的画质底线已经足够高了,对于OLED电视的普及整体来说是一件好事。
HDMI2.1的时代已然到来
HDMI 2.1时代已经到来,这是一个值得主机游戏玩家关注的重要电视性能点。为了更好地兼容下一代游戏机,甚至配合PC使用,在选择OLED电视时一定要注意是否有HDMI 2.1接口。HDMI 2.1和2.0版本最大的区别是支持更大的数据传输容量。新版本支持高达48 Gbps的数据传输,是HDMI 2.0数据传输能力的两倍多。带宽的增加使得HDMI 2.1可以传输更多的信息,这也意味着通过HDMI 2.1传输的画面会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高的帧率。
8K电视时代尚未到来
虽然市面上很多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8K分辨率电视机,但一般来说,二狗并不推荐。首先,国内4K片源还没有普及到一定程度,8K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资源上的突破。其次,目前很多厂商的8K电视价格偏高,与同价位产品相比,相对4K电视没有优势。另外,市面上8K的电视选择很少,价格也比较高。考虑到体验和价格,目前不是入手8K电视的好时机。
选电视,你需要关注这些内容!画质表现:电视主要是用来看的,画质的好坏决定了电视最重要的体验。有些电视厂商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好,在销售中也经常用一些其他卖点来掩盖画质的不足。小伙伴的选择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1)色域表现:
色彩表现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日常生活中要考虑三个维度,即色域表现、色彩准确度和色彩深度。一般来说,知道色域就够了。一般来说,色域越宽越好。广色域包含了更多的色彩表现,能更好的展现视频质量。由于色域范围标准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标准下的色域范围差别很大。很多常用的色域标准主要有NTSC、sRGB、BT.709、BT.2020和DCI-P3。不同的标准涵盖不同的色域范围。考虑到NTSC作为计算标准比较常见,习惯上把其他色域标准转换成NTSC(考虑到不同色域不能完全互相覆盖,这里的转换只是近似的)。知道了色域,就必须知道电视厂商是用哪个标准来衡量的。如果你对画质有更高的要求,尽量选择广色域电视(以NTSC标准为例,色域超过82% NTSC我们可以称之为广色域电视)。
100% sRGB≈72% NTSC制;
100% Bt . 709≈72% NTSC;
100% Bt . 2020≈150% NTSC;
100% DCI-P3≈96% NTSC制式.
2)画质处理芯片:
与智能电视芯片不同,很多电视机也有专门的芯片来优化电视画质。目前只有少数厂商,如索尼、三星、LG、海信等。,拥有画质芯片,对电视机的画质影响很大。不过一般来说,只有部分中高端型号的产品才会配备画质处理芯片。即使内置不同定位画质芯片的产品,也可能内置不同的画质芯片,选择高端电视的小伙伴要注意差异化。
3)运动补偿MEMC:
传统液晶电视的屏幕响应时间比较长(有机发光二极管先天优势明显),很多运动场景会出现卡顿和拖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液晶电视制造商推出了MEMC的运动补偿功能。通过插入黑帧/复制帧/预测帧等。,可以提高画面流畅性,减少卡顿和拖影的情况。MEMC是区分低端液晶电视的重要标准,不同定位的电视采用不同的MEMC技术。
4)屏幕亮度:
亮度可以带来更好的细节。亮度也是衡量电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一般以其峰值亮度来衡量。一般来说,厂商不会主动公开亮度数据,但可以通过咨询客服、查询信息或查看评测等方式了解。顶级液晶电视的峰值亮度可以轻松达到1000nit以上,中高端液晶电视的亮度可以达到700Nit左右,普通液晶电视的峰值亮度一般在500nit左右。总体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如果可能的话,尽量选择亮度在700Nit以上的产品,日常使用体验会更好。
5)控光分区:
因为液晶电视机不能自发光,所以不仅需要面板和画质处理芯片,还需要光控技术来展现更多细节。要实现画面的高对比度,需要精确控制光分区。当然,对于可以实现像素级光控的OLED电视来说,光控和分区的技术是没有意义的。侧入式区域灯控呈条状,由于区域较少,无法精细调节不同位置的亮度。一般中低端车型都采用侧入式分区灯控。直接分区控光是棋盘形的,分区很多,不容易影响到不同的区域。可以独立精确的控制各个背光单元,整体控制能力更加精准。一般高端机型和低端机型多采用直接分区光控。有条件的话尽量选择分区调光的液晶电视(有些产品也叫全阵列背光、棋盘调光等。),而且性能会更好。
6)屏幕刷新率:
屏幕刷新率表示电视一秒钟可以刷新的图片数量。刷新率越高,刷新的照片越多,电视画面越流畅。屏幕刷新率表示电视一秒钟可以刷新的图片数量。屏幕刷新率越高,单位时间内刷新的照片越多,电视画面越流畅。目前大部分电视屏幕的刷新率是60Hz,高端电视屏幕的刷新率可以达到120Hz。如果有预算,尽量考虑120Hz的产品。
7)HDR效果
HDR电视采用HDR技术,根据每个曝光时间对应的最佳细节的LDR图像合成最终的HDR图像,更能体现真实环境下的视觉效果。HDR是目前提升电视画质的重要技术,关系到电视的亮度、色域、分区控光等性能。目前只有部分中高端电视满足HDR效果的要求,市面上很多低端电视都宣称支持HDR效果,但实际上只支持HDR解码,没有实际效果。
HDR电视参考标准:
1)液晶电视屏幕峰值亮度大于1000 nit
2)广色域,大于等于90%DCI-P3色域;
3)支持动态区域背光控制;
4)杜比视界/HDR10/HLG/HDR10+支持至少一个。
游戏体验:1)输入延迟
输入延迟是指输入源发送的信号与电视显示的图像之间的时间差。输入延迟控制在20ms以内就很好了,不必盲目追求极端的参数表达。延迟与画质优化成反比,很多电视厂商也是兼顾画质表现和输入颜值。早些年,国产电视机对输入延迟的控制并不重视,但目前已经针对主机游戏的需求做了很多优化。
2)动态响应时间电视面板从一种颜色变成另一种颜色所需的时间就是动态响应时间,它主要决定了电视的拖影控制效果。打开电视的运动补偿会造成明显的拖影。建议在玩的时候关闭运动补偿或者开启游戏模式。不过有几点还是可以注意的。OLED电视比液晶电视快,4K120Hz电视比4K60Hz电视快。
3)HDMI2.1接口
HDMI 2.1接口一直是近年来电视特别重视的一个功能,尤其是对于高级游戏玩家。考虑到未来,如果与下一代主机一起使用,全功能的HDMI 2.1接口是必不可少的。注重功能齐全。目前很多HDMI 2.1接口并没有实现全部功能。全功能HDMI 2.1接口标准必须满足以下特征:
1)支持ALLM自动低延时模式;
2)支持VRR可变刷新率;
3)支持eARC高清音频回传;
4)支持48Gbps高带宽和4K120Hz 10bit。
舒适与人性化体验:1)开机广告
内置电视广告,内置电视广告真的很让人头疼。传统电视厂商还是比较良心的,无论是内置电视广告还是内置电视广告都还是比较守规矩的。目前没有广告的品牌主要有索尼、LG、三星、松下、华为、荣耀、OPPO、TCL、雷鸟等注意关注创业广告的小伙伴的选择。
2)硬件配置
电视进入智能时代后,电视的运行很大程度上需要硬件的支持。作为耐用品,电视的升级速度并不快,但如果硬件配置不够,使用一段时间后运行速度会大大降低,所以在选择购买点时,尽量选择配置高的硬件比较合理。最低要求是选择四核芯片+2G运行内存的配置。如果预算充足,二狗建议尽量选择新A73四核芯片+4G以上运行内存的配置。
简单来说,只要眼睛能接受屏幕越大越好。相比画质提升的变化,大尺寸震撼带来的体验会更明显。不是追求极致画质体验的小伙伴,二狗建议尽量选择自己能接受的最大的电视。如果不知道什么尺寸合适,建议测量一下自己期望的电视位置和观看位置的直线距离,到大卖场试试。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大才是王道。虽然我也说了尺寸参考意义不大,但还是有一个相对的参考数据给大家看看。大小统一,建议最好对应推荐距离的下限,这样选择的电视观看会更合理。
4)接口配置
数据接口的标准和数量会影响实际用户体验,甚至直接决定购买电视产品。除了之前介绍的HMDI 2.1接口,其他接口也会影响电视的日常体验。简单来说,我们需要关注HDMI接口的数量,以及HDMI接口是否支持ARC/eARC功能。二狗建议,一台优秀的电视必须有三个HDMI端口。毕竟如果游戏机、电视盒子、SOUNDBAR都有,就已经需要三个端口了。稍微理想的情况,需要四个HDMI接口,其中两个可以支持HDMI 2.1。
5)操作系统
目前电视基本都采用智能系统,但它们之间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三星用的TizenOS系统,LG用的WebOS系统都比较小。与主流安卓系统或基于安卓定制的电视系统相比,在操作习惯和APP丰富性上存在差异。对第三方app有特殊需求的小伙伴需要考虑。
值得入手的电视型号推荐:55、65、75是目前电视的主要尺寸,一般厂商都会在其主力机型上实现全覆盖。大部分产品主要是大小不同,但也有部分产品大小不同。最常见的就是分区灯光控制和屏幕选择的区别。少量不同尺寸的电视规格不同,选择时要注意区别。所有推荐的电视都是基于二狗对产品参数、性能、价格、口碑的综合总结,有一定的主观性。欢迎理性沟通。
红米 X系列 2022款(55/65/75)从定位和配置来看,依然是延续上一代产品的思路,偏向于入门级性价比产品,但还是有不少亮点。最大的亮点是支持HDMI 2.1和120Hz高屏刷屏,对游戏玩家简直太友好了。硬件配置,A73四核芯片+3G内存,系统运行流畅度没问题。P3色域达到94%,支持MEMC运动补偿,峰值亮度450nit,这个价位硬件堆叠还是不错的。这款机型在定价上和小米ES差不多。相比之下,它追求的是游戏体验的X系列和画质表现的es系列。总的来说是2022年有诚意的入门级电视产品。
小米 ES系列 2022款 (55/65/75)2021年,画质均衡的新电视,整体配置和价格略低于小米电视6极速版。画质的技术优化是全面的,支持MEMC和广色域。屏幕的峰值亮度也达到了700nit,32区光控,细节出色,有一定的HDR效果。HDR标准支持HDR10+和杜比视界,以及杜比+DTS双解码。硬件堆叠比较一般,A55四核芯片+2G内存不算出彩,但是足够了。输入延迟进行了优化,对于要求不高的游戏玩家来说已经足够(要求较高的是小米电视6极速版或者小米电视6有机发光二极管)。毕竟没有HDMI 2.1。ES系列更适合对画质有一定要求,需要兼顾性价比的小伙伴。
小米电视6 至尊版系列(55/65/75)小米的电视产品以前性价比比较高,现在以画质为特色的产品越来越多。小米电视6极速版是一款高品质的液晶电视产品。采用动态直下式背光,分区数达到100/224/255,峰值亮度1000nit。整体堆栈还是很扎实的,A73四核芯片+4G存储配置,硬件上很强。内置两个全功能HDMI2.1接口,支持4K 120Hz刷新率,对主机游戏党非常友好。采用量子点广色域技术,色彩鲜艳准确,画面表现出色。延续了小米电视在音箱上的传统优势,独立低音单元音质不错。此外,标配的运动补偿、WIFI6、萧艾同学等功能整体非常均衡。
小米电视6 OLED系列(55/65)相对于普通OLED电视的高昂价格,一款特别推荐入手的产品终于被以小米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击落,5K不到就能拿下一台55寸的OLED电视。当然,性能仍然不如主流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比如屏幕只支持4K60Hz,整体亮度表现比较一般。支持MEMC运动补偿,硬件配置采用MT9638四核处理器+3G内存,足够日常使用。色域达到了98.5%的P3色域,在实现δ = 2色阶的情况下显示效果还是很不错的。调光采用DC调光,频闪控制不错。这款产品内置广告,感兴趣的伙伴可以考虑一下。毕竟是OLED电视,在黑位表现和对比度上的优势还是很大的。这么高的性价比,特别适合预算有限,想早点尝试OLED电视的小伙伴。
小米 电视大师 65英寸 OLED主打性价比的小米进入高端有机发光二极管市场后,价格也很实在。小米65OLED的价格早已过万,但整体配置还是可以玩的。65寸有机发光二极管,4核A73芯片+3G+32G硬件组合,支持MEMC,超薄全面屏设计,支持98.5% P3色域,3D全景音箱系统,支持HDMI 2.1,硬件配置非常扎实。搭载联发科定制芯片,游戏性能十足。HDMI 2.1、4K 120Hz、VRR可变刷新率、ALLM自动低延迟模式以及强大的硬件配置,可以完美匹配PS5等新一代游戏机的使用。
TCL 75V2全面屏设计,A55四核芯片,支持人工智能,1.5G+16G。喜欢便宜大尺寸的小伙伴可以重点关注这款整体配置不错,价格实在,性价比高的75寸电视。现在版本缩水了,从性价比考虑还是值得入手的。
TCL Q10系列(55/65/75)老牌电视厂商TCL推出的线上机型,大尺寸中档电视是不错的选择,搭配均衡的量子点电视。Cortex A73*2+A53*2四核处理芯片,3G+32G,157% BT709光色域,支持MEMC,内置乔安扬声器系统,支持全场景AI语音系统。其实CL还是可以做出很多好电视的,只是之前很多优秀的产品只销往国外市场,Q10是推荐给国内市场的好产品。
雷鸟 S515D系列(55/65)S515D的整体配置和定位接近红米X 2022版本,配置也把120H面板和HDMI2.1接口秒杀到了3K以内的价格区间,特别适合预算有限的主机玩家。配置93% DCI-P3色域,支持MEMC,双杜比认证,四核A73芯片+3G内存,远场语音。在这个价位,硬件堆叠已经到位。对了,雷鸟开机没有广告。可惜的是S515D目前只有55和65两种尺寸。
雷鸟 S535D系列(55/65/75)雷鸟S535D是2021年下半年推出的新品,硬件堆叠出色,55寸直击3K境内时性价比很高。非常适合想要追求画质和控制预算的小伙伴。峰值亮度达到了700nit,标准中档电视的亮度水平。四核A73芯片+3G内存,80/90/120分区背光,93% DCI-P3广色域,MEMC,杜比视界/HDR10和杜比全景声,整体堆叠可谓扎实。不过该机不支持HDMI 2.1接口,塑料三脚架和遥控器可以适当升级。
雷鸟 S545C系列(55/65/75)今年,雷鸟推出了一款以高画质和高性价比为特色的机型。整体价格不高,但配置比较均衡。采用分区控光的直下式背光源,背光源分区分别达到80/90/120区域,整体控光性能和画质表现良好。峰值亮度达到750nit,电视有一定的HDR效应。94% DCI-P3色域,支持MEMC,支持HDMI 2.1,很多主流画质电视都标配。硬件堆叠方面,A73四核芯片+4G内存基本是目前比较高的硬件配置,流畅运行没有问题。相比价格,雷鸟S545C整体性价比非常出色,也是二狗特别推荐的几款热门雷鸟机型之一。
雷鸟 R645C系列(55/65/75)雷鸟推出了多款性价比不错的产品,势头越来越猛。对于性能要求高的小伙伴,可以适当关注R645C。R645C的尺寸包括目前主流的55、65、75三种尺寸。R645C作为一款迷你led电视,拥有128/160/240个光控区,光控性能非常出色。峰值亮度达到1100尼特,可以达到极佳的HDR效果。支持4K 120Hz的屏幕刷新率,支持96%的P3广色域。硬件方面,采用A73四核芯片+4G内存,运行流畅,响应迅速。同时支持WIFI和全场景语音控制。支持HDMI 2.1接口,对主机游戏用户友好。雷鸟之前的产品因为性价比获得了不少口碑,硬件是用很大的力气堆出来的,软件和培训的软肋也在逐步优化。综合来看,R645C更适合想要追求高画质和高性价比的小伙伴。
索尼 X91J系列/X90J系列(55/65/75)定位中端产品,延续上一代主游戏的设计,可以算是PS5的御用电视。也是一款性价比都非常好的车型,合适的车型。全新XR认知芯片加持全阵列分区光控,整体画质令人满意。支持HDMI 2.1+120Hz刷新率,轻松满足主机游戏玩家需求。系统升级至Android TV 10系统,全新升级AI智能远场语音功能。依然没有广告,开机体验友好。总体来说没有明显的短板,峰值亮度达到了800nit。A73四核芯片+4G存储堆栈表现不错,MEMC,广色域,HDMI 2.1接口,但是塑料边框的质感和金属还是有区别的。另外只有55,65,75三个尺码。可惜85寸的大尺寸没有。
索尼 X95J系列(65/75)X95J是索尼2021年新推出的高端液晶电视。相比X90J,整体性能更强,亮度和背光分区都有明显提升。索尼的刀法还是很准的。想要更好的体验,加钱。总的来说,在调色和配置方面都很优秀。采用最新研发的XR认知芯片进行堆叠,配合A73四核芯片+4G存储,整体运行流畅快速。峰值亮度达到1000尼特。60°全阵列光控分区,95% DCI-P3广色域屏幕,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HDR效果。120Hz分辨率+HDMI2.1端口,特别适合主机游戏用户,完美匹配自己的PS5。支持杜比视界、明锐动态、广锐视角、双频WiFi。而且性能和配置都无可挑剔。预算够的话可以直接冲。但是今年没有55寸的版本,X90J系列是小尺寸高画质电视的明智选择。
索尼 A90J系列(55/65)大发派旗舰OLED电视也是有机发光二极管系统的有力品质保证,整体画质非常出色。峰值亮度达到1300nit,采用全新升级的XR认知芯片。大法的芯片技术一直是高端电视的重要利器。得益于XR 4K倍增器、XR泰瑞Charm Pro、XR有机发光二极管对比度增强Pro和XR明锐动态技术,A9J的画质足够优秀。HDR标准兼容杜比视界、HDR10和HLG,您可以在家中获得出色的画质体验。凭借HDMI 2.1接口和120Hz高刷,A90J可以在各种主机游戏中轻松体验,绝对是PS5的最佳伴侣。硬件堆叠,A73四核芯片+4G存储,系统运行非常流畅。得益于索尼祖传的开机免广告系统,体验非常舒适。
索尼 A80J系列(55/65)今年,索尼的有机发光二极管阵营A80J比A90J更受关注。毕竟在整体配置差不多的情况下,A80J的性价比明显更高。芯片采用最新的XR品质芯片。主要区别是在对比度增强和亮度上有很小的差别。不过从性价比考虑,A80J更值得入手。峰值亮度达到1000尼特。由于索尼的XR芯片和技术调整,整体画质非常出色。与A90系列相比,A80还包括55和65两种标准尺寸。不过估计考虑到产品的定位,A80J的最大尺寸是77寸,A90J是83寸。支持HDMI2.1端口,支持PS5自动低延迟模式,输入延迟不错。弄一个回家玩主机游戏不是很美妙吗?
LG OLED C1系列(55/65)目前LG的口碑非常好,随着价格的降低性价比优势明显。芯片搭载LG最新最高端的A9 GEN4芯片,可以针对画面的国家方位进行AI优化,全方位提升画质和音质。针对游戏用户做了很多调整,尤其是对主机的适应。HDMI 2.1接口数量达到了惊人的四个。搭载HGIG游戏模式,支持G-SYNC和FreeSync,可以满足各种高画质、低延迟的苛刻游戏场景。预算充裕的小伙伴可以重点关注这一款。还有48寸版本,虽然价格偏高,但还是很适合高端显示器。
LG OLED B1系列(55/65)B1系列也是LG的OLED电视产品,整体配置略弱于C1系列。主要区别是新品从A9减少到A7,HDMI 2.1接口从4个减少到2个。其他配置基本相同。B1系列显然性价比更高。如果你对游戏性能和画质有更高的要求,又需要兼顾预算,可以考虑B1系列。目前B1系列和C1系列价格相差不大,在价格没有打开的情况下,更推荐C1系列。
华为 SE系列(55/65/75)华为的入门机型,定价真的不高。硬件配置A55四核芯片+2G内存,对比标准入门级配置。高级画质优化配置不多,支持92% P3色域。卖点是便宜,同时可以轻松接入和谐生态,比如NFC触摸屏,华为与相关产品共享。当然也有不太常见的国产电视。启动时没有广告。我个人比较喜欢这个设定。华为智能屏SE更适合喜欢华为生态,想选择一款入门级电视产品的用户。55、65、75主流尺寸全覆盖,选择相对方便。
华为 S系列(65/75)配置比入门级略高的华为电视机型,整体配置不是特别高。堆叠方面,洪湖818四核芯片+3G运算存储,可以保证系统流畅稳定运行。峰值亮度表现一般,450nit的亮度表现只能说够日常使用。采用直下式背光,没有隔断,黑控表现一般,所以对画质的表现不要期望太高。好在MEMC,92% DCI-P3广色域,120Hz刷新屏幕都支持。配备4x10W大功率扬声器,支持访问鸿蒙系统内容平台。画质比较一般,但是华为的生态和交互比较好,比较适合看重生态和交互的小伙伴。
三星 Neo QN90A 65英寸三星的高端机型miniLED背光电视拥有惊人的576个背光分区和出色的画质。作为三星画质旗舰,原对比度高达3500:1,峰值亮度接近2000nit。有了量子点显示,液晶电视的画质天花板设置得当。支持完整的HDMI2.1接口功能,可惜不支持杜比视界。画质很牛逼,但是价格比较高,比较适合不愿意进OLED电视的高端用户。
三星 Neo QN85A Mini LED (65/75)QN85A定位低于QN90A,但也是一款画质和游戏体验都很优秀的电视。MiniLED背光系统,结合量子点矩阵技术,实现精确的画面控制。完整的HDMI 2.1接口技术,支持AMD认证的FreeSync Premium Pro技术,游戏体验延迟低,画面稳定流畅。支持HDR10+和MEMC。借助3D环绕声,您可以在家中享受极致的声音和画面体验。三星的系统比较封闭,软件选择的丰富性比支持Android的电视弱很多。
OPPO K9系列(55/65/75)想买2K左右的电视,可以看看55寸的OPPO K9。讲道理,OPPO的配置很一般,55寸没有运动补偿(支持65和75版本),55寸四核A53的性能也比较捉襟见肘(65和75版本有所升级)。配置和Redmi x55/荣耀x1基本玩不起来,不过还好价格便宜。价格合适的时候,可以选择入手。75的配置明显更高。如果喜欢大尺寸,考虑性价比,可以看看K9的75寸版本。
海信 75E7G(55/65/75)海信的中端机型硬件采用A73四核芯片+3G内存,系统运行流畅,未来几年都能满足需求。采用MEMC运动补偿,支持广色域,120Hz屏幕,屏幕峰值亮度达到500nit。支持HDMI2.1,可以更好的匹配主机游戏用户。支持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支持远场智能语音功能。目前该产品原价偏高,建议活动力度大时下单。
海信 75E8G整体配置比较均衡,性价比还算不错。堆栈存储A73四核芯片+3G,主流配置使用流畅。峰值亮度达到1000尼特,迷你LED电视波段被分区用于灯光控制。细节和HDR效果还是不错的。配合MEMC,98% DCI-P3色域,支持120Hz屏幕刷新率,画面明亮真实,运动场景不粗糙。通过HDMI2.1端口,还针对输入延迟进行了优化,方便主机玩家使用。整体性价比不错的画质电视,带开机广告,略显不足,请慎重考虑。
海尔 75R3预算有限,想要大码的,可以看看这个。堆叠比小米的几款入门级75寸性价比高。四核A55芯片+2G内存,标准入门电视配置。金属边框+全面屏设计,外形相当不错。30%色域表现还不错,配合远场语音体验更方便。
二狗主观推荐型号汇总:如果懒得详细看推荐的车型,可以直接看二狗里推荐的车型,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
介绍及高性价比电视推荐:Redmi X系列、OPPO K9系列、雷鸟S535D系列、雷鸟S545C系列、索尼X90J系列
高清电视推荐:索尼X95J系列、索尼A90J系列、索尼A80J系列、LG有机发光二极管C1系列、LG有机发光二极管B1系列
游戏电视推荐:索尼X90J系列、索尼A80J系列、LG有机发光二极管C1系列、小米电视6有机发光二极管系列、红米X 2022系列(入门游戏电视)、雷鸟S515D系列(入门游戏电视)
OLED电视推荐:小米电视6有机发光二极管系列、LG有机发光二极管C1系列、索尼A80J系列、索尼A90J系列
小结:这次分享的就这么多。二狗看了一下,差不多接近一万字了。模型的推荐部分主要是基于价格和产品性能的综合评价,由于个人水平的原因难免被忽略。谢谢你看到了结局。码字不容易。如有问题,请及时改正。如果对电视相关内容有什么建议,可以给二狗留言,看到后会回复。更多与电视相关的购物资料,可点击以下超链接。希望每个人都能买自己的电视。我是两只狗。让我们下次再见。